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开拓创新的培养

时间:2022-04-17 04:11:18

加强学生开拓创新的培养

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和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的特点就是第一次,不是简单的重复。创新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就是创新力。创新能力则是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机结合的状态,是人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观条件;创新思维是人“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①,是人的创新活动的心理状态、智力条件;而创新精神,则是指人在一定的道德观、价值观支配下进行创造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主观积极性和精神面貌,是人是否从事创新活动并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意志表现,是创新活动的动力特征,是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 改革应试教育体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原有的教育体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行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已成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迫切要求。

一张考卷定终生的应试教育,带来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唯分是上、学生负担过重的畸形发展问题。这个问题,从事教育的人应当说是早有痛感,但不敢轻易言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哪个家长敢拿孩子的分数和前程冒风险?哪个教师敢拿自己的职称和名誉开玩笑?所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设计考试内容和方式,适当降低分数的区别,淡化学生盲目追求高分的意愿,抑制师生盲目追求分数的过度竞争,这就自然推动了基础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学习之外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 课堂教学是启发、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

2.1 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形成一种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师生关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承认,师生关系已不再是“裁判员与运动员”,而是“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教师的作用是一个促进者,是学生的一个学习伙伴。所以教师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矫正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要为学生思考、发现、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相宜的教学环境。

2.2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

“思维的碰撞”非常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具有挑战精神和批判精神。“学则须疑。”质疑问难体现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积极参与,说明他们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求知上蕴蓄着突破,标志着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从学会到会学。外国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让他们乐于质疑、善于质疑,真正做到创造性地学习,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3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是创新的前提。

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主要体现在擅长形象思维和非严谨的、非条理的、发散性的思考,善于在实践中独辟蹊径,突破常规。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创新思维训练。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改变过去的那种“满堂灌”的方法,真正实行启发式、研讨式、专题研究式的教学,教师应以更多的精力去组织好各种类型的研讨和实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和独立思考的主动性。我们要把学生真正当作教学的主体来看待,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自主发展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和培养他们通过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及直觉思维,去认识和分析问题,以形成敏捷的创新思维。所以,我们对学生主动探索的表现,一定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表扬,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点滴成功,从而产生积极的体验,激起更强的探索创新的积极性。

3 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课外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视学生课余的校内校外活动。开展必要的课外活动是挖掘和培养人才资源无限差异以及每个人的潜能与相对优势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课外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一般根据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可以采用个别访谈、小组讨论、集体讲座、师生对话、演示演讲、专题辩论、知识技能竞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公益活动、墙报、黑板报等群众性活动形式;也可以采用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和体育小组等小组活动;还可以采用个人活动的形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余的独立作业的活动。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激发兴趣为基础,以学生自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最终目标。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创造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历史使命,所为我们必须实施学校教育创新,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各个方面形成科学的创新教育体系,为那些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1984年北京科学学会编《科技人才概念》第131页。

上一篇:激发兴趣 学好数学 下一篇:浅谈如何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