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路径初探

时间:2022-04-16 01:50:27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路径初探

【摘要】本文具体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影响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从运用体育价值观引导、增加成功体验引导、学习自主性培养、科学的自我评价四个方面,对培养学生自我价值感进行探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 自我价值感 培养 引导

一、培养学生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意义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一环, 又是生活的一环,,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有利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应发挥它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功能。 因此,中学体育受到极大关注。

培养学生自我价值感,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措施和手段,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各种有利于自我价值感形成的因素起到积极作用,使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得到提高。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具有可塑性的原因,是人类不断寻求向上的动力,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它包含多种成分,如认知、态度、情感、自我评价等。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而形成的对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对他们的社会行为有重要广泛的影响。

影响自我价值感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能反映人的成就、能力等价值的内源因素,另一种是他人对个体的评价与态度的外源因素。但它们都要通过个体的主观知觉和意识起作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以自我感知和体验为基础,以周围人们的评价与态度为重要的认知参照,以自己所期望的体育水平为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表现进行评价后会产生一种情感性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自我价值感有利于积极情感体验的形成。因此,培养学生自我价值感,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主要因素

影响自我价值感的因素很多,如身体形象、品德表现、自我评价方式、自主性、价值观、成功与能力、社会支持、他人的评价与态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当然,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创设体育教学情境,可能很难操作,甚至对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影响较小。因此,必须根据教学实际,“扬弃”那些难于操作或影响较小的因素。笔者认为追求目标、成就动机能力、自我效能水平和自我表现,这几个方面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一)追求目标。学生追求的目标,往往一方面追求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追求成功。如果有了目标,当心之所向,心之所愿的时候,就会发现事半功倍的方法总能找到。成功了,自然会有成就感。 “人可以被撕碎但不可以被打倒。”因为只要你心中有目标,任何外来的不利因素都颠扑不灭,失败了,也会从中学到教训、锻炼能力。

(二)成就动机水平。在完成某种动作学习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是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和一个人预计能够达到的目标的高低吻合程度密切相关。学生可以通过成功的体验来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人们往往追求成功的倾向,要远大于避免失败的倾向,而对失败的恐惧,又远胜过对成功的希望,成就动机水平就高;反之,则低。

(三)自我效能水平和自我表现。自我效能水平是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否成功地进行某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能力。自我表现是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人们,表现自己。体有教育活动是解决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极其有效途径,在日常体育教育活动中,就需要在情景教学中,培养学生这样的效能信念,即相信自己具有对学习过程有充分的控制能力,完成学习目标所要求的能力等信念的确立。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路径

新型的体育教育者作为教育的主体,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及自我价值体现,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一)体育价值观引导。价值观是个体区分对错、好坏、丑美、的系统观念,对个体的行为动机起着主导作用。自我价值感的实质是对自己的重要性做出的评价。价值观决定了自我价值感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体育教育学习中,应通过思考和启发的形式,把握学生的思想倾向,摸清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状况,反思体育的目的与价值,纠正不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使学生明确现代体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还要发展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深刻理解三维体育健康观的内涵,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价值观,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为学习服务,更是通过锻炼,以利于更好的学习,追求生命的自然质量,锤炼人的道德和精神。使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塑造,以利于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形成。

(二) 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教师应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创造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彰显对学生的承认、关爱和引导,给予学生自主思维和练习充足的空间,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和主动性,允许学生有一定自由性。鼓励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插图分解、动作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示范动作或挂图等,去自主地认识和实践。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实际出发,科学把握“收”与“放”的度,引领学生自觉自愿分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促进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

(三)增加成功体验。成功体验对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有稳定和促进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经常性地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喜悦。当然,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是一个以能力作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概念,不是虚浮之物。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体验挑战成功的机会。体育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挑战性,又能经过努力最终实现的学习目标。在较具挑战性的情境中,教师引导同学,帮助同学通过个人努力,提高体育成绩、体育实践能力和身体素质,从任务的完成中获得成功,品尝奋斗后的成就感。

(四)自我评价引导。个体的自我评价是自我价值感形成的重要一环。自我价值感的实质就是个体的自我评价。在体育学习中,教师应主要以体育学习的进步为标准,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避免向下比较可能带来的消极和盲目的自满,以及向上比较产生自卑和痛苦的心理。引导学生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自己自身价值深刻的、全面的认知,而非表层的、肤浅的进行评价,建立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参考文献:

[1]孙庆彬,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策略研究[D],

陕西,西北师范大学,2005:4

[2]刘奕,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J],教学与管

理,2012(10)

上一篇: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下一篇:试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