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

时间:2022-04-25 01:13:01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勤奋、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学生具备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自信心。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完成这一系列的情感态度目标呢?

一、在数学应用中形成情感态度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才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才能意识到学好数学的作用,才能理解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才能理解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好数学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教材第1页)内容时,教材是以月星小区的住户为背景,让学生来计算一下整个小区一共可以住多少户。在教学完这一课后,我让学生回家调查一下自己的小区有多少幢楼?每一幢楼有多少个单元?每一单元有多少户?然后让学生计算出自己小区一共有多少户?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感受到学好乘法的意义,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乘法计算能力,还让学生在调查与计算过程中培养爱护小区的思想情感,并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兴趣。

二、在数学合作中培养情感态度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还是学生将来走进社会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的重要前提。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只有合作才能进取,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让学生理解在与别人合作时自己应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如何合作才能更有效。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与合作交流,获取知识与技能,培养情感与态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升与毫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1升等于多少毫升,我给学生不同的量杯,有100毫升的、200毫升的、500毫升的,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把1升水分别倒在自己喜欢的量杯中,然后来让学生合作探索出1升等于多少毫升。有一个小组产生了争执,有的学生说先倒500毫升的量杯,这样倒得快,有的说先倒在200毫升的量杯,还有的同学嫌别的同学操作太慢而不让他们操作。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学生没有合作意识,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合作,在与别人合作时应该注意什么。所以,我根据学生合作情况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合作言行,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而这种合作情感的建立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在数学构建中发展情感态度

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他们自我构建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一定要建立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习活动就是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无论教师的预设如何精彩,课堂设计如何完美,但是如果没有学生自我构建,那么所学的数学知识就很难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系统中来,即使能融入,那也是短暂而不长久的。因为学生对该知识没有过多的深刻印象,所以就会很快遗忘。如果是通过学生自我构建而形成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取的,所以就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知识模型,这样的学习效果才能长久有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为学生的自我构建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学生在自主构建过程中形成完整的、个性化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的简单规律”。如果我们简单地先告诉学生这种规律,然后让学生来验证这种排列规律,那么学生没有经历探索的过程,虽然他们也可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的得来不是通过自我构建而形成的,这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主摆小棒,要求每两根小棒之间放一个三角形,看看自己摆了几根小棒,中间夹了几个三角形。接着出示教材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发现兔子与蘑菇等之间的摆放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认真勤奋、反思质疑等情感态度都得到了发展,也让学生形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克服困难的意志。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标安排数学教学目标的四个方面,我们不能有轻有重,更不能顾此失彼,特别是情感态度目标,要让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与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

上一篇:刍议中职物理教学与专业服务理念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绽放思维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