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时间:2022-04-19 07:54:42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摘要】 审美教育是教育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 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学语文课堂是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来实施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感受美、体悟美、创造美。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方法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上,更体现于美育当中。美育又称审美教育,从实质上说是教导学生如何培养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体味鉴赏美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美的描写和素材需要我们去挖掘,且高中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表述的非常清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诉求,而中学语文课堂便成为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场所。那么,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来渗透审美教育,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特点来培养、教育学生呢?下面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一点想法。

一、教师应确立学生的审美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转变角色,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为了更好地落实审美教育,我们也应确立学生的审美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重视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对课文美的鉴赏,往往是教师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直接理性地告诉学生,而忽视了学生自己的个性理解和感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更不会使学生在学习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因为文学即人学,每篇文学作品实际上都倾注了作者的心声、情感及思想。要想真正的进入,体验这一艺术世界,不是靠简单的理性分析,而是要用一种包涵了感觉、直觉、想象、理解的复杂的心灵去体验。所以,在审美教育中,教师应明确审美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和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素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并逐步达到一种感同身受的美的境地。

二、运用多种教学工具、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随着科技的发展,幻灯片、录音、录象等多媒体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因为多媒体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其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去迅速而有效地感受美。在教师范读时,多媒体缓缓播放图片,以音乐做衬托,体现作者哀愁的地方配以低沉音乐,相反,体现作者喜悦时配以舒缓愉悦之调。由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作者怎样景中融情,情因景生: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怀念等,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与作者悲喜同起的目的。

总之,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工具来创设情境,学生对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就会感到容易得多,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感受美的能力也由此渐渐培养起来,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三、在想象中感受美,再现美

自然景物是客观存在的,正如《赤壁赋》中所说,“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这就是说,视觉和听觉是我们进行审美感知的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进行的审美教育归根究底是依据课文里的文本语言。课文中有不少散文都描绘了美丽的景色,而学生要把外在的美的形式转换为内在的心象,这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活动。越优秀的文学作品越需要调动阅读者的想象力。只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把握文学作品的言外之言与象外之象”[1]。

四、在课文研析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课文教学也不例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课文、依据课文,仔细研析作品中的美的各种表现形式,培养学生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中的美育因素,并利用美的形式和手段,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对美的事物鉴赏能力。这样学生的审美境界得到了提升,也有助于形成追求真、善、美的心理定势。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但课堂教学可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能力。这种审美意识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不能靠简单的灌输,它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有意识的把文本知识和美育结合起来,学生也应发挥审美主动性,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潘娟芬,《赏课文之美,其美不胜收》,新课程研究,2001.8

[3] 赵学娟,《审美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开展》,新课程研究,2010.7

上一篇:大学生英语学习网络资源需求分析 下一篇: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渗透“生本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