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育的价值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时间:2022-04-14 09:15:13

初中数学教育的价值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一、数学教育价值观

更新教育价值观念是数学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更新价值观念,逐步割除应试教育造成的急功近利的弊端,转变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局面,树立数学教育“社会性、生命性、未来性”的观念,并以此作为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1.数学教育的社会性在于数学的社会应用

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对我国现代化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深刻的、富有成效的。因此,数学教学应在增强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努力培养他们应用数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要改革沿袭已久的教学内容,删除那些无趣、无用、与社会生活不密切的陈旧内容,注入有趣、有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新信息和新动态。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走数学联系实际的“大数学”之路。

2.数学教育的生命性在于以人为本

同整个素质教育一样,数学教育也是“人”的素质的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有健康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成长,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情感教育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认识、改造世界,还要求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需求。

3.数学教育的未来性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现在能考多少分,忽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素质教育则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而应该引导他们面对未来,学会学习。

二、数学教育的教学观

传统的数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整齐划一、轻个性发展;重记忆训练、轻实践应用。视学生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解题的机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扼杀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素质教育则要求: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完成从知识传授到培养能力的转变;在教学主体的认定上,完成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在教学形式的构建上,完成从单纯由教师教到学生主动学的转变。基于这些,要注意如下方面:

1.注重学法指导,实现学与教并重发展

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让教法服务于学法,使学法在教法中形成。在教学中,多予点拨、启导、激励,使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2.注重智力开发,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要遵循规律,把握思维特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非智力因素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进行不断地培育和优化。

3.注重人格塑造,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发展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时代赋予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数学学科在塑造人格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辩证、清晰、简约、深刻的思维品质,“运筹有章、计算有法、应用有方、论证有据”的思维方式,刻苦、机智、拼搏、创新的学习精神;以及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向善审美的人文素质等。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使数学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保证。因此,师生应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做到教学民主,教学相长。

4.注重效率提高,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态逼真地再现给学生,实现动静结合,数形结合,繁简结合,虚实结合,特殊与一般结合,充分展示数学教学感性认识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揭示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三、数学教育的学生观

1.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个性,数学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承认这种个体差异。要研究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摒弃“一律化”“齐步走”的教学模式,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施教,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和谐、充分地发展。数学素质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在群体教学中,如果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学生的个性、灵气、创造性就会遭到压抑和磨损。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表现欲、求知欲和创造欲很强,他们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充满幻想。虽然这些幻想有时不尽合理,甚至有些荒唐,但这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的先天素质。可以说,没有这些特性便没有创新意识,也就没有创造能力。教学中对学生的这些特性和创新意识应倍加珍惜和呵护。

数学教育的内容为创新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运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进行猜想、归纳、发现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类比思维、迁移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数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数学教育丰富了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数学教育的灵魂。在教学中,必须挖掘数学内容中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实现由侧重获取数学知识的教育向增强创新能力的教育转变,使数学教育担负起素质教育中更加重要的教育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铅山县武夷山镇

黄岗山学校)

上一篇:消除“沉默” 促进主动 下一篇:高职院校VB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