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浅谈

时间:2022-04-22 05:46:15

中学语文教育浅谈

语文是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同时,语文也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运用的学科,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往往可以通过他妙语连珠的言谈、充满智慧的文字、工整漂亮的字体等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一切都需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

了解了语文的核心内容及其重要性,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好语文对人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这里,我想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中学语文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使之充满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幸福感与自豪感,明显的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大胆进行民主教学是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新课标中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等语文教育理念,正在被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广泛地接受。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极大地重视,我们希望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师生之间不仅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更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我们更期盼由此而形成的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教师的创造欲。语文教学过程要关注人、关注社会和生活,优化课堂氛围,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人性的平等。让学生张扬个性,独立地表达见解,学会和他人的良性沟通,正是语文教学人性化的良好体现,也是语文课培养学生人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要科学地把课文知识纳入到人性化的教育中,做到知识皈依人性,寓人性化教育于日常小事之中,善于从身边事例及时提炼,对学生进行生动教育。

另外,新课程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语文课程应根植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理念,强调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沟通。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修养。

语文教学还担负着学生德育、美育的教育。教育最出色的功能,在于能够使我们意识到做人是了不起的。中学语文教育必须致力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它符合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有效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沟通、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还要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关注人世间的亲情、友情,处理好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积极参与,充满愉悦和快乐。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还要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演讲比赛、辩论会等。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地方就在于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在实践中学好语文。

上述是我在实际教学中,总结自身教学经验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更深的领悟。

上一篇: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下一篇:浅析地图在地理有效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