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业发展应加强产学研结合

时间:2022-04-15 09:25:41

我国种业发展应加强产学研结合

利益应有机连接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宏观研究室主任 李宁辉

种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无疑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承担。科研机构追求的主要是科研成果。如果科研机构不能从其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中获得经济效益,那么科研机构的全部活动过程也基本上到成果为止,并完全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某些成果进步很大,但为了今后一定时期内能不断有新成果出现,每次科研机构只拿出一小部分公布于世。让科研机构参与分享科研成果应用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可有效避免这些弊端。

目前,我国种业公司或实体企业尚处于一个发展壮大的阶段,实力与外国同行相差较大,尤其是自有的科技研发能力十分欠缺。他们主要是推广应用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品种,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他们并不关注推广应用的品种是国内研发的还是国外研发的。

由此可见,要发展壮大我国民族种业,必须做好产学研结合这篇大文章。要从利益上把科研机构与种业公司或实体企业有机连接起来。科研机构可以从种业公司或实体企业了解到种业市场需求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积极研发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品种或改良品种;而种业公司或实体企业能以较低成本或有能力主动获得市场前景好的品种。

模式创新促合力

河南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 汤其林

河南省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政策扶持等方式,促进种业产学研结合,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新路子。

推动企业联合买断品种权是促进种业产学研结合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河南省引入万向德农种业,与省内的秋乐种业、金博士种业、金娃娃种业共同买断了玉米新品种郑单958的经营权,在河南农科院的技术支持和四家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自2004年以来,郑单958一直居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第一位。

“联繁体”经营模式是河南种业产学研结合的一个创举。以郑麦9023的推广为例,河南农科院与100多家种子企业签订联繁协议,由河南省农科院提供种源,由企业进行繁育,河南农科院派出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统一进行质量检测,由企业在合同区域内进行销售。通过这一模式,2006―2009年,郑麦9023居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第一位。这一模式有效整合了中小企业的力量,形成了合力,使新品种得以迅速推广。

产学研互相促进,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河南省的小麦种子销往整个黄淮流域和湖北、江苏等省区,玉米种子销往全国各地。小麦品种“周麦18”、“矮抗58”,玉米“郑单958”及“浚单20”等品种成为全国的主导品种。

深化改革促结合

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 孟庆华

由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种业长期存在研究新种子、繁育新种子和把新种子推广到农民手里这几个重要环节脱节的问题。

目前承担种子新品种选育的主力军是科研机构,但当前对科研机构创办种业实体的准入政策限制太多,严重阻碍了这些单位种子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强大,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国家应重点加强对他们的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产业项目的投入。科研机构所办种业实体,大部分为科技型创新型高新企业,同时承担着良种良法配套、试验示范、产业化和成果转化等重要公益性技术工作,这种性质的企业亟需国家加大投入,通过项目资金带动促进产学研结合。

促进产学研结合应解放思想,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促进横向合作。应倡导多渠道多行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明确产权关系,理顺分配关系,严格按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尽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种业集团。产学研合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共建产业园和企业孵化器、技术转让、技术合作、委托研发、共建育繁推一体化实体等。

上一篇:种业“龙首”退位三思 下一篇: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独秀竞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