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之争

时间:2022-04-20 11:07:46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之争

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4-108-01

摘 要 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是现代经济学中各个流派争论的焦点之一,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货币是否中性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推动了货币理论的发展,关于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在此,我对相关文献中与货币中性有关的知识点做一个综述,同时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货币中性 货币非中性 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一、货币中性论

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一)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而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

(二)新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新古典学派认可货币中性完全是基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由于人们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他们就会考虑到过去的失误,并在必要的时候修改预期,以便在今后的行为决策中成功地消除那些引起预期失误的规律。而由于市场是可以出清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当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直到商品价格低到使消费者愿意购买时为止;反之则反。这样,政府的经济政策,不管是被人们所预期到的,还是没有被人们预期到的,都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真正的影响,从而政策无效。

二、货币非中性论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货币调节作用的显现,货币中性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作用不断下降。

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的人是凯恩斯,他指出,“古典”学派所谓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个特例,通常情况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而投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就必须降低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政府应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三、货币短期非中性与长期中性论

除了上述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的,而在长期则是中性的,坚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货币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经济增长中“货币最重要”,物价、就业、产出等变化都源于货币的变化,货币量变化会直接影响经济,无须通过利率传导,所以最重要的是控制货币供给量。但货币学派所谓的“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从长期看,经济趋向于充分就业,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实际产出和收入的变动。因此,货币学派认为对于长期经济的变化而言货币政策无效,货币是中性的。

新凯恩斯主义虽接受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理性预期的假设,但不接受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市场出清和工资、价格有充分弹性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拉动时,由于工资和价格的黏性,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经济要恢复到正常的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只有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

由上面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综述来看,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中,当经济存在着闲置资源时,货币供给变化将主要影响需求并改变实际GDP。在长期中,随着工资和价格的充分调整,货币供给变化将主要影响价格水平而较少影响实际GDP。这一结论得到两个假定的支持:第一,就短期而言,存在着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第二,就长期而言,经济达到潜在产出,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存在着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只有在这种市场经济体系中,价格和工资的调整才能充分渗透到经济体系中,以实现经济的调整过程。一旦上述一系列假定不完全存在,尤其是经济转型中,由于存在阻止价格和工资调整的诸多因素,价格和工资的调整并不充分。货币供给变化在短期和长期对经济的影响就不完全符合上述结论。

此外,货币政策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甚至“政策无效性”,也是根据一系列假定得出的结论。如果撇开这些假定回归实际经济生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短期和长期都是存在的。历史资料也表明,货币中性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真实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总是伴随着相似的货币危机与崩溃,以及货币政策的扭曲与转变。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由假定得出的货币政策长期无效或者“政策无效性”的结论,是理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夏丹阳.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崔建军.货币中性非中性:理论述评.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3]刘军,戴海岩.对西方主要货币中性理论的比较分析.市场论坛.2006(8).

上一篇:再探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下一篇: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