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英语

时间:2022-04-16 03:14:42

让孩子爱上英语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喜欢动手操作,如画画和做手工等;喜欢竞争性的游戏,如小组内开展比赛。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

一、让教材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基本在每册书的Fun house版块中都设计了一些游戏和调查表。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让学生机械完成任务,从表面上看,学生书上都填满了,并且“√”“×”“”等符号标得清晰明了,但教学效果与教材本身的设计意图却相差甚远,从而更加忽略了对学生语言交际的训练。

其实,该板块的游戏或者调查表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走马观花地欣赏歌曲、歌谣,某物品的制作步骤,或填满一张空表格,而是希望教师能够科学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游戏或调查表,通过语言交流采集不同的信息,然后再利用信息进一步深化语言交际,以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效果。例如:

在《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4 Work in groups版块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明确题意,即必须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交流,并及时记录;然后让学生明白活动过程,即每位学生都扮演一位“小记者”,手中的笔便是采访的专用“话筒”,当听到被采访者的答案后,必须立刻转动“话筒”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学生的角色随时都在变化着,实现了一个空间上的转换,他们已经是喜于言表了;最后,我告诉学生可任意采访3人时,他们便如鱼得水,手舞足蹈。就这样,孩子们在兴趣极其高涨的情况下,几分钟之内便将此项交际任务完成了。在此项活动当中,学生们下意识里已将自己当成一名优秀的“记者”,不仅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还油然生出一种满足感,活动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在此基础上,我又总结统计了学生总体的“爱好”情况,较实际,合情合理。

二、让作业活起来,学生乐起来

教师应尽量设计和挑选有趣味性和思考性的作业,藉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和效果。教师设计作业时,应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才艺的机会。例如:

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3,在布置作业时,我启动教材,设计了手工制作的作业,即要求学生回家参考书中扇子的制作方法、过程和步骤,仔细阅读后,用身边现有材料制作自己“发明”的扇子。第二天课上作业展示时,只见学生制作的扇子有的形状奇特,惹人喜爱;有的扇子带感应灯泡,一处即亮,真的是大饱眼福;还有的扇子装上了音乐铃声,精彩至极。这样,学生在动脑、动口和动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讲不如一“做”。

三、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学起来

课堂上,学生长时间静静坐着,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活动无疑是给他们注入了一支兴奋剂,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每堂课上,为了避免学生因反复机械的读写训练而生厌烦心理,我总会安排一些活动来带动思维,一些比赛来激励思维。例如:

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6的动作类单词时,我先教动作,学生猜单词;后让学生到台前听口令做动作;最后,分小组活动,学生自己发口令,同组同学做动作。只要坚持到最后的同学,便可得到大家的赞扬和鼓励。这样,动作类单词在听、说、演中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又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6的短语“try…on”时,他们便开始穿衣服,台下同学齐喊“try on,try on...”谁最先穿完,谁就站出队。这样,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课堂上来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了,教学效果较好。

我们要努力让教材版块、作业与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并快乐着,这也是实现教学发展性和生命性的重要过程。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县中心小学

上一篇:画图导思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浅谈地理教学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