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学习范文

时间:2023-09-30 15:11:24

让孩子爱上学习

让孩子爱上学习篇1

在北京,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利用暑假让自己年级进步800名;在清华老科协家风与好习惯培养教育基地,他们运用“欲渔理论”的学习方法让自己过目不忘,练就超强大脑;在超级学习力,他们使用“玩中学”思维模式,让自己在学习上随心所欲。不要等孩子已经无可救药了,才捶胸顿足、后悔不已,更不要等孩子已经出现问题了,才补偏救弊、补阙拾遗!看到朋友家孩子提前被重点中学录取,看到邻居家孩子从班级倒数到年级翘楚,看到亲戚家孩子从无可救药到贴心小棉袄!作为家长,你一定希望孩子拥有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随心所欲;作为家长,你一定也希望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在学习上独领;作为家长,你一定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好习惯,在亲子关系上更加和睦!超级学习力特训营,是集兴趣激发(欲)、学习方法(渔)、习惯养成(鱼)三大系统为一体,以全国独创的“欲渔理论”和国际最新习惯养成教育为指导,运用国际前沿脑力科研成果,结合妙趣横生的“玩中学”模式,瞬间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思维活跃,强化学习内在动力,7天练就超级大脑,从根本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

让孩子爱上学习:创新型思维三大方法、思维导图、大脑储存英语十二大方法、快速提升成绩秘笈。让孩子5 分钟内记住80 位随机数字;3分钟内记住36位随机字母等头脑记忆风暴。合理运用大脑,达到过目不忘效果,让孩子感受自己无限潜能。通过游戏活动,迅速提高孩子记忆力和学习兴趣,让每个孩子全面掌握超级学习力学习方法,快速提升成绩!

让亲子关系回归顺畅:孩子叛逆越来越严重,对你彻底关上心门。超级学习力感恩增慧课程解除孩子对父母的“敌视”危机;击破亲子沟通障碍;建立绝对信任亲子关系;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对父母充满感恩;实现家庭和谐幸福。科研团队:依托教育部课题组、清华北大等名校教育资源,拥有强大的专业科研力量和专家团队。教研团队:国家教育部十三五“好习惯养成教育建模与研究”课题组教研团队,养成教育指导师,五十余位国内专业家风与好习惯研究专家。主讲老师:张静:国家教育部十三五“好习惯养成教育建模与研究”课题组研究员,超级学习力特训营高级讲师。训练营保障团队:超级学习力特训营特设营地总指挥、主讲老师、班主任、助教(助教老师定期与家长联系,家长可实时关注孩子营地成长),专业拓展教练、摄像、摄影师、医疗团队等20余名后勤老师。

以下三种学生必须参加:1、学习钉子户:对学习不感兴趣,那是他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逃避学习,不愿意进学校、碰书本,那是他没有信心!老师眼中的“差生”、违纪违规、打架滋事,那是他没有团队精神!2、学习困难户:报各种补习班,但一直没有效果,那是他方向不对;按部就班地学习,但成绩提不上,那是他没有技巧!希望提高成绩,但对学习没有兴趣,那是他没有动力!3、学习潜力股:单科成绩好,但不能融会贯通,那是他思维没有打开!多次重复记忆,但总不精准,那是他需重塑大脑系统!学习不自觉,总需要督促,那是他没有养成学习习惯!

以下四种父母必须参加:1、懒惰型:路途太远!可是你有计算过孩子离优秀有多远吗?时间太长!可是你有丈量过孩子距离名校的路程吗?路上太折腾!可是你有考虑过孩子正在备受分数和成绩的折腾吗?2、土豪型:你觉得时间重要,情愿花钱也不愿意花时间?你觉得财商重要,情愿去培养财商也不愿意开商和智商?你觉得决断力重要,情愿去开发领导力也不愿意培养孩子团队意识?3、犹豫型: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及格、有的总是满分?同样是学习,为什么有的孩子很轻松、有的那么费力?同样的家庭,为何有的家里欢声笑语有的却矛盾重重?4、自信型:你觉得树大自然直,宁愿等也不愿意去尝试改变?你觉得教育是个过程,宁愿摸索也不愿去主动学习?你觉得教育可以复制,宁愿照搬别人也不愿去为孩子量身定做?

超级学习力特训营拓展活动:课程时间:第66期超级学习力:2017年07月09日―2017年07月15日;第67期超级学习力:2017年07月19日―2017年07月25日;第68期超级学习力;2017年07月29日―2017年08月04日。

电话:4008―618―988

让孩子爱上学习篇2

今天早上,按照老师的要求,我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收看王金战老师的讲座,出于好奇,妈妈也陪着我一起看。

王老师谈了他对学习、教育的见解。王老师讲十四岁之前,是培养孩子智力发展的黄金时代。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影响着学习,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个影响孩子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是心态。如果心态好,想成绩好,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是心态不好,那可就很难说了。要想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家长们应该先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那家长和老师怎么努力都是徒劳。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不要总是严厉的,要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发现孩子的长处。孩子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尊重,而家长最重要的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王老师还讲到考试不能紧张,心理负担不能太重,不要总是好高骛远,总是想着和第一名比,这样只会让我们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尽量与比自己学习好但相差不多的同学比。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心理压力减少,自己的目标也比较容易达到,这样不断的进步,就能轻而易举的达到最初的目标。

我想:父母应该选择好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我们也应努力学习,追求进步。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350字(二)

谁不想把自己的学习学好?谁不想有一个理想的成绩?可是到底该怎样学习呢?通过王老师的讲座,我收获多多。

王老师讲家长不需要任何培训,不需要任何资格证书,就能成为孩子的父母。可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会陷于一种误区。家长总是用一种自己模拟的标准去要求我们,他们看中的永远是我们的成绩,而忽略了我们的感受和兴趣。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功利心态,使他们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处处"见贤思齐",唯恐孩子落在后面,于是不停地为孩子报补习班,不停地催促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家长们忽略了孩子的愿望和爱好。这么做,只是通过外在的手段推着孩子走,没有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发挥时间,忘了孩子也需要把内在的引擎建立起来,这样我们的未来才可以独立自主地跑很远、很久,而不是离开了学校和父母就无所适从。

王老师还讲到,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孩子学习进步的重要保障。家长要努力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在学习中,孩子会因为喜欢而投入,也会因为投入而更加专注和高效。

我们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需要家长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以适应孩子。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所学的内容,随时为孩子释疑解惑,让我们感到家长和我们在一起。不让我们因为困惑而迷茫,失去信心。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逐步建立起独立思考的勇气和信心,并及时分享我们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和喜悦,让成就感和荣誉感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这次演讲给了我很大启迪,我要端正态度,努力学习。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350字(三)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王金战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我认真聆听了王金战老师的讲座,并详细地做了记录。

王老师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告诉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是兴趣,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尊重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首先应让孩子对学习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正如王老师所讲的,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孩子学习进步的重要保障。孩子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激发孩子限量的潜能。作为家长,要努力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很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当家长的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逐渐地让孩子当学习成了痛苦可怕的事情,把学习当成受罪。

王老师还讲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内心都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优秀的人,也没有一个孩子,自甘成为一名后进生。孩子不愿学习,很懒惰,就是因为动力不足,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尊重,希望家长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身上的优点,关注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想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就是千万不要拿着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王金战老师说:一个经常得不到激励的人潜能仅能开发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一旦得到激励,潜能将会开发到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所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之所以不成功,往往不是败在了学生手里,而是败在了家长手里。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我希我的爸爸妈妈也能这样引导我。因为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关心。

让孩子爱上学习篇3

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国内学习治疗创始人之一,中华学道运动首倡者。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后攻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拥有十余年中学生个性化教育研究经验。推出了有效解决学习马虎、认知损耗、信息加工模式问题等很多心理教程,并在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2003年首次提出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从道育开始的思想,并先后组织举办了八届学道训练营,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欢迎和高度评价。出版有《打破学习的常规》《高考八诫》《高三心理健康教材》《祖母教育》等多部著作。

宋少卫先生是一位关注现实并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者。作为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他长期研究中学生学习障碍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深入挖掘学习障碍的成因,强调家庭环境和父母影响的重要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

厌学的三大成因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中学生厌学现象很普遍,令家长们非常头疼。您认为学生厌学与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必然联系吗?

宋少卫(以下简称宋):坦率地讲,当前中学生厌学是很严重的。有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大中城市的中学生,厌学的在60%以上。学生厌学与应试教育体制肯定有关系,但我认为,根本原因不在学校教育,而在家庭教育。

记:此话怎讲?

宋:一般来讲,学生厌学不外乎三大成因,我认为每个成因都与家庭教育和父母影响有重大关系。下面我来一一分析。

厌学的第一大成因是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的学生心中都有一个困惑:我为什么要学习?最初,他们都用这个问题问过父母,而父母是怎么回答的呢?

记:学习是为了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大多数父母会这样回答。

宋:是的,这是几十年来的“标准答案”,95%的父母是这样回答孩子的。这样的成长目标和学习动力是非常世俗的,也是无效的,因为它早就过时了。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告诉我,他的父母说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上大学,有个好文凭,然后才能有一个高薪工作、一个幸福家庭,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他接着问父母,然后呢?父母想了想说,然后你要培养你的孩子,让他好好学习,像你一样成功,如此子子孙孙,周而复始。这个学生对我说,他知道父母是骗他的,他知道不学习同样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因为他父母有一套房,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也各有一套房,而他是唯一继承人,将来他只要自己住一套,把另两套租出去,就能衣食无忧了。

记: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回答孩子呢?

宋:没有标准答案,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回答。比如孩子喜欢自然风光,喜欢欣赏白云蓝天,那么父母就可以告诉他,学习是为了让天空更蓝。

记:这样的回答当然很美,但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是残酷的,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名次不靠前,孩子的幸福感就会降低。

宋:这个问题我正要谈到。厌学的第二大成因是学习能力不足。许多父母片面地强调孩子不会做题、不会背课文是学习态度问题,其实有可能是学习能力不足。我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在一个正常的班里,学习能力不足的孩子大致占20%左右。

记:学习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宋:很多方面,比如阅读障碍、审题不清、理解偏差等,考试很容易失分。

记:是的,这现象非常普遍,可是成因是什么呢?

宋:有的孩子从小到大与成人的交流模式导致他在阅读、在理解他人表达的意思上有欠缺,还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种种原因造成语言发展障碍。我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从同一个班里挑出30个学业水平相当的学生,分成两组来考试。A组学生在一个大教室里考试;B组学生每人一个小教室,要求他们做题前必须大声把题读两遍。考试结果,B组总分超过A组总分12%。这是非常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孩子的语言能力没有过关导致的。小学生的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有题不会做,你不用告诉他答案,只要把这道题慢慢读一遍,孩子突然就会做了。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习惯。研究发现,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他基础学习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记:具体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爱阅读,买了书就扔在那儿,上网玩游戏觉得特开心。

宋:父母的表率作用非常关键。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谈的,厌学的第三大成因是家庭环境不良。一些父母在家看电视、打麻将,却让孩子专心学习,孩子会甘心吗?这样的家庭环境很容易导致孩子厌学。我常提醒家长,孩子在家的时候,你要抱一本书看,装模作样也要看,因为孩子不爱听你的说教,但他会模仿你的言行。

记:现在双职工家庭居多,没有给孩子做榜样的机会,怎么办?

宋:那起码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个适合学习的房间。

记:给孩子布置学习用的房间有哪些讲究?

宋:第一要整洁,第二要简单。有的父母布置孩子的房间特别用心,墙壁和家具的样式、颜色和图案很花哨,书桌上的小摆设也非常精致、可爱,其实这对孩子学习很不利。孩子在这种视觉影响特别复杂的环境中学习很容易跑神儿,难以集中注意力。

心理暗示很重要

记:如果孩子偏科,会严重影响总成绩。您认为学生偏科有家庭影响的原因吗?

宋:我有一个学生,只喜欢历史一科,对其他科目没兴趣,成绩很差。跟他的妈妈接触,我很快找到了原因:她特别善于暗示孩子好好学历史。她经常当着孩子面儿跟别人说:“我家孩子特别奇怪,别的不爱学,就爱学历史。”她并不知道,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对孩子进行强烈的心理暗示,孩子会觉得他学历史受到了褒奖,实际上是一种条件反射。父母鼓励孩子学历史是好的,但如果同时把孩子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屏蔽掉就大错特错了。

记:有的学生语文不行,数学讨厌,英语更是糟糕,觉得自己很无能,于是自信心受挫,心灰意冷,甚至出现心悸、心慌等生理症状,父母该怎么办呢?

宋:这是一种心理疲劳,也是比较严重的厌学。父母想有效地帮助孩子,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比如,我曾用20分钟时间教一个学生写诗,很快让他改变了对语文的厌恶。

记:这么神奇吗?20分钟怎么可以做到?

宋:其实很简单。我出了一个题目,《春天》。我让学生想象四幅画:第一幅画他想到了小草从地里冒出来,青青的,绿绿的,很容易就凑出一句来,“春来草青青”;第二幅画是天上下着细雨,打在石头的台阶上,湿湿的,于是第二句有了,“小雨润石阶”……四句话很容易就写出来了。写出了人生第一首诗,那名学生很兴奋,说写诗这么好玩,以后天天写!

记:这方法不错,汉语很重形象感,脑子里有了形象就抓住了语言的关键。其他学科呢?父母们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宋:孩子的个性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当然不能用一个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认为父母们在学技巧之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是否欣赏孩子?是否全面评价孩子?对孩子的未来有何期待?这些问题想明白了,父母看孩子的眼神就不一样了,烦恼和焦虑就会减少。这种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对孩子很有效,却是父母们的弱项。

记:打孩子是最糟糕的态度吧?

宋:打孩子、强迫孩子学习、责备孩子成绩不好,都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对记忆的抑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父母的家庭暴力(包括语言暴力)不可能帮助孩子学习进步,反而会促使孩子厌学。父母端正了态度,接下来要学会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说白了就是正确地夸孩子。孩子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地夸他、奖励他,但要掌握方法,不能夸得太空洞。比如,想让孩子写字端正,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可以走过去看一看,说:“这字写得有点意思。”虽然夸得模棱两可,但是孩子很容易朝好的方面想。这样夸下来,一个学期就能纠正孩子写字潦草的毛病。

考试技巧要掌握

记:您认为用考试来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科学吗?

宋:当然不全面,但无论中考还是高考,用考试来争取升学机会的格局十年之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我认为,应试能力实际上是素质的一部分,学生必须学会考试。

记:应试有哪些技巧?

宋:有一名学习很拔尖儿的学生,平时测验成绩总在班里排前三名,但只要一到大考就完蛋,成绩差得让人不敢相信。这类孩子有一个通病:马虎,非常的马虎。造成马虎的原因千奇百怪,其中最普遍的原因是审题出错。许多中学老师告诉我,考试时把题完全看懂其实不容易。

记:这方面,您有什么具体的技巧吗?

宋: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A组是成绩好的学生,B组是成绩稍差的学生,两组同时做同一道数学题,做对人数A组以10∶2领先B组。第二次测试,试题难度加大,A组考试形式不变,B组使用专用的答题纸。答题纸是一张白纸,上面画了三个大方块,要求学生在第一个方块里把所有的已知条件列清楚,在第二个大方块里把原理按照规则写出来,在第三个方块里把未知数列清楚,然后再解题。结果,做对人数A组仅以9∶7领先B组。

记:差别如此之大,真没想到。

宋:不夸张地说,仅仅学会审题,就能在考试中提高至少20%的分数。

“生而不有”是真谛

记:有些家长对亲子沟通很烦恼,因为孩子根本不屑于跟家长说话。您有什么高招?

宋:孩子只会为三种人改变:欣赏他的人、了解他的人、学识渊博的人。家长起码要了解孩子,与孩子有共同语言,否则沟通什么呢?只要了解了孩子,就打开了沟通之门。这点十分灵验。举个例子,有一个初中生特别厌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在家跟父母作对。家长找到我问计。我了解了孩子的爱好,建议他们买一套《火影》光盘,每天晚上等孩子做完作业了,两口子用电视放来看。

记:家长学到了什么?

宋:不用学,此乃“诱敌之计”。孩子一听客厅里有《火影》的声音,马上就凑过来了,话匣子也打开了,两代人的沟通就这么轻松愉快地开始了。后来这个孩子跟父母的关系变得特别融洽。父母在跟孩子一起看《火影》的过程当中适时地跟孩子讨论一些问题,他们惊喜地发现孩子愿意听他们的话了,不再跟他们作对了。为什么会如此神奇呢?原因是亲子关系在孩子看来不一样了,父母由“敌人”变成了“自己人”。

记:现在家庭教育的理念很多,各执一词,有的还相互矛盾,许多家长很迷茫,您认为家庭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宋:中国的家长对家庭教育普遍有焦虑情绪,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尤其是某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比较,对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理念一知半解,而不是沉下心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认真研究家庭教育理论,所以很迷茫。追根溯源,是父母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的,而竞争意识和危机感来自于成人世界,并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记:对,孩子的成长需要快乐,需要玩耍,需要安全感,需要团队合作精神,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

宋:至于家庭教育的真谛,我想您指的是指导思想。《道德经》里有很多教育的真谛,家长不妨多读多领会。

记:请试举一例。

宋:比如,《道德经》中有一条家庭教育准则,叫“生而不有”。意思是说,父母生下了孩子,但不要试图拥有他。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玄,其实是真知灼见。如果父母认为既然生下了孩子就应该拥有他,替他决定一切,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失去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将来一定不幸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记: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最后,您对本刊读者有什么忠告吗?

让孩子爱上学习篇4

一、抓住预习环节,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习惯是在自学实践中养成的,刚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预习,更不会预习,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帮孩子设定一些简单的容易达到的预习目标,这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尝到一点成功的喜悦,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对孩子的自学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又会让他们收获一点成功的喜悦。当孩子一点一点地适应了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后,我们再帮孩子制定一些稍难的自学目标,这样在阶梯式预习自学目标的引导下,孩子不断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一点一点地培养着孩子的自学习惯,这也为课堂中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奠定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随波逐流的基础。让孩子自主学习,重要的是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比任何命令都好,尽量鼓励、表扬,少批评,让孩子的自信心亮出来。

二、以教材为基础,创设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

孩子始终是孩子,与其让他们枯燥地学习,还不如让他们学会学习,只有让孩子能够掌握自主合作学习,他们才是课堂上真正快乐的主体。课程改革让语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性及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又兼具形式美,丰富多样,让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如,小学一年级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大胆地尝试放手让孩子在小组里自主确立识字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的方式完成互学。小组间还可以比一比哪组的识字方法多,识字方法妙,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可以引导孩子们创编顺口溜、小儿歌等方法来识记生字,这样也锻炼了孩子的听说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教师适时的肯定与鼓励让孩子懂得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功是与同伴的付出分不开的,成功的喜悦与人分享时自己也是快乐的,从而使孩子生出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喜爱之情。当这样的体验积累得多了,孩子就不会排斥合作学习。另外,小学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针对这一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自己亲身去体验,用心灵去感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

三、尝试灵活多样的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具有问题性强、实践性强、参与性强和开放性强的特点。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孩子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不能拘束在固定的框架之内,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探究学习中收获学习的快乐。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儿童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小组探究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质疑能力。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先创设情境带学生走入文本,与小蝌蚪一起找妈妈,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表现出来的活泼可爱,找妈妈时的情感变化,那么如何用语言来表现呢?这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怎样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组内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读,通过尝试读,同伴之间提出修改意见,再读的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小组探究来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表达。如,老师说:“小蝌蚪见到了妈妈可真高兴呀!他们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他们见到了妈妈会说写什么呢?”引导学生大胆探究,说出心中所想。探究学习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在低年级课堂教学的设置上应体现一个“活”字,只有探究的方式变活了,学生在灵活的学习方式中获得内心愉快的体验,孩子们才能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让孩子爱上学习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爱;感恩

小学阶段孩子对于爱的体现: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在六至十二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似懂非懂时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已经上小学了,但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一手操办,总是有要求必满足,有问题必解决,总害怕孩子受到一点点委屈。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孩子在家都非常任性、调皮。稍有不满意就大吼大叫乱发脾气,甚至有的学生还用离家出走来威胁家长以满足自己的要求。而他们根本没有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他们的付出、对他们的关爱放在眼里,记在心上,总是认为他们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利用节日的契机,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首先,我们要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爱的故事。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口语交际中,我们除了能很好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外,更能促使孩子们围绕一个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收集、去思考、去探索、去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而大胆展现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利用口语交际课,我开展了一次以《爱与感恩》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孩子们大胆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爱的故事,可以是父母对自己的爱,可以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爱,也可以是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爱,甚至可以说陌生人对自己的爱。活动中,有一个叫周××的孩子,他平时是一个让老师和家长非常头疼的学困生。他说:“我以前总觉得爸爸妈妈总是管我这管我那的,一会儿让我少看电视,一会儿让我多吃点肉,一会儿又逼着我去上辅导班,去做作业。我觉得他们非常嗦,觉得他们一点都不喜欢我,都不关心我,都不在乎我的感受。可是现在我才发现,其实他们的所有嗦,都只是因为他们爱我。”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原来家长们、老师们、同学们为我们做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应当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爱我们。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习作课,写出我想对父母说的话。通过上次口语交际课孩子们的表现,我发现其实很多孩子都深深爱着自己的父母,爱着老师,爱着同学们。但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很多家长都不善于或者不愿意把对孩子的爱大声说出来。而我们的孩子也受到环境和家长的影响,害怕去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大声把爱说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次习作课程,让孩子们以书信的形式把对父母想说的话大胆写出来。让文字成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桥梁,让他们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和对父母深深的爱,也让家长知道孩子们的真实想法,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想做的事情,做父母的也可以适当给孩子空间。通过这次习作,大大增进了孩子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爱。而父母们也渐渐明白了,爱孩子不是给予他想要的一切,而是要学着适当放手,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慢慢学会自己长大。而这其实才是真正爱孩子。

最后,通过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的契机,让孩子们把对父母的爱用行动展现出来。通^前两次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爱,知道了父母都是爱自己的。而我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的契机,请孩子们的父母一起来到学校,共同开展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孩子们用实际行动去展现自己对父母的爱。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大大方方给自己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大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并且每个孩子还提前为自己的家长准备了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看着家长眼里高兴的泪花,看着孩子们甜甜的笑容,我觉得这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爱。

当然,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这次的口语交际课和习作课,我们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的爱。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还要让孩子们去体会更多的爱,比如,朋友的爱、老师的爱、陌生人的爱等。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世界是充满爱的。同时,也更要让他们明白,付出爱比得到爱更加让人开心,让人高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是传道授业,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课本里的知识,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更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爱,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一个会爱的人,感恩的人。

参考文献:

让孩子爱上学习篇6

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

10岁的峰峰是一个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男生。一年半前,他的妈妈找到郑委,原因是峰峰总考全班倒数第一,还在课堂上做鬼脸捣乱。妈妈想尽了办法就是不管用。

几天后,峰峰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郑委的办公室,峰峰妈正欲说什么,却被郑委制止,说道:“请您先出去待一会儿,我与孩子交流一下。”

看着平时对自己颐指气使的妈妈被叔叔“轰”了出去,峰峰的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的惊讶。

“你是班里倒数第一吗?”

“是的。”

“你是全年级倒数第一吗?”

“是的。”

郑委再度提高音量问:“你敢说你是全校倒数第一吗?”

“可能是吧!”

郑委再次提高嗓门问:“那你敢说你是全市倒数第一吗?”

峰峰抬头看了一眼郑委,摇摇头说:“我不知道。”

郑委笑了,说:“你看,你不敢说了吧。你敢说你是全省倒数第一吗?敢说是全国倒数第一吗?你还敢说你是全世界倒数第一吗?”听着郑委一连串的发问,峰峰脸上露出了笑容,瞪着眼睛看着郑委。显然在生活中从来没遇到过如此说话的人。

郑委趁机问道:“你想当倒数第一吗?”

峰峰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想。”

郑委又问:“那你能说说自己的优点吗?”

“我没有优点。”峰峰说。

“谁说的,你乐于助人呀!”

峰峰不理解地看着郑委。

“你想想看,当倒数第一很痛苦吧,但是你却当了倒数第一,别人就不用痛苦了,你这不是乐于助人吗?”

峰峰不好意思地笑了,显然,他对眼前这位思路怪异的叔叔已经非常信任了。

郑委接着问:“你想不想不当倒数第一呀?”

峰峰使劲点头:“想啊!”

“考倒数第二,那不就不是倒数第一了吗?”郑委说。

结果,接下来的一次考试,峰峰就考到了倒数第十。他来见郑委,郑委惊讶地说:“哎呀,你有潜力呀,我让你追倒数第二,你连倒数第十都追上啦,你这是提前完成了任务,咱下一步怎么办呀?”

峰峰理直气壮地说:“那追倒数第二十不就得了。”

“不行,我看你还是追倒数第十一吧。”

峰峰小声说:“我觉得我能追上倒数第二十。”

郑委故作为难,说道:“这样吧,你能追上倒数第十五就可以了。”

结果,接下来的一次考试,峰峰取得了比上一次更大的进步。就这样,在郑委的引导下,峰峰用一年半的时间,从倒数第一变成了正数第一,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自卑的差生了,而做鬼脸扰乱课堂秩序的事情再也没有出现。

郑委说,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里面蕴含了很多教育方法。

在郑委这里,峰峰得到了理解,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没那么差”,他的信心有了一点儿恢复;郑委为峰峰设计的目标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像父母只是责骂不定目标,或者是定太高的目标。而一旦有了主动学习的意愿,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才能够生效。峰峰很快就超额完成了目标。

郑委始终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爱学习的。很多孩子之所以不爱学习、成绩差,都是父母的原因。那么,父母的哪些行为会让孩子不爱学习呢?

打消孩子

学习念头的行为清单

T 包办代替: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全身心地学习,基本上包办了孩子所有的生活琐事,就连整理书包、准备文具等事情也都揽了过来。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在对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我是为了爸爸妈妈学习。孩子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T 缺少目标:家长可以试着问孩子两个问题,第一个:“你喜欢学习吗?”第二个:“你以后想干什么?你近期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孩子答不上来,那就说明孩子现在对学习没有兴趣;如果家长做法不改变,孩子将来对学习也不会有乐趣。这归根结底,是家长的原因。首先,没有引导孩子去体验当下学习的乐趣,其次也没有引导孩子制定学习目标。

T 不找原因:每一个孩子都曾经努力过,但是之所以不爱学习、成绩差,其背后是有原因的。但很多家长常常不找原因,要么给孩子提要求― “你写作业的时候不要做小动作!”要么批评孩子―“你没脑子啊,怎么又做小动作!”要么表扬孩子―“宝贝,如果你不做小动作就最棒了!”要么讲道理―“你做小动作,作业就出错,老师就要批评你,就要找妈妈谈话,你不要做小动作可以吗?”结果发现,这四种方法全不奏效。

T 盲目报班: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报各种班,心里就着急,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于是也盲目地跟风。这种忽视孩子个性特征、盲目从众的做法会剥夺孩子的乐趣,占用孩子玩耍的时间,甚至让孩子疲惫不堪。这种状态下,孩子自然不会专心学习,他们总是试图从学习中“抽出时间”来满足自己玩耍的需求。

家长做对了,

孩子爱上学习很简单

R 将责任还给孩子:要想让一个孩子爱上学习,最根本的是要让他对自己的学习有责任心,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责任心的培养却需要在生活中实施。比如,家长能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洗袜子、整理书包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个在生活中有责任心的孩子,在学习上才能有责任心。

R 多动脑找原因:只有找对了原因,才能想办法解决。就拿写作业磨蹭来说,每个孩子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是不喜欢老师导致的,有的是在消极对抗家长,有的是没有时间观念,有的是因为写字台摆放了转移注意力的东西……家长一定要多动脑,分析原因。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好,所谓的不想学好,常常是他们找不到方法、得不到帮助表现出来的习得无助。比如,你发现孩子爱咬手指而耽误了学习,不妨去和孩子一同探讨解决的办法,可以尝试用胶布将手指粘起来,在孩子咬手指的时候就能提醒自己不该咬,也可以每咬一次就画一横线,看看今天能不能比昨天少咬几次。其实,只要孩子感觉到家长是在真心帮助自己,都很愿意配合。

R 带孩子去实践:学习了知识就在生活中去实践。比如说,孩子学了数学,妈妈可以让孩子帮着记账;孩子学了生字,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记录好玩的事……如此一来,孩子就会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R 找老师的优点:家长平时聊天,可以多与孩子探讨老师的优点。小孩子是最容易爱屋及乌的,如果他喜欢一个老师,就会更爱学这门功课。

R 明确写作业的流程:对于孩子的作业,家长要做的不是监工,而是帮助孩子制定写作业的流程。这可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步,准备。让孩子提前上厕所,同时将所需的文具准备好,防止孩子因此而导致磨蹭。第二步,回忆。让孩子将每日的学习重点回忆一遍,实在想不起来再看书,然后将重点写在纸上,写作业时,不断地看这张回忆纸可加深印象。第三步,让孩子提前预计完成作业的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会有紧迫感。第四步,记录开始的时间。第五步,正式写作业。此过程最好做到不翻书,不间断。第六步,统计实际作业时间,让孩子和家长都心里有数,对照预计的时间,做出调整,以逐步提高速度。第七步,检查作业,记住,是孩子检查而不是家长检查。第八步,预习第二天的课程。

让孩子爱上学习篇7

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活动方案,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 “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四、利用“爱心天地”,加强关爱。

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让孩子爱上学习篇8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

幼儿教育心得1学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六、七岁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它的教育任务和要求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入小学的准备。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这时期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喜欢发问,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天才儿童的诞生无不与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当然,学前教育也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不仅注重智力教育,更加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这两年来,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认真学习,让我学到许多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极重要性。在国内,不少教育家也指出:“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学前教育不能只注重儿童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他人相处。幼儿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天赋,不能以一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一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发挥孩子们各自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现代儿童观,不仅要重视对儿童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有个美好的“乐园”,可以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

二、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实现自我突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花再多的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正确利用好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时间。平时,学会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什么时候阅读课外书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精神饱满,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下午较为疲劳,应以复习旧课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力容易集中,这时应抓紧时间做作业。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零星时间看似很少,利用价值很小,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将零星时间集合起来,就是宝贵的整段时间。学会利用在等待中浪费的时间。等公交车、等人的这些等待的时间加起来其实是很可观的。只是因为它们单独时间都比较短,所以容易被大家忽视掉。其实5分钟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温习随身的笔记,看看学前教育的课外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边角料”时间,经过一定的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自我突破。

三、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只要我喜欢当老师,喜欢教孩子,我就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愿意去学,喜欢去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相辅相成。

学习态度是内因,学习习惯是外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自身终身受益。学习态度是内因,学习习惯是外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多做笔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考前复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做笔记的过程就是将书本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内容要少而精,且条理清晰,看后很容易记住,比抱着厚厚的课本复习要轻松许多,不会造成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复习时,笔记就是自己建的一个知识体系,把知识点串起来记就很容易了。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加强记忆,还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学前教育不能单纯作为知识进行学习,还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当中,同时在教学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所谓“温故而知新”,我们要对自己平时学习的成果和心得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只有静下心来,我们才能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做到及时的发现,然后进行及时的补救。古人云:“思己之过方成才”。反思,不可不做的一件事。反思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的弱点,要害,不足之处在那里。加以改正,加以完善,不断地进步,进取,成功就会指日可待。人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与改正中才能成长。我每天下班都养成一个良好习惯,首先是打开计算机,把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开始自我反思,并且写反思日记。把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总结,能够总结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警惕自己的懒惰,如果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到网路平台,让家人和朋友同学来督促我改正,这样,在不断的总结中,我的专业水平提升很快。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整个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些理论知识将会给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松懈,人活到老学到老。我还需要不断补充知识,充实自己,在实践教育中创新改进方法,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幼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幼儿教育心得2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为此,我为我的女儿选择了嘉兴市艺术幼儿园。

家长是孩子的导航舰,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又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环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更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爱。这就需要老师和我们家长共同用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呼唤.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沟通,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此,我对我家的小公主(媛媛)的教育心得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1.冷处理:面对女儿有时的一些无原则的要求,我和她妈妈是坚持不同意或不理会,让其放任的哭,待她冷静下来后,再对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

比如:女儿刚进幼儿园的前几天,由于脱离不了父母,我和女儿的妈妈轮流接送,后由于工作时间的原因改为由她奶奶专人接送。刚开始女儿对马路边的小吃馋得对她奶奶纠缠不休,甚至抱着她奶奶的双腿倒在地上不走,在小区门口正好被我碰上,我也置之不理,让其放任的哭闹后回家再给她疏通道理说:“马路边上的小吃很脏,有灰尘还有小鸟拉的屎,吃了肚子会长虫,人的营养被虫吸收后个子会越来越变小,你就上不了学,也就不能与老师和童伴们开心的玩,家里给你准备了你喜欢吃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她就从不向我们讨要马路边的小吃了,甚至我去接她时还会主动的给我说:“爸爸,这些东西乖小孩是不能吃的”。

2.条件对换法:女儿吃菜很挑,不吃不喜欢吃的菜或不开心时的菜,为此,她妈妈特意为她列了一张饮食奖惩记录表,并对她说:我们全家与她都是平等共同互助的关系,如果吃饭表现好就在表上打分,并奖励全家一起带她逛公园。

如果表现不好,这种平等关系就取消,以后就没人给你烧更好吃的饭菜。

3.分散注意法:女儿在睡觉时总是想到学校里好玩或开心的事,静不下心来睡觉;

甚至有时还爬起来在床上唱歌跳舞。为此,我们就让她闭上眼睛给她放一首她喜欢的音乐,或者再给她讲一个故事,让她在聚精会神中不知不觉安睡。

4.鼓励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让她放学到家后先吃一点零食再写字.画画.弹琴,有时还让她用麦克风随着音乐唱她喜欢唱的歌。

早上让其早起跳舞或跳绳,使其养成一种有规律性的生活学习习惯。比如:女儿家练习写字时精神分散甚至不愿意,我特在电脑上下载了《童话识字乐园》软件,让她在此学习软件中练习识字的同时另再用一写字本练习写字,最后再让她听听此软件中的童话故事或音乐,使其学中有乐,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不知不觉,这朵娇丽的花朵在我们家长与老师的精心呵护下进入了大班,也就是到了幼小衔接阶段。让我们用爱心来共同努力浇灌呵护她们,使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完美的完成幼儿园的快乐生活而成一名合格的小小少年!

幼儿教育心得3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为幼教老师,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对孩子的爱。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帮忙孩子系好带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是爱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是爱心……爱心是重要的,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动的耐心,责任心。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计划,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请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不断茁壮成长。

幼儿教育心得4暑假时看了《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心里感慨良多。从根本上说,尽管东西方文化上存在差异性,尽管东西方在人种上也存在差异,其实育儿理念是一致的。本书是从理念和具体操作的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体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读书的收获是读完后忘却内容而沉淀在思想深处的东西。没有一本书可以完全教会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关键要能掌握其精髓,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任何问题和困惑时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采取科学的方法,只要努力这样做,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现在的很多中国的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出生到上学,德智体美恨不得样样优秀,可结果怎么总是事与愿违呢?付出那么多,怎么没有成绩呢?原因是出在孩子身上吗?不是,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功利心太强,愿望很美好,可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如果不理解孩子,怎么能让他听你的话呢?其实关键是没找到技巧。这本书通过引导你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从而和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书中利用一些生活中与孩子相处的常见情景做为案例,通过漫画和文字两种形式,分别使用正确和错误两种沟通方式来进行对比训练,来启发读者掌握孩子易于接受的沟通技巧。我曾跟孩子一起来看这本书,每个正确和错误的案例用四格漫画来表现时,左面一页是负面教材,右面一页就是正面教材,然后问他“你喜欢左边的妈妈(爸爸),还是喜欢右边的妈妈(爸爸)呢?”无一例外,孩子总是选择右边那个书中推荐的沟通方式。在我读的过程中,感觉书里面那些反面教材就像一面镜子似的,从里面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禁自我反省……

这本书写得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一直渴求的良师益友。最后书中的结尾写道,我们用适当的方法跟孩子交流,更让孩子学会怎么与人交流,使他长大以后也用适当得体的方法与他的同学、朋友相处融洽,甚至是很好地处理他自己与他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合上这本书,书中的方法、作者的感受都历历在目,我如获至宝,把它放在床头,时刻提醒我,用智慧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也学会怎样做父母。

幼儿教育心得5读了不少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我个人认为《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对于我这位不合格的妈妈来说,有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读了刘维隽老师的这本《站在孩子的高度》,一书让我懂得了教育孩子,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外还有新的家教方法。让我从中的到了新的育儿经验,同时也增长新的知识。

刘维隽老师这本书,是在自己小外孙女小荷,结合西方的教育方式为题材。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融入生活从中发现孩子的长处,利用陪在孩子身边玩耍。让孩子通过玩耍来不断地探索、发现自己身边的事和物。从中提高孩子自身各方面能力,来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从事情的各个方面来增长自己的阅历和判断能力等。

《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是利用一个个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来告诉我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告诉我用什么方法把爱传递给孩子,让他如何去感受到我的爱。同时让我学会了怎样与孩子沟通,怎么说他会听你的,能让他明白你的意思。教会了我如何把握孩子在不良情绪时怎样去安抚他,让他乖巧的解开心结。也让我懂得了陪孩子一起玩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上一篇:关于桥的诗歌范文 下一篇:立冬下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