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7 05:53:04

反思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反思的正确运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反思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和方法的同化,而对于教师而言,反思则有利于获悉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把握教学设计,实施因材施教。本文,笔者以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这节课为例,简单探究反思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诊断性反思预热,做好教学准备

所谓诊断性反思,就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师生分别对知识和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估。对于学生而言,反思的重点在于考察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足够、认知水平能否达到学习新知识的高度、还需要补充哪些背景知识、已掌握的化学学习方法是否适用于新知识的学习等。

教师的反思重点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影响教学效率。在反思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重点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重难点了么?内容安排合理么?教学方法学生能否接受?这样的教学能否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充实么?这些问题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审视自己的教案编排是否合理,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诊断性反思重在针对性,旨在帮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帮助教学做好课堂预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症下药。为了做好诊断性反思,笔者建议教师适当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悉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认知状况。

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笔者重点调查了学生是否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考查他们对浓度的理解是否正确,部分问卷问题如下。

1.你认为升高温度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么?

A.会B.不会C.不确定

2.对于固体而言,其表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么?

A.会B.不会C.不确定

3.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的两种溶液进行混合后,彼此的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变大B.变小C.不确定

4.改变溶液的质量,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否发生改变?

A.是B.否C.不确定

二、过程性反思推进,审视思维活动

过程性反思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针对教学进展,以提升课堂效率为目的所进行的对自我思维活动的反思行为,其重点在于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反馈和改进。教师是过程性反思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有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反思活动,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所用方法是否科学,而学生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反馈出来的信息则给教师反思提供了依据,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动向,调整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活跃的互动交流非常重要,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提供敢想敢说、不怕犯错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多设问题并有目的地组织讨论,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并适时进行语言点拨和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反思,逐步将课堂上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改进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

具体而言,过程性反思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情境中反思和探究中反思。毋庸置疑,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已有现象和知识的反思,而组织探究活动,则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考验,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在设计探究方案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完善思维过程。

本节课,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情境。

1.鲜牛奶在2~6℃的环境中可以保存5天,但炎热的夏天,在室温下,几个小时就会坏掉,这是什么原理?

2.买洗衣粉的时候,大家留心一点就会发现,很多洗衣粉都是加酶的,而且去污能力要比不加酶的洗衣粉强很多,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

3.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见过那种老式锅都带有一个风箱,主妇们为了让炉膛里的火烧得更旺一点,就会拉风箱,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反思化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请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总结性反思补充,客观自我评价

总结性反思的重点在于对已有学习结果的回顾和评价。课堂教学中,在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完成后,要做出即时反思,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步骤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链条。不仅如此,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通过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同时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知识、方法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反馈,客观进行自我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写反思日记是进行总结性评价的有效方法。反思日记的内容可谓容纳百川,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任何疑问、困惑、感想都是反思日记的内容,阶段性学习的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汇总、错题记录、思维改进历程、存在问题、学习体会、自我评价等都对学生有很大帮助,这些都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也是一个理清知识脉络、重构理解、内化思想方法的过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反思日记的作用,避免流于形式,教师要做好日记评价工作。反思日记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反馈,而教师此基础上再评价,教师便会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其目前的学习状态和认知水平,还能及时获悉学生的心理动态,从知识和情感这两方面促进与学生的沟通,也为进一步做学习指导奠定了基础。

反思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会反思,学生就学会了学习。诊断性反思、过程性反思和总结性反思的综合应用,能够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关键性因素出发,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同化,掌握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志成.元认知理论促进化学新课程反思性教学[J].教育探索,2009(9).

[2]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1).

上一篇:严要求、勤管理,稳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下一篇: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