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课堂无聊感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4-24 01:03:09

高校本科生课堂无聊感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通过广州市8所高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女生的课堂无聊感低于男生,大二、大三学生的课堂无聊感高于大一新生,大三学生的课堂无聊感最为强烈。父母经常鼓励、好朋友越多可以显著地降低本科生的课堂无聊感,而上网时间越长则会显著地增强课堂无聊感;对学习成绩的认可以及党员或学生干部身份,对课堂无聊感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无聊感;课堂;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82-03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关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国内外教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已经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种提高教育质量的理论观点。但是,不管这些专家学者提出的观点有多么科学、多么国际化,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能够聚精会神地听老师的讲课,如果大多数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逃课、玩手机、看报纸、睡觉的学生比比皆是,那么,任何有关教育质量提升的“妙招”都是无源之水。老师的上课积极性也因此而备受打击,这种现象从根本上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广州市8所高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探讨影响高校本科生课堂无聊感形成的原因,以期为优化高校课堂秩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政策启发和理论启迪。

二、文献回顾

关于无聊感(Boredom)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但是,在目前的国内外心理学界,仍然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关于无聊感的严谨的定义。本文认为,无聊感首先是一种感觉状态或情绪体验,即一种乏味、单调、冷淡、无意义、空虚和疲倦的感觉,是对所处环境无兴趣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1]。

关于无聊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观点。第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部刺激说,该类观点认为人们无聊感的产生与环境中刺激因素的性质有关。第二种观点可称之为内部驱动说,该类观点认为无聊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及其不适当反应。

与国际上对无聊感研究的丰硕成果相比,国内关于无聊感的研究则明显滞后,关于大学生无聊感的研究文献更为缺乏。娄霞系统地比较了国际上各种无聊感测量工具的优势和劣势,对自陈式无聊感测量工具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宋晓燕对国内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表明,抑郁、焦虑等心理反应与无聊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3]。姚向颖、高家兴对福州市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休闲无聊感较高[4]。这些研究主要分析了个体的心理特质与无聊感之间的关系,而较少注意到个体的社会特质与无聊感之间的关系。

三、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假设

由前述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关于无聊感形成原因的解释,主要存在两种路径,第一种是从外部环境刺激的角度去解释个体无聊感的产生,第二种是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特质上去解释无聊感的产生,简单讲,第一种内因的解释,第二种是外因的解释。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Ⅰ:父母经常鼓励的大学生,会有较低的课堂无聊感。

第二种影响机制是注意力分配机制。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习之外的事务上时,就会感觉到上课没有意义,从而使课堂无聊感增强。那么,由此推断,如果一个学生交友过广、上网时间过长、参加集体活动过多,可能会分散课堂上的注意力,影响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较高的课堂无聊感。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Ⅱ:好朋友越多、上网时间越长、参加课外活动越多,课堂无聊感也会越强。

从内在心理结构及特质上分析,大学生课堂无聊感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影响机制:第一,对考试成绩的认知。第二,对取得好成绩可能性的认识。第三,角色规范内化导致的自律。学生干部、中共党员,作为一种身份认同,其角色规范要求大学生在课堂上也要按照学生干部、中共党员的行为准则去行事,以身作则,遵守课堂纪律,为其他同学做出表率,因而可能会降低课堂无聊感。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Ⅲ:对学习成绩越看重、学习成绩越好、具有党员或学生干部身份的大学生,将会有较低的课堂无聊感。

(二)资料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资料来自于2011年对广州市8所高校大学生的大型问卷调查,这八所高校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药学院、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此次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500份,首先,调查者根据学校、年级、学科三个关键因素确定每个学校应抽取班级的数目,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问卷采取自填式回答的方式,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482份,问卷回收率为98.8%。调查对象中也包含了研究生和博士生,但是从回收的资料来看,研究生和博士生所占比例很小,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上课与本科生的上课有很大差别,随意性更大,特别是博士生的专业课,一个专业可能就两三个学生,与本科生的课堂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本文的分析对象剔除了研究生和博士生,只分析本科生。

针对本科生而言,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从样本的性别结构来看,男性占55%,女性占45%,基本符合上述广州市高校大学本科生的总体性别比例。样本平均年龄为20.1岁,年龄之间的差异不大,标准差只有1.23,这也是符合总体实际情况的。从户籍结构来看,具有城镇非农户口的被访者占58.9%,这可能反映了上述8所高校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广东省内,而广东省的城镇化水平要高于全国。从年级结构来看,除了大一所占比重较大之外,其他各个年级被访者的比例大致均衡。从学校分布来看,虽然样本比例可能与其在校本科生人数不成严格的正比例关系,但每个学校都有大致相当的被访者。整体上来看,上述样本构成与广州市高校本科生的总体结构情况大致一致,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变量设置

本文的因变量即为大学本科生的课堂无聊感,课堂无聊感的测度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内隐的感受,另一方面是外显的行为。本次调查一共设计了10项与课堂无聊感有关联的课堂感受或课堂行为,作为课堂无聊感的测度指标。问卷中的具体问题是被访者在本学期上课过程中有没有睡觉、觉得无奈、烦躁、讲小话、玩手机、提不起精神、看其他书、走神、觉得没意思、觉得与现实有差距等情况,为了量化课堂无聊感,采取五等分赋分的方式,选择“没有”、“有时有”、“说不清”、“经常有”、“很严重”分别赋分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访者的课堂无聊感越强烈。从样本统计结果来看,被访者的课堂无聊感得分相当不均衡,有最低分10分的,也有得最高分50分的,在1415个被调查者中,课堂无聊感的平均得分为26.1,标准差为8.3。通过做直方图发现,样本中全部被调查者的课堂无聊感得分的分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

本文的自变量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控制变量,主要有性别、年龄、年级、户籍四个,其具体的样本分布特征见表1。第二类是外部刺激变量,主要有4个:父母是否经常鼓励;好朋友数量是否大于10人;每天上网时间是否大于3小时;是否经常参加学生会工作、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做家教或其他形式的勤工俭学等课外活动。为了简化分析结果,上述4个外部刺激变量都被转换为二分形式的类别变量,具体分布见表2。

第三类变量是内在心理特质变量,主要有4个:学习成绩在班上的位置;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否最认可(在有领导能力、出身富贵家庭、有经商头脑、有威望和成绩好之间进行选择);是否是中共党员;是否担任过学校(或学院)学生会干部或班干部。同理,为了简化分析结果,对上述四个变量也进行了二分类处理,具体分布情况表3。

(四)模型及其结果

国内外的众多经验研究表明,无聊感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大学本科在校生而言,课堂无聊感的产生也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那么,如何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和户籍等基本影响的基础上检视外部刺激因素和内在心理结构的影响力,在统计学中最合适的做法就是做多元回归分析,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识别出某一个自变量在其他自变量都相等情况下的“净影响”。为此,本文利用STATA9.0对因变量――课堂无聊感做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模型结果如表4所示。

***p

为了动态地比较各个自变量对回归模型的整体拟合度的贡献,本文采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从表4中可以看出,模型Ⅰ作为基准模型,放入了可能影响课堂无聊感的性别、年龄、年级和户籍四个自变量。统计结果表明,只有性别和年级对本科生课堂无聊感有显著的影响关系,其中,女生的课堂无聊感显著地低于男生,以大一本科学生作为参照,大三学生的课堂无聊感最为严重,其次是大二学生,大四学生的课堂无聊感低于大一学生,特别是在控制了外部刺激因素之后,大四学生的课堂无聊感甚至显著地低于大一学生。

模型Ⅱ在模型Ⅰ的基础上加入了4个外部刺激变量。统计结果表明,与父母不经常鼓励的本科生相比,父母经常鼓励的本科生具有较低的课堂无聊感,这说明虽然大学生远离父母,但是父母对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有影响的。模型Ⅱ的结果还显示,好朋友数量大于10人的本科生,其课堂无聊感显著地低于好朋友数量小于或等于10人的本科生。这个结果正好与前述的研究假设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本科生广交朋友不仅没有分散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反而会促进课堂学习。从统计结果来看,每天上网时间大于3小时的本科生,其课堂无聊感显著地高于每天上网时间小于或等于3小时的本科生,这一结果与前述的研究假设相一致。此外,经常参加课外活动并没有对课堂无聊感产生显著地负面影响。这可能的解释是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见识更广、经历更多,而且一部分从事带薪课外活动的学生,在家庭经济压力之下更加珍视受教育的机会,反而更能够意识到课堂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模型Ⅱ与模型Ⅰ相比,R2从0.142提高到0.177,说明外部刺激变量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模型的拟合优度,同时也说明了有关无聊感形成的外部刺激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模型Ⅲ在模型Ⅱ的基础上加入了4个内在心理结构影响变量。统计结果表明,对学习成绩的认可以及党员、干部身份都没有明显地降低本科生的课堂无聊感。这说明,如果要降低本科生的课堂无聊感,完全通过说教的方式,期望学生通过自律以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能是不奏效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大学本科生的现实,因为他们的智力水平、理解水平都是没问题的,任何有关学习重要性的大道理他们都懂,从理论上讲党员或学生干部要怎么做,他们也都知道,但是一到现实中就发现很难做得到。所以,现在有学者提出以实践为本的教学新模式,可能就是基于此种现实的考虑。模型结果还显示,在学习成绩方面,与上等生相比,中等生和下等生的课堂无聊感显著提高,这说明现在学习成绩的好与差成为激励今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模型Ⅱ与模型Ⅰ相比,R2从0.177提高到0.189,说明了内在心理影响变量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改善并不明显,这种改善主要是由于学习成绩优劣影响的,而对学习成绩好的认可以及党员、干部身份都没有起到应有的鞭策、约束效应。

四、结论与讨论

基于上述的模型分析,本文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性别、年级对本科生课堂无聊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女生的课堂无聊感显著地低于男生,大二、大三学生的课堂无聊感显著地高于大一新生,大三学生的课堂无聊感最为强烈;第二,外部刺激因素对本科生课堂无聊感具有显著的影响,父母经常鼓励、好朋友越多可以显著地降低本科生的课堂无聊感,而上网时间越长则会显著地增强课堂无聊感;第三,内在自制力对本科生课堂无聊感的减弱作用有限,即使非常认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即使身为中共党员或学生干部,其课堂无聊感并没有显著地低于一般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对课堂无聊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学习成绩好的本科生,其课堂无聊感显著地低于学习成绩差的本科生。

上述发现对于实践是有指导意义的。首先,从外部刺激与内在驱动的解释力来看,外部刺激的解释力明显高于内部驱动理论的解释力。这说明,目前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仅仅依靠传统的灌输式的“摆事实、讲道理”型的教育方式,可能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这些所谓的“道理”他们都懂,这些道理、规范很难内化到本科生的意识中,形成一种行为上的自觉。外部刺激变量的高解释力启示我们,当前对于本科生的管理,应该以“外”为主,提高外在约束和激励的强度,比如有的高校实施的期末考试成绩及时通知家长的做法,就强化了家长对大学生学习的激励和约束力度,还有的高校实行了晚上断网的制度,就有效地减低了外部社会诱惑对大学生学习的干扰。国内高校实施的“严进宽出”政策使得本科生在学习期间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压力,导致很多学生存在“混四年肯定毕业”的念头,到了大四,有一大批学生由于多门课程不及格而影响毕业,有些学校就出台了所谓“清考”的“仁政”,让这些整日学习不努力的学生再补考一次,及格了就可能顺利毕业了,这又更进一步弱化了本科生学习课堂知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娄霞.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休闲动机和无聊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娄霞.无聊感的自陈测量方式[J].社会心理科学,2011,(10).

[3]宋晓燕,朱莉娟,秦建,栗玉波.大学生焦虑、抑郁与无聊倾向的相关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

[4]姚向颖.高家兴.大学生休闲障碍及休闲无聊感的调查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08,(1).

上一篇:试论战国时期水利工程的时代特性 下一篇:试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