我国证券投资决策特点

时间:2022-04-27 07:53:50

我国证券投资决策特点

【摘要】 根据对投资者决策过程的特点分析,提出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投资策略。

【关键词】 投资者;投资;决策

一、我国证券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中的特点

(一)影响因素复杂性

投资决策行为取决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和股票价格的预期。对上市公司的的预期,要受包括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的风险等价值因素和公司的运行机制、经营管理水平及信誉、品牌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对股票价格的预期要受包括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市场投机行为、股市在不同行情阶段股价的不同表现等证券市场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政治因素、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利率、投资者群体对股市行情的乐观与悲观的心理反应等因素的影响。种种因素的复杂性造成了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

(二)非理性决策的经常性

投资行为与自身利益高度相关使得投资者对市场波动极为敏感,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共同关注使其高度依赖群体和信息,投资者经常面对风险做出投资决策,产生种种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加上自身知识背景、入市经验等限制,导致了投资者经常性发生认知偏差进而出现非理性决策。

(三)行为的相互博弈性

投资者根据其拥有资金的多少,可分为中小投资者(散户)和庄家。投资人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在证券市场上存在着庄家与交易所、庄家与散户、庄家与庄家、庄家与政府之间的博弈。由于这些博弈行为的普遍存在,使投资决策投资决策的难度增大。

(四)受心理因素影响的普遍性

以下用股票价值技术分析中的几个图形,来说明证券市场投资者决策过程中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股票的升势和跌势,股价为什么会升。有调查表明:一般投资者入场买股票主要不是因为股票的成本收益比率低或红利高,是因为股票价格在不断上涨。以升势为例,升势开始时一定是买主多过卖者,一下子多出了买主,在交易量上的表现就是交易增多。随着股价的升高,第一波买主入了场,这时有人在纸面上开始有收益,他们开始获利卖股,在图上就看到反调。这时的卖主总的说来并不多,会看到交易量减少。如果股票确有吸引力,如开发成功什么新产品,第二波买主会进场,重复第一波的行情。在图形上,看到一浪高过一浪,股票总是以波浪形上升。

双肩图的典型特点是两个高点。这两个高点的选择是与实践的跨度相关的。随着价钱的升高,买主们开始怀疑价钱是否能超过原来的最高点,卖者也在观察这个最高点是否还像上次一样会带来卖压使价格的升势受挫。市场参与者在观察这次会不会有和上次同样的经历。结果有两个:穿越上次的最高点和不能穿越上次的最高点。在双肩图中,因为无法穿越上次的最高点,市场对价格的看法产生变化,股民对在这点附近持股感到不自在,在股市中,你会看到股价逐步滑落。假如买力不减,继续穿过上次的最高点,就回到升势图去了。正双肩图提供了卖的信息,倒双肩图提供了买的信息。这些图的后面其实是股民们对该股票价格认定的心理变化。买股票的技巧,全在怎样找临界点。这也是投资者行为过程中无法用传统金融理论得到很好解释的部分。

二、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收益导向策略

1.逆向投资策略。逆向投资策略是指购买过去2至5年中表现糟糕的证券,并卖出同期表现出色的证券。这种方法每年可获得大约8%的超常收益(DeBondt and Thaler, 1985)。一些研究显示:如选择低市盈率(P/E)的证券;选择证券市值与账面价值比值低、历史收益率低的证券,往往可以得到比预期收益率高很多的收益,这种收益是一种“长期异常收益”(long-term anomalies)。 Desia,Jain(1997)也发现公司证券分割前后都存在着正的长期异常收益。行为金融理论认为,逆向投资策略是对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一种纠正,是一种简单外推的方法。

2.相对强度交易策略。Jegadeesh 和Titman在对证券市场资产组合中期收益的研究后发现,不同于其他关于长期或短期时间间隔会出现价格回归的分析结果的是,在以3至12个月时间为投资间隔所构造的投资组合中,股票收益具有延续性的连续变动特点。基于这一中期价格回归的分析结果,投资者可以事先构造一个收益和交易额度的阈值,一旦股票收益和市场交易量达到这个阈值就及时买进或卖出这些股票。

3.动量交易策略。即首先对证券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证券市场收益和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证券的投资策略。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证券市场中证券价格存在中期收益延续性,通俗的讲动量就是购买过去几个月中表现良好的证券,卖出过去几个月中表现糟糕的证券。事实上,美国价值线排名(value line rankings)就是动量交易策略利用的例证。

(二)行为导向策略

1.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要达到这一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尽力获取相对于市场来说要超前的信息优势,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二是选择利用较其他投资者更加有效的模型来处理信息。三是利用其他投资者的认识偏差或锚定效应等心理特点来实施成本集中策略。

2.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购买证券,以防不测时摊低成本,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较大风险的策略,体现了投资者的感受和偏好对投资决策的影响。Fisher和Statman利用行为金融中的期望理论、认知错误倾向等观点对这个策略进行了解释,指出了加强自我控制的改进建议。

3.时间分散化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投资股票的风险能力可能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让股票占资产组合较大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此比例逐步减少的投资策略。美国、香港等发达的金融市场里,采用这种策略投资的基金已经在运作,这对我国设立类似的基金或者采用类似的投资策略都有比较现实的借鉴意义。

4.行为控制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是针对人性易于贪婪和恐惧的弱点,利用强制力或规划来约束自我的相应投资策略。我国投资者有几种比较典型的行为偏差,这些行为偏差又可以通过相应的策略来加以控制和约束,提高我国投资者投资的原则性。

三、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证券监管的加强,信息产生中虚假信息数量将不断下降,信息的披露也将不断改善。信息的处理和反馈的质量主要由投资者的成熟程度和知识水平决定,一定时间内很难提高。行为金融理论的价值投资得到了应用,价值投资提倡的是对公司深度分析,这意味着价值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质量大大高于一般投资者,价值投资者一般利用其他投资者的非理,其对信息的反馈质量也很高。价值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证券市场近期信息质量的特征,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再看非基本面的投资策略。我国的证券市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需要适应市场的特性,我国的个人投资者投资策略中投机气氛很浓,大部分希望获得某些消息而投机。

总体而看,个人投资者不论从信息的拥有量、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还是从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能力上看,均处于比较明显的劣势,他们的投机策略是一种失败的策略。有效市场理论对于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贡献在于从理论上否定了短线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市场在短期内是随机游走的,期望通过分析图形,判断庄家、判断证券价格走势从而获得持续超额利润是不可能的。如果期望通过技术分析判断庄家的行为,机率更小,这不再是一种分析,纯粹是一种游戏,在这种游戏中,个人投资者不论是游戏的力量或是信息均处于绝对劣势。行为金融理论提倡个人投资者应潜心于从各种渠道的信息中挖掘公司价值,谨慎买入并波段持有,同时避免心理、行为偏差,才会有较好的投资业绩。

参考文献

[1]Debond,W.and Thaler R.H.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Journal of Finance,1985

[2]刘力,张峥等.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3]高建宁,王冀宁.政策市效应与股同交易行为偏差的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4(2)

上一篇: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方向 下一篇:中国高货币化现象的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