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

时间:2022-04-19 10:47:40

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

交互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交互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也各有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灵活运用。

一、互动的模式

一是主题探讨式互动。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其方法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二是归纳问题式互动。就是课前针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归纳互动问题。教学开始,教员一一向学员抛出,学员广泛思辨、争论,最后达到了解熟悉所学内容的目的,同时开阔思路。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备课。

三是精选案例式互动。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缺点是理论性学习不够系统深刻,典型个案选择难度较大,课堂知识容量较小。

四是多维思辨式互动。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一般方法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二、互动的前提条件

“问题”是教学互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确保交互式教学的实施,教员课前必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一是“动”在教学热点上。选择大部分学员熟悉,最好是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学员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问题生僻、学员不熟悉,互动就可能开展不起来。一些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的课程,热点互动问题还可以提前告诉学员,让学员预有准备。二是“动”在教学重点上。教学重难点关乎学员素质能力的生成。教员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使选择的互动问题具有重点价值,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员的兴趣,使学员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动”在教学疑点上。“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员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对于疑点,学员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员探索欲望,换来学员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启动。

三、交互式教学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既是交互式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学员能力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交互式教学才能有效开展。必须营造民主氛围。交互式教学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双向互动”能够形成,必须经由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机制、学生的求知内在机制和师生的搭配机制共同形成,根本上取决于教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所以,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展交互式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必须突出多边互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全息的过程,要促使每个学生、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而决不能只局限于教员与个别优秀学生之间。对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抛绣球”的方式,触动其思考回答问题,也可点名回答。只有互动教学的全员性、广泛性,才能实现教学互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使全体学员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必须鼓励学生探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员“空白地带”,让学生去质疑、解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推动交互式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确立学员的疑问意识。同时,应尊重学员提问,鼓励学员积极大胆提问,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

总之,要使教学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动”起来。否则,互动就无法实施。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中走出来,抛弃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教育方式,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活动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展开,师生共同探讨,互相启发和提高。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要鼓励学生随时提出问题,甚至可以打断教师讲课,教师不能不耐烦或拒绝回答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有了不同观点和不同见解时,教师也应虚心接受。这样,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交互式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而互动,避免出现淡化主题的现象。还要求教师能够预见教学互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免在教学中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动式教学对学生、对教师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还需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摸索,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如何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高效 下一篇:如何培养孩子对钢琴练琴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