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课堂下的教法本例

时间:2022-04-18 07:44:41

学本课堂下的教法本例

【摘 要】课程改革,其实就是要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有所转变,转化注重知识传授的风向,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学会学习,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学本课堂的尝试,正是课程转型的一种,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可执行性。

【关键词】学本课堂;智慧导学;结构化预习

课程改革,一直是我们教师探究教法的动力和本源,不论怎么改革,我们都要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更加有所得,这个有所得,不仅指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是指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不断的课程改革的旗帜下,也要有更多的摸索和经验。因此,笔者在韩立福教授的指引下开始探索,现就《逍遥游》的课堂实录来感受学本课堂下的教法。

首先给大家展示本节公开课的问题解决单,目标很明确,教会文言现象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的类型。按照习惯,我们会先给大家讲解词类活用的现象和特殊句式的类型有哪些,并且举例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模仿再理解。但是本张问题解决评价单,却要求学生在结构化预习化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逍遥游》问题解决―评价单(1)

【学生生成问题】

【教师生成问题】

一、请找出以下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水击三千里: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数仞而下:

(4)《齐谐》者,志怪者也:

(5)怒而飞:

(6)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德合一君:

(8)而征一国者:

(9)彼于致福者:

(10)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二、请指出特殊句式的类型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3.此小大之辩也。

4.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5.翱翔蓬蒿之间。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7.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8.奚以知其然也?

9.彼且奚适也?

10.而莫之夭阏者。

1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2.翱翔蓬蒿之间。

【问题训练】

根据给出的特殊句式的例子,就学过的知识举例说明。

【我的问题】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小组长评价 学术助理评价

一、课堂展示

学术助理引导全班同学把握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短暂的自主学习环节过后(2分钟),进行小组讨论(各6分),各小组进行展讲、质疑和补充(25分钟),学术助理和同学一起小结(3分钟)。看起来简单的课堂流程,却呈现了极多的知识内容: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不仅边讨论,还要确定标准答案,再进行展讲练习,并且有意识地形成规律,举例说明。现将学生的学情告之:

(1)学生根据词性,小结了词类活用的类型:名作状,作动,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动作名,动词为动用法,使动用法;形作名,形作动,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例:四海一的一,作统一解。

(2)学生根据所给例句,分析特殊句式的类型和规律:如:宾语前置里小结出了疑问句中,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乎,诸,欤,耶等)做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之”、“是”也可以做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惟马首是瞻。再如,小结了被动句的几种类型:①谓语+于;②见+谓语;③受+谓语;④为+动词;⑤被+动词;⑥无标志,根据意思所得:祖母刘夙婴疾病。再如,小结了状语后置句其实大部分都是时间和地点的状语后置。

(3)学生根据自行掌握的类型和规律,从所学的初高中课文中举例作进一步解析和理解。

(4)学术助理的补充和讲解:例:提出了问题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的判断句,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又指出,文言文中“是”在古文中的解释是“这样”,如觉今是而昨非。又如,特殊句式的把握:如何,孰与,奚以为。

二、课堂反思

在课堂上,学生充分了地维护了自己主人翁的形象,他们勇于展示自我,更结合小组力量,评议并严格要求自己,做好了展讲环节的有效性,其它同学也适时补充,根据掌握的规律举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效果显著。再则,学术助理及时的补充和讲解,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学生存在的疑惑,也展示了思考问题的严密性。但因为容量较大,要保证每位学生的掌握到位,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落实。

三、心得分享

(1)学本课堂的理念和教法宗旨: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教师,学生及其他参与者)为中心的课堂,它不同于教本课堂(以老师为中心),更不同于生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它是指教师、学生和直接参与者共同学习。在学本课堂中,没有纯粹的教师,教师身份将发生本质性变化,教师是和学生在统一范围内的学习者,只是一名大同学。具体而言,学本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协同合作,共同围绕着核心问题开展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活动,这种关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发展关系。师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和帮助,追求的是一种真学习,学习的不仅是课本知识,更是一种如何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已经不再是那种传授和告知关系,而是建立在平等地位上的合作学习,共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关系。师生共同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并沉浸在自由、开放、多元、的学习氛围当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自由、自主的学习,更是人格上的熏陶,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逍遥游》传统上法里的化长为短、化繁为简。纵观以往的教学,因为本文的篇幅和思想深度的问题,我们在教法上更为注重自己的详细讲解,结果却是费时费力。但是用这种合作探究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在互相帮助的情况下更为有效地掌握长篇文言文的释意,又有效地把文言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事半功倍。

(3)学生课堂展示环节里,内容深度、广度、力度的展示得以充分体现。在本堂课上,学生不仅要掌握好所给的单子上的各种题型,并且要在找到规律的基础之上有效地进行引证、讲解,这就要求学生要精确地掌握好各种基础知识,在深度、广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相较传统课堂,不再是单一的一课一得,而是一课多得,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又得以更好的提炼,长期以往,知识得以巩固并升华。

四、教法本例的几点注意

(一)创建新型合作小组

在小组创建中,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性格、成绩、社交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认真仔细地安排好学生的分组情况,并通过小组各自拟定组名、口号、愿景、组歌、承诺词、小组公约等,定期开好团会,即学术团会、行政团会、教育团会,不间断地加强组员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二)教师能力要求

1.结构化的备课和设计能力

教师的备课,由以前的备知识转变为备问题,实现知识问题化,进行结构化备课。我们要全面把握教材,学会从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入手,把知识转化成问题,再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生成的问题,形成问题学习工具单,面向群体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构建好各堂课的效果要求,做好各堂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做好学习目标的长期性和可执行性。

2.做好教师的智慧导学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智慧导学,其精髓就在于以“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课前,教师要和同组的成员一起商讨,并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工具单。在课堂上,要及时关注差生,做好随堂记录,适时激发引导学生关注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在展示对话环节,智慧导学又要因时因地发生变化,如“煽L点火”、“挑拨离间”、“小纸条”和“直接性指导”等方式的智慧导学,有利于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再则,教师要采用一扶、二放、三退、四隐的策略,从手把手扶到隐退学生之中,逐步让学生动起来,切实落实激发兴趣、及时评价鼓励、落实学习目标的智慧导学。这样的导学是在学生基本学会自主合作展示探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表现给予智慧性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效益最大化。

3.做好教师的回归评价指导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到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极具指导意义。特别对于现行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都不够成熟,积极向上的评价,对他们的引导和帮助极有意义,所以,在本课堂里的多元评价,就是极好的方式。

(三)做好学生的结构化预习

1.预习六字诀的重要性,“自主学三定123”指导策略

结构化预习要求学生能够对目标、知识、问题做结构化预习。就是做好查阅工具,凡是自己能动手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划就是划重点,划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文言现象,语法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写感想,写理解程度,再把字词等重点自行记忆后进行课后练习的自我评估,这样的预习过后,学生就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复杂问题整合整理在工具单上,实现问题处理集中化,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2.做好讨论环节的目标12345+2原则

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完成确定的任务解决固定的问题。学生的合作学习采用讨论的方式,做好目标明晰后分配任务、小组讨论、组员间评价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里论有所得,真正解决落实问题。至于质疑和补充,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方向和目标,切记离题万里,更要及时指正知识点的原则问题。

3.做好知识的落实问题

工具单的问题训练,对知识掌握的落实功不可没,所以,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的出卷意图来整合问题训练,做到少而精,以便在课堂上当场训练,高效完成。再则,小组机制,极有利地运用好学生之间的相互制约来完成知识落实环节,效果显著!

其实,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如何高效课堂,高效教学,我们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行!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有效教学法》

[2]韩立福.《学本课堂原理》

[3]郭凯.《基于先行组织者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

祖秀,女,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泉州市教坛新秀,石狮市教学能手,十佳教师。

上一篇:新中式风格的探究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