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范文

时间:2023-10-14 18:41:38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篇1

陈鹤琴先生说:“孩子来到人世后,应尽早为他们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领着他们踏上第一步台阶,使他们认识书籍,爱上书籍,从此步入书籍的海洋中,并且毕生视为生命的伴侣和导师”。新《纲要》明确的提出,把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所以,对于生存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孩子来说,阅读是他们学习的基础,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喜欢阅读,从而爱上“悦’’读呢?这也是我在多年教学中一直探索的问题,通过在实践中的多年摸索,认为教师要为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交互的作用过程中学习阅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幼儿学习阅读就像学游泳下水一样,阅读教学正是幼儿学阅读的“游泳池”,教师要让幼儿“下水”实践。它着重培养幼儿的阅读实践能力,使其掌握简单的阅读规律,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语感和整体阅读的能力。由此可见,加强阅读教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呢?

一、阅读教学中激发幼儿的朗读兴趣

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发展思维,而且可以帮助幼儿掌握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看作一种负担……”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朗读兴趣。

(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约束自己,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的样板,让幼儿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的模仿学习。在朗诵诗歌和讲述故事时,让幼儿体会声情并茂的感觉,从而让幼儿充分欣赏和体会诗歌和故事的意境美。

(二)教给幼儿正确的朗读方法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学前学校更是如此。什么是读正确?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讲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记”。这是达到有感情朗读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幼儿反复练读,让幼儿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对于学龄前儿童只要能够读出语调、重音,能够知道词语之间的停顿,就已经很好了。教师在教授时要指导幼儿朗读技巧。

(三)用游戏方式提升兴趣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有规则的多种游戏,帮助幼儿提高阅读能力,帮助幼儿在阅读中识字.游戏中理解作品,在游戏中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如诗歌《颠倒歌》的教学活动中句卡游戏“开火车”,教师把准备好的句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幼儿扮作火车,其中一名当火车头,让他们带上自己喜欢的一张句卡上火车(说出自己带谁方可上车)。在火车快开的音乐声中幼儿在室内跑一圈。“呜――”火车停下,幼儿说“……下火车了”,对照挂图将句卡摆放在相应的位置。让幼儿在玩玩读读中既排列了句卡,又巩固了所学的诗歌内容。

二、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相结合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阅读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那么,“快乐书吧”就成了幼儿温馨阅读的快乐小天地,发动幼儿收集各类不同的图书,都集中在“快乐书吧”里,每天幼儿入园后,我会让他们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对幼儿指导,幼儿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达到真正的阅读目的。

三、 家园共育,是幼儿爱上阅读的催化剂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家长要让孩子喜欢阅读,首先自己要崇尚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兴趣,可以带幼儿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体会图书馆的阅读气氛;带幼儿去书店买书,选一些幼儿喜欢的书进行阅读,幼儿在家长指导下阅读,家长还可以和教师沟通阅读的方法,家长坚持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幼儿读物,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那么,孩子对文学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就能逐步达到独立阅读的状态,为幼儿入小学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篇2

阅读对于孩子影响很大,已经是这几年来许多爸妈的共识。同样地,谈到英文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家长们也是一致认为,英文是孩子未来竞争力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是大家往往忽略了,英文只是个沟通工具,孩子的思想、创造力与国际观才是未来是否有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如何让孩子借由阅读学习英语与文化,是很重要的。

曾经在早上带着一双儿女上学的途中,行经台北市新生高架桥,看到空中刚好有飞机飞过,当时两岁的儿子兴奋地对着大家说:“飞机!飞机!”于是我随口回答:“对,飞机。等弟弟长大了,再带你去坐飞机。”没想到在一旁的四岁女儿说:“妈咪,我想坐飞机去法国。”我听了很好奇,孩子怎么会想去法国呢?问她去法国想做什么,她回答:“法国有很多玩具和衣服。”玩具和衣服?这下我更好奇了,于是继续和女儿聊,才知道原来她最喜欢的绘本《玛德琳》(《Madeline》)的故事中,法国小女生玛德琳生病时,在医院里有很多玩具,而幼儿园的法国周活动,也针对法国的食衣住、文化、音乐等,设计了许多有趣的课程,其中有一项是介绍法国的流行时尚,让孩子们自己运用不同的材料设计衣服,有的是剪贴报纸杂志,有的是贴亮片珠子。女儿说:“那个法国可以做很多衣服,很好玩儿。”我听了觉得好有趣,通过绘本的阅读再配合学校教学,四岁女儿对于法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绘本看世界

还记得我刚从美国回来的头一年,在小学教二三年级的孩子,当时为了教各种“交通工具”的英文名称,我运用了故事书《我们这样去上学》(《This Is the Way We Go to Schoo》)。绘本中画出了世界各地的孩子如何去上学,例如纽约的孩子坐渡轮,挪威的孩子滑雪,中国南京的孩子骑脚踏车,瑞士的孩子坐缆车,肯尼亚的孩子坐火车,印度的孩子坐双层巴士,俄罗斯的孩子坐地铁,而澳洲有的孩子因为地方辽阔,是在家听收音机上学。我说完故事之后和孩子们热烈讨论:“如果我们要加上一页台湾的孩子,要如何上学,运用何种交通工具?”孩子们纷纷说“摩托车!”,非常有趣。

接下来我拿出了世界地图,准备找出书中提到的地点。我先问孩子:“台湾在哪里?”孩子们却指不出来,令我感到很惊讶,也觉得难过。当我们如此努力地教孩子英文,希望他们有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老师是否了解到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我们要给孩子的,应该不只是一个沟通的工具,而是包含对文化的认识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因此我常常与用英文绘本教孩子英语的家长、老师们分享,在教学中加入许多跨文化绘本的分享,让孩子知道并了解世界各地的孩子是如何生活、有哪些与我们不同的生活体验。这不仅能拓展孩子的世界观,也让孩子了解与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

曾经有一次在故事班中,我和孩子们分享了一个叫《十个人的盛宴》(《Feast for Ten》)的故事,故事内容是一个美国非裔家庭到超级市场采购食物,黑人妈妈带着孩子们买了一个南瓜、两只火鸡……然后回家做了一顿丰盛的感恩节大餐。我借由这本绘本和孩子讨论了美国超市、美式食物、感恩节习俗,没想到有孩子突然提问:“老师,黑人不是都很穷吗?怎么能买这么多东西?”我听了哑然失笑,心想这个小朋友对黑人的印象大概是来自于为非洲饥民筹募捐款的“饥饿三十”捐款箱上的照片的印象。这些印象帮孩子们给黑人贴上了标签。

若无法常带孩子出国开眼界,阅读就是开阔孩子视野最快速的方式之一,因为孩子从绘本中可以看到、听到许多不同的经历。例如从《环游世界做苹果派》(《How to Make an Apple Pie and See the World》)绘本中,可以看到一个女孩如何周游欧洲列国,取得制作好吃苹果派的食材。通过故事,孩子知道哪个国家有好吃的苹果,或是哪个国家有许多乳牛,可以提供香醇的牛奶制作奶油,等等。

在《汉达的惊喜》(《Handa’s Surprise》)的故事中,一个去访友的非洲女孩,将她要送给朋友的各式非洲水果顶在头上的大盘子里,却被沿路遇到的动物偷吃,故事中可以看到非洲人如何搬运食物,又可以认识不同的非洲水果与非洲动物,这些对于台湾的孩子来说,都是十分特殊的生活经验,孩子可以通过童书留下深刻的印象。

绘本阅读的延伸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除了平时就在学习中拓展孩子的世界观,每学期还设计了以国家为主题的“跨文化周”,例如日本、韩国、泰国、瑞典、法国、荷兰、德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借此丰富孩子的文化经验。像在“日本周”,就会教孩子简单的日文招呼语,制作并品尝寿司,学习茶道的礼仪与精神,师生一起制作鲤鱼旗,甚至还有全园相扑比赛,等等。几年下来,老师们都体会到绘本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教学资源。曾经有人怀疑,为幼儿园的孩子安排这些活动,孩子是否能真的了解。我认为,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世界上还有不同国家、种族、肤色、文化的人,就可以将尊重与包容的种子栽进他们心中。

不是所有的爸妈都有时间或是金钱带孩子出国去认识世界,但是阅读却能让孩子逐步累积对世界的认识与了解,未来当孩子有机会与世界接触时,他会是个更有国际观与包容力的世界公民。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篇3

(一) 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队走下楼梯。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父亲让她站到队中。父亲将孩子向玛丽亚小姐做了介绍。

(二) 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的一列。另外一个女孩专注地读着书来到队前,父亲表情凝重地要过书,拍打了一下,命令女孩站入队中。父亲从尾到头巡视了一遍,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煞有介事地纠正着孩子的动作……

这两段文字是对美国著名影片《音乐之声》的同一个场面的描写。通过比较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前一段的描写过于干瘪、空洞,人物形象很“骨感”。而后一段的描写,准确的动词连用,让人物情态更生动;合理的联想想像,让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抓住特征,让人物的个性更鲜明。由此可见,成功的场面描写可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流淌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所以,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写好记叙文中的各类场面,来彰显我们生活的精彩。

由于场面描写是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所以它可以包括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一般情况下,场面是动态的,人与人的关系也是瞬息万变的,所以要想把场面写好,不仅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要服务文章中心

场面描写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如父亲的“背影”: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选自《背影》朱自清)

这段描写动词准确精当,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父亲的背影有了一个新的意境,成为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镜头。胖胖的父亲步履艰难、蹒跚地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不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更感动了读者。“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生动地体现了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二) 要突出人物性格

如下面这一段描写“笑”的场面:

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唷!”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姥姥。

(选自《红楼梦》曹雪芹)

这一段场面描写中,不同的笑态突出了人物不同的个性。“笑得喷茶”突出了史湘云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唷”表明了林黛玉的体弱多病;”早滚到贾母怀里”,又反映了宝玉受贾母娇惯的特殊待遇……就是下人的笑也非常切合其身份、地位。他们虽然参加了这场笑的闹剧,但必须“忍着”,不可忘记职守,必须“替他姊妹换衣裳”,服侍自己笑闹中的主子。这场集体欢笑的场面描写,不仅有情态,有声浪,而且性格各异,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三) 要做到点面结合

一个场面中,总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人物,他们是场面的核心,离开了主要人物,场景就没戏了,就散“场”了。所以,要重点描述场面中主要人物的活动,简单描述周围其他人物的活动。

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下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很显然,这个片段中重点刻画的人物“胖大嫂”就是场面中的“点”,而对其他乘客的表现则只作了一个“面”上的描述。这样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就显得重心突出,主次分明。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四) 要合理安排顺序

场面描写不仅要注意点面结合,还要安排合理顺序。比如《紧急集合》:

……

“嘟、嘟、嘟。”三声清脆的哨音划破了整个山谷的沉寂,也把我从梦中惊醒。是三声!紧急集合!我随手去拉灯绳。“别开灯!”不知哪里来的一声提醒了我。紧急集合是不允许开灯的。

此刻,我们住的营房可“炸了锅”。“嘿,我的衣服呢?”“手电,快给照照!”“现在几点了,还没睡好呢!”“甭啰嗦,只有三分钟!”……“喂,回来,你穿的是我的鞋!”“哗啦!”“床蹋了?”“嚷什么,我把脸盆揣翻了!”……

这时的我,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是一点儿也不过分,好不容易胡乱套齐了衣服,背包却怎么也打不上,脑门上急出一层汗。打了拆,拆了打,折腾了两三次就是打不好。心里一慌连手指也给缠了进去。最后干脆一咬牙,横七竖八地给被子来个“五花大绑”,往肩上一扛,跳下地,拖拉着鞋,冲出门外……

前两段写紧急集合哨声响后,大家手忙脚乱的窘态,是写“面”;第三段具体描述“我”匆忙之中的狼狈,是写“点”。 从 顺序安排上看,用了时空交叉的写法:既有三分钟纵向推移的过程(被惊醒——摸黑穿衣服——打背包——冲出门外),又有三分钟内空间横断面上的手忙脚乱的紧急准备。

常见描写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主次、详略、点面、人景等。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篇4

你听到他们的脚步声,很容易辨认出来,那种自信偏装着不以为意的脚步;有点嫌脏的帆布鞋胶皮底磨擦路面。你便把捧在手上的书本稍为挪低,斜眼窥觑这些美少年。他们一般不是开朗型的,并且奇怪而一致地透着淡淡的忧郁气质。你喜欢看他们笑起来青涩腼腆的神情。

这些路过的美少年,像各种花朵点缀着每个清晨。你喜欢待在窗台,手上随意卷起什么书来掩饰你窥觑的癖好。俊美的少年们三三两两,总是垂下头来低语,虽然他们装着不羁,但很电影感的“酷”样里总还是秀气的。是这种不经意的秀美触动了你吧,尤其是他们在凤凰木的树阴下走过。花季时美少年在燃烧着的花簇间微笑而行,他们微蹙的眉头让你感到心痛。

路上有一些上学的女生,她们过于修饰的细眉总是显得张扬,自恃青春便明目张胆地那些沉郁骄矜的美少年。因为这些女生的出现,你必须把整个视野剪裁,将她们从视角里剔除。有时你甚至会感到莫名的愤怒,为这些少女的飞扬跋扈。你用“障眼法”这词藻,没错,大部分少女的五官轮廓失准,实在配不上“美丽”这形容词,可是青春的血液流动奔窜,日夜滋润着她们的身体和肌肤,让少女们的脸蛋丰润得像要滴出水来;像青苹果透着淡淡的一抹红晕,便掩护了她们架构不来的容颜。这时期的女孩最危险,你甚至以为是罪恶的。她们身上发散的气息会诱人犯罪,这种苹果初熟的芬芳,在圣经里不是被写成罪恶的源头吗?现在,又叫美少年们如何去抗拒?

那些孩子,你觉得他们都是天使。他们穿入花阴,俊美的轮廓浅浅浮着哀愁,但他们其实尚未真正涉入流转的人寰中,因而不识人间愁滋味;因而秀美的面容仍然像婴儿一样,泛着圣洁的光辉。你是因为这样感到悲伤的吧。坐在这窗台上见证流光飞逝,仿佛少年们走过重重赭红色的花阴以后,便长成庸俗油腻的男人了。他们偶尔瞥见那个坐在窗台上看书的女人,谁也不晓得你怀着伤逝的心情,偷偷看他们无忧而美丽的岁月,如何在上学的小段路上终结。

尤其是那个被你暗暗取名丘比特的男孩,你想起他便有莫名的情绪抑制不住地翻涌。是的,这情绪像潮汐似的拍打你的神经,迸溅出浪花来。丘比特,有时候他也进入你的梦中。梦醒后透彻的清醒令你无望,丘比特终于也将长大。你想象他朝复一朝骑脚踏车往返于上学和归家的路途,总有一天,他在阳光中回头,已经变成浑身风尘和铜臭的凡人。

所以你现在只专注地等待他的经过。这一带的美少年其实不多,有那三几个,也已经足够在你枯闷的生活中绽开花朵。可是这种生活你过了几年,自从搬来这镇里,你每天一大早起床洗漱,几乎变成一块摆在窗台上的化石。直到你发现了一个骑脚踏车上学的男孩,容貌异常俊美皎洁,两边上翘的嘴角不笑也有冷笑的样子,左眼睑上长了一颗淡淡的泪痣。

每天,只要不是学校假期或星期天,那少年总会在路上,骑着脚踏车与学校的上课钟声竞走。那孩子,不知为什么老是迟到,你猜想他可能因为耽于床上的厮磨,便有点狼狈地赶着时间,一路按响车铃,在晨风和掉落的凤凰花瓣之间,谁也不看一眼。

你喜欢他傲慢的样子,因为他是那样一个美少年啊。谁知道会有像你这样的女人,每天坐在远处的窗台上,带点甜蜜地娇纵着一个陌生少年。为了他,你的丘比特,你突然后悔当初没有立下当老师的志愿,否则今日你可能在这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里执教,每天会在校门口或者学校走廊的拐弯处,与他碰面。他会欠身跟你道一声早安,而你将什么话也不说,用悲情但感恩的目光凝视面前的少年,将他整个看清楚,直到他深深嵌入你平板的记忆中。

但这终归只是聊胜于无的妄想,更大的可能是他会像其他学生一样,憎厌你,暗地里为你安上几个难听的绰号。对你敬礼时,眼中闪过讥讽的光芒。这样想就让人泄气。事实上你也根本没有当老师的资格,你心里清楚,这小楼只是一座疗养所,而所有路经窗下的美少年,都无异于低空掠过的乌鸦和麻雀,都属于窗外的风景。

可是医师也叫你别放弃希望,不是吗?于是你捉紧幻想的长尾巴,祈盼有一天麻雀会飞进来,就像偶尔也会有风卷进来一片凤凰花瓣。诸多离奇的幻想快让你变成一个天真的小女孩了,此刻的你,比生命中任何时段都更懂得恋爱的意义,能够在俗世中超度,明净单纯地单恋一个小男生。

骑脚踏车的少年每天披戴你的柔情去上课,然而他从不察觉。你留意很久了,丘比特身边还有不少恋栈的目光。好在你的丘比特从来不正眼看她们一下。

也有一些美少年,像天使误坠,迷失在这经过精密铺排和严格规范化的地方。你看过不少长相姣好的高中生,周末夜里和谁家女孩在树下拥吻。蓝色的月光把忧伤倾泻,你不忍再看下去。你的心情,仿佛看见流星陨落,看它拖着美丽灿烂的尾巴,往人间不断沉沦。

夜间泡了一大壶咖啡,翌日你仍然撑着倦眼爬上窗台。那里摆了一些寒酸的小盆栽,而你背靠窗框,读了许多时下流行的励志书籍。不确定美少年们是不是也在阅读这些书,这样想,你会像是想到自己跟美少年活在同一片时空之下,同一条街上,同一把月光之中,便禁不住把书贴近胸口,甜蜜地微笑。你果然渐渐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

再怎么狂想成痴,你仍然有最后的清醒。就像你一直认定的,每个美少年都只是他们岁月中的过客。岁月是一条街,年少是你的窗台,只有一个框框的风景。

少年们都不懂,偶尔他们瞥见那个坐在窗台上、一派悠闲的阅读者,但眼光平滑地扫描过去,像看见一棵栽在路旁的青龙木,几乎不带任何感情。路上的丘比特大概也一样,你的水蓝色睡袍融入清晨的天色中,经他的眼角匆匆一瞥,只像是风景上的一片补丁吧。那也不打紧,你自觉像一个守护神,专司思念、爱慕与守候,而你将不求回报,用眼神佑护这个美少年上路。

……

楼下的花季就这样,在时光的静坐和吐纳中过去了。窗台的盆栽依然寒伧,与街上狂放豪情的凤凰木相比,便如同你比之街上的少男少女,马上显得病态而衰败。美少年们近日都变得生动起来,长假前的日子,大家都对短暂的离别产生错觉,忽然为上学这一段结伴同行的路,感到恋恋不舍。那些邪灵似的少女们,迫不及待地将情书往少年的书包里塞……

他们在你的窗台下一一步行而过。你的希腊神话全集读了第七遍,封套已经残破,一些纸屑如花瓣撒落。你把书阖上,原来花季真的过去,凤凰木的枝丫剩下疏落的花簇,依然恋栈,始终难舍。不一会儿,街的那一头有人按响车铃,最后一个天使如你们所相约的,骑车而至。你的丘比特,果然一天一天在赶他的成年礼,从西半球风尘仆仆,赶来为你的拼图补足最后的缺口。

脚踏车风风火火,穿过你的凝眸。你回不过神,美少年的泪痣和唇,依然像昨天一样明亮鲜活,而你是谁呢,年轻时侥幸未死而只好逐日老去的朱丽叶吗?保持许多昨日的姿态,守在窗台。脚踏车铃声在清晨的空气中焚灭,你举目眺望,整条街道突然静默下来,循着你的视线,追随湿路上一道细细的辗痕。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篇5

一、运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

拉开新课帷幕的方法有许多。如引人入胜的描述,扣人心弦的故事,引人深思的提问……但根据教材特点,恰当地运用录音,幻灯等创设情境,则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上课伊始,我出示自制灯片:列车将开动,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亲人挥手告别的情景。然后,用富有吸引力的语气深情地讲述:这是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光荣任务,凯旋回国。这时,他们已踏上了归途的列车,战士们一个个从车窗里探出身子,挥动着手,望着成千上万前来送行的朝鲜亲人,满含热泪,深情地喊:“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学生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深深吸引着,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顺势设问:“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是亲人呢?称朝鲜的土地为亲爱的土地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教学便从这里开始。

二、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难点

小语阅读教材,都是经专家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由于学生见识有限,有些课文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沿海的孩子不知《草原》的辽阔,内地的孩子较难理解《海底世界》,农村的孩子较难领会鲁迅笔下的“高墙院子上四角的天空”。北方的孩子很难体会《瀑布》那“如烟、如雾、如尘”的意境,课堂上往往出现“启而不发”的场面。如果运用电教手段,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认识、观察事物的良好条件,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瀑布》一课,对瀑布声音的认识、理解,可通过播放“浪涌岸滩,风吹松林”的录音,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达到叶圣陶先生指出的“入境始与亲”的境地再通过瀑布录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让学生认真观察,细细品味。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好像一座珍珠的屏”等理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教学《詹天佑》一课,讲到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铁路时,我运用抽拉灯片演示火车行进过程,形象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不仅明白了课文内容,更钦佩詹天佑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

三、运用电教手段,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许多: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但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用语言表达而学生的认识仍不够清晰的情况,此时,若恰当地用上电教手段,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学生对“追上去”“迎上去”不大理解,可设计活动灯片,通过观察动片让学生明白:小蝌蚪面对面向鲤鱼“游”过去叫“迎上去”;小蝌蚪从乌龟后面朝同一方向“赶”上去,叫“追上去”。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直观地理解,品析了词义,语言训练也就到位了。

此外,阅读教学中还可利用抽拉灯片指导背诵,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可用动片演示:狐狸和老虎怎样向森林深处走去?百兽看到了都吓得怎样?学生边看边说边记。也可制作或填空或比较句子的文字灯片,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这样既加大了训练密度,又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篇6

《小鹿斑比》全书8万字,对于我们三年级或者更小的同学,容量很大啊。这本书的第一、二章,是它的“序幕”部分,描写了小鹿斑比从出生站起,到走入森林的所见所闻。这两章,有众多的动物登场,有繁(fán)复的植物出现,内容繁杂,是阅读这本书的难点。

把斑比说成小鹿,是《小鹿斑比》的一个美丽错误:《小鹿斑比》在中国大陆出版之前,同名的动画片率(shuài)先上映。孩子们太喜欢这部动画片了,小鹿斑比真是深入人心啊!所以,译者、出版社将错就错,顺势而为,依然把这本书命名为《小鹿斑比》。斑比是鹿吗?不是,斑比是鹿的亲戚狍(páo)子。鹿科都包括哪些品种?目前,全世界鹿科动物约有34种之多!其中,驼鹿是鹿科体型最大者,身高最高的达到2.4米,接近一层楼的高度;体长最长的3米,近似一辆小型汽车;体重最重者1000千克,相当于七八个成年人的重量,难怪小袍子法莉遇到驼鹿,会吓得惊叫着落荒而逃;斑比在高大的驼鹿面前,紧张得一颗心都要跳出来了,吓得不敢说话,甚至产生了自卑感……狍子和其他鹿还有什么区别?这就需要你翻翻有关的书,或者请爸爸妈妈帮忙,进一步查找有关资料了。了解信息越多,你阅读这本书的效率就会越高。

1.狍子受惊以后,尾巴的白毛会炸开,变成白屁股,然后思考要不要逃开;2.会在马路中间,借着车灯跑在车的前头,根本不知道会被撞死,只知道借着亮光好赶路;3.被猎人追赶了会把头埋到雪里,以为这样就不会被发现了。这一点与野鸡很像,顾头不顾尾啊!

大家在阅读这本书之前,请仔细读一读这本书的第一页《生存的磨难》,这是关于《小鹿斑比》有关内容的综(zōng)述,是你进入这本书的一架梯子,借用一下,会让你顺利进入这本书。

第一章,描述了斑比从迷瞪(mí dèng),到勉强站立而迷茫,直到听见了妈妈亲吻自己的声音,寻找到乳汁的过程。第二章,小斑比学走路、学奔跑;也是小斑比怀着一颗好奇心,不断感受,不断提问,学着交流的过程。

这是小斑比出生之后,第一次踏入森林。看到什么都新鲜,遇事都要问为什么。小斑比依次遇到了谁?问了些什么问题?在和第一个陌生人――小蚱蜢(zhà měng)打招呼的时候,小斑比用了怎样的态度?这个态度对于继续交流起了什么作用?想一想,与人交流,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小斑比还在迷瞪的时候,喜鹊就喜洋洋地和斑比妈妈聊天,它介绍了小喜鹊的喂养过程。那么,刚刚出生的小鹿斑比和小喜鹊相比,有些什么不同呢?这可是你深入了解小鹿斑比出生细节的最好机会,一定想办法搞清楚。

灌木丛中的小路与草地有什么区别?小斑比第一次巨大的快乐是什么?它为什么如此快乐?

小鹿斑比把蝴蝶误会为花,把小蚱蜢误会成草叶。蝴蝶与小蚱蜢的姿态与态度很不同,有些什么不同呢?

在进入草地之前,斑比妈妈是怎样交代的?“困难”、“危险”为后边的内容打下伏笔。之后的阅读,会让你深刻理解这两个词。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篇7

关键词:第一学段;识字教学;家校携手;氛围

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零起点的学生自然就大有人在,即使有的家长有心引导,但往往也少有成效。汉字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传承和弘扬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了能让孩子们在识字的“法”“量”和“用”上三丰收,笔者多年来在识字教学实践研究中发现了三个方法:

一、抛砖引玉,发挥课内引领作用

细心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明白: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为1600个左右,第二学段要求新识的汉字在900个左右,第三和第四学段要求新识的汉字都在500个左右。[1]第一学段的学生识字量最多,而他们的学习功底最薄弱、年纪最小、自学能力最差。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趣味、主动、高效识字引领方面狠下苦功,如:

1.联系生活,图文结合

例如,在“爸、妈”两个字的识记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分析了图中角色后,可爱的他们很容易通过生活角色对换,记住图中两个人物旁边的爸爸、妈妈。教师范读后,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图文结合、自由识记。在一次次的带图认读、隐去图片认读比赛中,这两个字很快就能被他们所掌握。

2.细心观察、对比识记

如:生字“渴”与“喝”的出现,若让学生马上讲出识记技巧,他们着实会迷惑一会儿。有人当堂选字练习失误后,教师再次对比分析:口渴了想找水喝,所以这个“渴”字是三点水;而喝水是用嘴巴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3.加减组合,趣味横生

如果新课生字中的某一部分是已认过的独体字,我会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做识字“数学加减题”游戏。起初他们好奇语文也有数学加减题,例如,当我把“式子”:“女+子=?”板书在黑板上时,学生兴奋地抢着举手发言。在之后的生字识记中,我们常常玩这个游戏,孩子们乐此不疲。

4.趣味比赛,激发热情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学段的学生小,争强好胜。为了防止生字回生,课堂上教师要为他们搭建平台,组织一些简易、操作性强的比赛来激发他们的生字复习热情。例如,与家长一起完成的自制生字卡片对考比赛、扩词比赛、课文朗读比赛、运用生字词看图写话比赛等都会极大地促进孩子们更努力地融入识字的学习中。简易比赛的评议、表扬与小奖状、红花等小奖品会让学生对识字更加主动、自信与认真对待。

5.磨刀铺垫,夯实基础

(1)汉字笔画是构字的基础。横、竖、撇、捺等笔画名称的熟记以及正确书写对后面识字、写字的促进功不可没。教师要引领孩子们进行书空、书面练习,在具体生字中多次巩固、扎实掌握。

(2)掌握偏旁部首名称。人教版旧版一年级语文书只在教师用书中提到哪课需要掌握哪些偏旁部首,而2016年7月最新版的课本中已列表出示了36个偏旁名称。这个列表的出现也再次说明了掌握这块内容的重要性,与我们一线老师多次的呼吁观点是一致的。有些偏旁的名称叫法与学生的爷爷奶奶辈们的叫法不同,如:老人们说的“单人旁儿”,后来成了“单立人”,而现在最新版的语文课本中又命名为“单人旁”。曾今的“角字头”,如今命名为“斜刀头”。不管名称怎么变,它们的形体与书写不变。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查字典、识字、写字都离不开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鼓励学生会直呼、会正确书写一个个偏旁部首。

(3)字典是隐形的老师。在第一学段的一年级下册,已经开始要求学生与字典交朋友了。从练习翻页、比赛准确快速翻页,到了解整本字典的结构,教师的教学要环环相扣。在学生对字典有了较熟悉的认识后,可以让他们利用课内外时间,踏踏实实学会音序查字法。面对大班化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与家长们商量,说清购买同一种版本的字典对课堂教学、当堂练习、趣味比赛等的好处,他们都会支持。当然二年级上册的部首查字法教师也要紧跟其后教会学生,除了教会,更要让孩子们熟练掌握。

二、家校携手,营造课外识字平台

家长与孩子相处时间长,他们在孩子识字量提升、阅读能力提升、主动识字阅读的引导中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

1.亲子识字,有效巩固

2016年新版语文课本特别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的环节。在实际相处中,教师会发现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懂得配合。教师可以利用校讯通、QQ群、微信群发送引领信息,并不断地抓住课堂精彩,表扬一些在识字上与孩子配合默契的家长。有了家长的带动,学生在家也一样可以制作生字牌、玩识字游戏,与家长互相朗x简短的诗歌,讲述有趣的故事,彼此纠正读音。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学过的生字会得到有效的巩固,识字量会大大提升。

2.鼓励阅读,丰厚积累

早阅读、多阅读的好处会在口语交际、课堂抢答、写话中精彩体现。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阅读的优秀书目很多,他们带有拼音、图文并茂,如《给自己一点掌声》《太空探索》《耳朵逃跑了》《安徒生故事》,等等。万事开头难,家长如果能在教师的引领下,陪着孩子一起静心阅读,让孩子的内心抵住电视、手机的诱惑,书中的精彩自然而然会把学生稚嫩的童心揪住,让他们渐渐开始主动踏上阅读积累之旅。

3.走进生活,骄傲展示

汉字无处不在,生活是一本精彩的好书。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引领家长把孩子识字的足迹踏遍每一个生活的细节。例如,让孩子说说路上认识的商店招牌;识记班上同学、家人、邻里和亲戚的名字;上厕所时顺便记住:男厕所、女厕所的标识;到超市认认商品标签;在公交车停靠站找到要去的站名……第一学段的学生和家长都需要督促和鼓励,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露脸展示”的机会。例如,新生入学时,除了认识自己的名字,还要把它写下来,还有认识其他同学的名字。班级人多,这些名字中的字也是一笔可观的识字量。当老师把全班的作业摆在大家面前,让学生独立找到本子的主人时,新生们会很难根据名字找到相应的同学,便会主动到老师发的班级名单中识字。

三、营造氛围,缩短师生交流距离

小学低段的教师为了驾驭班上的一匹匹“小野马”、调控课堂,维护师道尊严是很有必要的。但短距离、零距离的师生关系是最美的相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第一学段应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 为了让识字的师生互动过程更加愉快、高效,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不厌其烦,恩威并施

第一学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差,随意性强,刚刚提醒的读书正确坐姿前一会儿十分标准,没几分钟就随心所欲了;教师刚提醒“你”的读音是第三声,他们一会又念成第二音;说了“鸟”字要有“眼睛”,有些人又把“乌”与“小”字连线成词了;“展”字只有10笔,大部分学生提醒后能写对,还有些学生总是要在第7笔后面画蛇添足多写一撇;部分调皮的学生在课堂独立阅读中常常会在中途就忍不住咿咿呀呀……为了在班上营造浓浓的识字氛围,我除了在班级里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强调课堂学习要求,还注意抓住每个学生识字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之处并给予掌声、口头表扬或小红花印章奖励。实践告诉我,当老师心怀真诚、恩威并施时,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能被可爱的学生接受。

2.耐着性子,倾听童言

第一学段的学生天真、活泼,都喜欢与老师套近乎,这不,刚下课,一个学生过来告诉我昨天妈给他买了一本新书,里面的故事他会自己看,很精彩;另一个学生也过来告诉我上周末在一个广告牌上面见到王老师名字中的“颖”字;还有来告状的说:他写字时,同桌的胳膊肘撞了他,新书被划破了……如果不会影响上课,我会笑眯眯地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人高兴的是,当他们把憋在心里的话吐出来后,有时还没等我回话,这些小天使已经心情愉悦地离开了。

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家庭生活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汉字了。进入小学后,在家校配合中,尤其是当他们学好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拼读、朗诵儿歌等内容后,就顺利开启了神奇的独立拼读、趣味识字之旅。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学校宣传栏前,或是在他们手中的拼音读物中,只要是他们告诉我哪个字读什么,如果说对了,不管多忙,我都会竖起大拇指,真诚地给予其鼓励。当孩子们制作了生字卡片,像大人玩牌一样,与小伙伴对考读音、组词,玩得不亦乐乎时,如果有时间,我也会坐在他们身边,参与其中小老师的问答,并发自内心地对生字牌主人和一起参与认读生字的孩子们给予表扬。我发现,第一学段的学生尤其单纯,若为识字量越来越多、能独立阅读、书写进步的学生准备红花、小奖状,那这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他们会把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化为识字中的快乐、骄傲、自信与动力!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更加信赖教师,会在乐意完成班级布置的识字任务后,主动就将生字融入生活去提升。

四、结语

汉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将心比心去体会学生识字路途中的困难,综合施策,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药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篇8

转身阅读答案的文明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张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她。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她肯定知道我注意到了她,那么,在岔路口,在她转身的时候,她是否知道,不远处,有一位陌生的叔叔,他眺望的眼睛?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新-课 -标- 第-一 -网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24.本文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3分)

答:

25.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答:

26.第4自然段,作者对秦岭深处的风光作了细致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27.简要赏析最后一段中“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这句话,并根据文章内容,仿照这句话的句式再续写两句。(6分)

赏析(2分):

续写(4分):                             ;                             。

2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取“概括——具体——概括”的结构模式,表达出了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

B.第1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这个词用得极妙,与前文中的“人海”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可以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

C.第2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个人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D.本文的选材极具典型性,描写的几幅“转身”画面充满了真善美,收到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E.本文主要采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刻揭示了“转身”的内在意蕴,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读之耳目一新。

24、在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没入人群,我来不及道歉(1分);秦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女孩转身消失在命运的路径(1分);南大街路口,我想帮助的一位贫苦的中年乞丐转身而逝(1分)。(共3分)

25、“转身”指的是人们在人生路途中与美好事物相逢相遇的短暂(或失去美好事物的迅速)(2分)。

26、为小姑娘的出场做了铺垫,用清丽秀美的秦岭山水景致来衬托小姑娘的清新纯真美丽(1分),更为后文“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这些美好事物转瞬间即逝的遗憾埋下伏笔,使文章的情韵愈发悠长(1分)。(共2分)

27、赏析: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1分),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青春转瞬即逝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劝诫人们珍惜美好事物,好好把握美好现在的主题(1分)。

续写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内容上要体现本文的主题。

如:青枝一转身变成败叶(2分);少年一转身变成老人(2分)。(共6分)

上一篇: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范文 下一篇: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