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综合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4-19 06:56:07

产后出血综合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干预措施。方法 进行人员培训,统一产后出血的测量和诊断标准。采取措施包括入院评估,产时加强监护,产后严密观察。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起到了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干预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者,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产后出血受多种因素影响,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对降低孕产妇分娩并发症,促进产妇分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自2003年开始将产后出血综合干预措施应用于阴道分娩的产妇,通过临床实施,取得了满意效果,降低了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2362例。

2 实施方法

2.1 人员培训 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全科人员认识到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性,并掌握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何早期识别。重点对产房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产后出血的病因,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具体的干预措施。同时加强助产士接产技巧的培训,包括会阴侧切的时机,胎头娩出时手法等,提高接产水平,减少产道损伤造成的出血。

2.2 统一产后出血的测量及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的测量:包括容积法:购置了产后出血专用聚血器按刻度计算实际出血量,用于胎儿娩出后至第三产程结束。面积法:血湿面积按10 cm×10 cm=10 ml计算,特制了30×30的纱布,用于计算缝合会阴裂伤或会阴侧切时的出血,产单上的出血按实际面积计算。称重法:定制了产后会阴垫,为三角形,两边有细带,会阴伤口缝合完毕,将会阴垫固定于产妇臀下,每半小时更换一次,称重后核算成毫升。

2.3 规范各种记录 制定产后出血观察记录表,记录产后24 h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生命体征情况,附于分娩记录后。将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干预措施制订成册。

2.4 定期总结 每周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每月初对上月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汇总,并对特殊病历进行分析讨论,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

3 综合干预措施

3.1 入院评估 产妇入院时护士收取围生期保健卡,详细了解孕期情况,有无高危因素,采集病史时对高危因素进行重新评估。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在患者一览表和病历首页体温单右上角加盖“高危”章, 并在护理交班中记录高危因素, 医生书写病历时重新核定,护士根据医嘱严密观察。

3.2 产时监护 临产后护士要与助产士严格交接班,助产士认真阅读病历,再次筛查高危因素,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宫口开全常规用静脉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胎儿娩出后立即自输液滴壶给于缩宫素10 U,对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产妇同时给于卡孕栓1 mg舌下含化,出血量超过300 ml者开放第二条静脉通道。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不可强力牵拉胎盘,及时缝合会阴伤口。产妇情况稳定助产士协助新生儿进行早接触、早吸吮。产后2 h留产房观察,每半小时观察一次阴道出血、子宫收缩、脉搏、血压及产妇一般情况,同时观察膀胱充盈情况。

3.3 产后观察 产后回病房后,助产士要与护士床头交接,内容包括产程情况、阴道出血量、子宫收缩、膀胱充盈情况、产妇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护士督促患者及时排尿,每30 min至1 h观察子宫底高度、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1次并记录,静脉留置针保留至产后24 h无异常拔除。

4 结果及讨论

4.1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本院2003-2006年正常阴道产2632例,产后出血89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4%,与2002(6.9%)相比下降了50.73%。低于吴盛辉报道[3]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5.68%,说明产后出血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4.2 培训 引起产后出血原因很多,有时几种因素同时存在。对助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识别能力,加强技能训练,减少母体产道损伤,积极处理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

4.3 早期筛查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加强产时各项措施的落实,严密观察产后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做好各种记录,有效地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

4.4 推广应用适宜技术 产时催产素与卡孕栓的及时应用,实施早吸吮、早接触等措施的应用,起到了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24.

[2] 江秀敏, 罗丹丹,等. 实施临床干预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2): 147-148.

[3] 吴盛辉,徐芾.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2004, 19(12): 42.

上一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护理干预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