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冲突理论视野下的教师教学价值观念

时间:2022-04-25 03:56:04

社会冲突理论视野下的教师教学价值观念

摘 要:教师教学价值观念是教师对教学的属性和对学生、家长、其他社会组织的以及教师本身的教学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看法和态度。教师教学价值观念是教师个性、职业特性与社会性的综合表现,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社会教育诉求的集中体现,是教育现实与理想之间冲突协调的结果。教师教学价值观的重塑应合理地利用冲突的正向功能。

关键词: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社会冲突理论;重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298-02

校本化课程实施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教学观念的进步是校本化课程实施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教学价值观念是教学观念的核心,教学价值观念对教师的整个教学观念系统具有统摄作用。教师的教学价值观渗透于每一个具体的教学观念之中。在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的建构过程中,教师要实现课程实施行为的校本化,必须有相应的教师教学价值观念作为其精神动力。本文将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内涵、特点及其重塑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对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的建构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内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我们看待问题、处理事务的行为方式和方法总是在一定观念引导下进行的,而这些观念又总是与我们自身的需求、期待与渴望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观念就是一种价值观。有的学者认为价值观是指:“在长期价值活动中形成的对某类事物的价值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一般价值规范的稳定的思维模式”[1]。关于教学价值观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教学价值观念就是指人们对教学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2];(2)教学价值观是“人们对教学活动中教学属性和教学需要满足之间的认识和看法”[3];(3)教学价值观是应当从社会和个体两个层次加以分析。以社会为主体,“教学价值是指相应层次有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社会的人才素质和人才种类需求的满足程度,或者说社会从教学中所获得的利益”;从个体角度讲是指“主体的教学需求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满足而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4]。

上述定义虽然有差异,但也存在共同点,即都认为教学价值观是人们对教学价值的一种认识、看法和态度。价值是物质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人的需要和物质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教师教学价值观念就是教师对教学的属性和教学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看法和态度。

其中教学的需要既有学生、家长和其他组织社会对教学的需要,也有教师对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念中,“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教学需要”是教师所理解的“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教学需要”,是教师主观意识中的“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教学需要”。因此,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实然状态有可能与实际的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教学需要相一致,也有可能是与之相互冲突的。教师对教学的需要是指教师作为一个“复杂性”的人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缺乏状态。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弥补这种缺乏感。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主要原因在于:(1)已有的关于教学价值观念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学生和家长对教学的诉求,而相对忽视教师的需要,有关教师的很多方面被社会进行了前提性的预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存在;(2)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都是很神圣的,把老师比作大公无私的“圣人”,这导致了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教师本身的需要,忽视了教师本身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满足的需要。

二、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特点

已有的研究已经对教学价值观念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而教师作为一种独特的职业,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念与家长、社区等其他社会组织的有着不同的特点。只有理清了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分析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生成的机制和途径,才能提出更有效的教师教学价值观念转变的策略。教师教学价值观念作为教师对教学的属性和对学生、家长、社会的和教师本身的教学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看法和态度,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教师教学价值观念是教师个性、职业特性与社会性的综合表现。教师个体是教师价值观念生动展现的鲜活载体,教师教学价值观念首先是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价值观念,是在教师的个人生活经历中逐渐凝炼而成的,整个教学价值观念都印刻着教师个体成长的足迹。这里所说的生活既包括教师的非职业性生活,如家庭生活、学校的闲暇、娱乐生活等等,也包括教师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这些生活环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价值的认识和看法。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个性化除了受环境影响意外,还要受教师个人气质以及由气质引发的一系列的内在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气质类型,有其不同的个性和思维特点,这些更是影响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如多血质气质类型的教师思维比较灵活,善于变通,观念的转变较灵活,而胆汁质和粘液质气质类型的教师其性格则相对较固执一些,灵活性相对较低,其观念转变过程也相对难一些。

虽然说教师教学价值观念是个性化的,但不是个人主义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有其自己的专业特性,其中最主要职责就是“育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所以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个性化是以保证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是以不违背教师的职业特性前提的,否则其个性化就会是一种狭隘的个人主义。所谓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社会性是指教师教学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社会公共价值诉求的反映。教师肩负着“社会代言人”的角色。社会向教师提出了符合“代言人”角色的种种规范要求。这些对教师行业的要求体现着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代表着现实社会的教学价值观。总之,教师教学价值观念既是个性化生活背景的写照,又是对教师职业特性和社会性的反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和社会主体三者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

2.教师教学价值观念是过去、现实与未来社会教育诉求的集中体现。教学价值观念体现了不同时代对教育的诉求,时间的连续性决定了教学价值观念既可以脱胎于对过去的、历史的回顾反思,也可以萌发于对现实的批判和当下实践问题的渴求。除此之外,教学价值观念还源自学习者的未来生活的诉求。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幅连续的画卷,现实的教学需要基于历史又超越历史,未来的教学需要基于历史、现实又超越历史、现实。所以教学价值观念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统一,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集中体现。

上一篇:关于高校干部考核的思考 下一篇:放羊式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