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时间:2022-04-16 03:19:27

如何调动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75-01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时期,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这是每一位教师所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名家的经典作品,教师要善于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品析、鉴赏,吸收其精华。阅读古典文学名著、诵读古典诗词、品读郭沫若的诗、鉴赏鲁迅的杂文和朱自清的散文等,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以"语言大家"为学习的楷模,在其经典诗文的熏陶下热爱语文学习。再者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的特殊时期,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赏识、尊重和信任。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实施赏识教育,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养成阶段,一些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需要巩固,对文学艺术的初步欣赏需要进一步的培养等等,这些如果单纯靠考试、靠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死板的生拉硬拽是绝对不行的,这就需要教师丰富教学活动,让初中语文充满魅力和活力,启发引导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积极投入到对语文的各种学习探讨中。

1.淡化知识的讲解,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学生对课文的自主讲解中

为了迎合中考,也为了给高考打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相当单一。就是一味的讲解知识,包括各种语法、阅读答题技巧、古文言文的背诵和相关内容的背诵等。学生也忙得团团转,为了巩固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就是让学生反复地做题,不惜进行题海战术。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快乐可言,更多的感觉像被折磨。我不禁要问,为什么生动的有血有肉初中语文竟被变成这样枯燥乏味呢?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对语文考试的内容作了调整。

例如"首尾呼应"这一知识点,结合不同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发现其特点,并能自主去表达。避免教师生硬的灌输。学生可以通过读丰富的课外文章来不断的验证。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不会局限在课本的小范围,同时还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增加了阅读量。

以往,教师一味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眼界也就只局限于课本。这样,教师累,学生也累,教学效果也不好。而这种师生共同参与,淡化讲解,突出自主验证和实践的语文教学思路,学生动起来了,调动了他们的思维,这样更有利于他们自主思考习惯的培养。

2.削减考试的主导地位,增加考察项目

一分定乾坤,是我们长期以来考试排名的弊端,师生对此深恶痛绝,但又十分热衷于考试和排名。相差无几,却硬要分出个高下,这既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也极大地伤害了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泽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初中语文教学的活动呢?那就是削减考试的主导地位,增加考察项目。

例如,让考试的分数只占一定的比重,接下来设置相应的考察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设的考察项有朗读、成语接龙、演讲、课本剧表演等,这些考察项目,靠简单死记硬背、靠题海战术是不行的,要真正喜欢语文才能做好。这些举措也从侧面告诉学生语文是活得,是要靠综合素养才能致胜。另外,增设这些内容,也扩展了学习语文的渠道,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中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在课本剧排演中,学生们有的排演古文《两小儿辩日》,活灵活现的再现了古人的智慧。

3.增设阅读交流课

阅读是语文的灵魂,教师如果只顾把自己阅读的成果告诉学生,而不让学生主动的去阅读,这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失败。教师自身的阅读无法替代学生的阅读思考。可是纵观整个初中教育系统,一直就在这个怪圈里转。教师埋怨学生听不懂自己讲的内容,殊不知学生自己有自己的见解,为什么就一定要和教师的相同呢?这就是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弊端所在。要想改变这种弊端,就要把阅读的主动权给学生。阅读,首先要有个导向,以课本必读篇目为参照,逐渐扩大。我以一位资深教育者而言,班内凡是语文学得好的,无不是读书读得多的。他们写作好,语言感觉好,理解能力强。而那些就知道死板听课的,就算再怎么好好听讲,能力也还是不好提高。因此增加阅读交流课势在必行。为了避免学生的心理年龄与所读文章有差距,我给学生建议读自己喜欢的看得懂的名著,看不懂的可以和老师探讨,也可以接过去,只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不能急于求成。

在阅读课上,学生可以自由交流,教师适当参与。学生的见解正确与否,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但重点是在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上的交流。

4.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曹刿论战》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新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金融服务研究 下一篇:农户对互联网贷款意愿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