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的研究

时间:2022-04-15 01:35:10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的研究

摘 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更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阔眼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开阔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变化,过去的三尺讲台一块黑板,几支粉笔,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英语教学,多媒体的诞生给英语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已经落伍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更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

信息的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可以让学生脑、眼、口、手等并用,使学生们保持强烈的兴趣。教师在教授词汇时,比如piano guitar drum等乐器时,可以利用网络查找到这些乐器的图片和声音,而不是以前的看着课本读单词,学生会争先恐后地读出单词,兴趣十足,而且印象深刻。

二、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英语课的复习课比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英语教师的一个共识。今年中考前的系统复习,我就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让学生们觉得复习课一样有意思。现在的信息技术可以声像并茂,生动形象的把复习内容展现出来。比如进行时的复习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展现,look,the bird is flying.让学生更能容易理解;为了进行听力训练,我还从网上找到相应的视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练习了听力;为了练习作文,我让学生练习给我发电子邮件的形式去写一些枯燥的文章,一些好的文章让他们发到了网上,让学生互评,相互的促进,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三、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内容

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阔眼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经常鼓励学生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去接触一些纯正的英语,每一个学生都会很容易得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的信息,如《走遍美国》《21世纪英语报》等,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知识,我还鼓励学生多听英文歌曲,看一些适合的英语电影,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借助于此,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丰富的信息资源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创设了模拟的情景,为英语的学习创造了环境,为学生进入角色,发挥想象提供了平台。比如,学习现在进行时利用课件创设几个情景:in the park,at home,under the tree.每个情景中学生可以做不同的事情,还可以变换人称用What is your father doing?What is your mother doing?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确辅助了教学,但是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多媒体的运用要审时度势。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要注意一个度,虽然多媒体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它只是一个教学的工具,不能成为一个主体,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它只是起到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启发和点拨,这样才能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不能光看“形式”上的热闹,我们教师更要考虑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课堂的教学效果。然而,一些教师使用多媒体只为了调节“课堂气氛”,不管教学效果,只是单纯地追求热闹,结果学生只是在看电影,知识就像过眼云烟,这样也就失去了运用多媒体的作用,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面向21世纪的信息社会,我们所需要的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适应当前我们教育的改革,适应时代的潮流,时时给自己充电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才不会被淘汰。让我们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把提高教学效果的着眼点放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上来,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把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轻松有效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探析 下一篇:“数学学案”――联结教和学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