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维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3 05:28:02

设施维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电力系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备,其设施维护技术能否顺利应用,直接关系着企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顺利进行。本文针对当前电力系统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结合着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对策,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论述如下。

关键词:电力系统;设施维护;存在问题;完善途径

随着供电企业容量的不断增大与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逐渐提高,供电设备的维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提高电力系统中的设施维护技术、采用最佳维修方式,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及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是近年来电力生产、管理、科研等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电力系统设施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一)电力系统设备所供给的电流、电压不足或不稳定

电力系统在日常运行中,出现供给电流、电压不足或不稳定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在电能产生中,因发电机转速不稳定导致其产生的电流。电压忽大忽小,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电流与电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类故障发生的频率很小,且电厂的专用发电机组在固定时间内由检修人员进行定期、专业维护。其次,电力系统自身有着规模大、设备多、覆盖区域广的特点,因而在电能传输中,因输电线路过长而消耗了一定的电能,且消耗电能的大小与输电线路的长短有着直接关系。输电线路越长、发热时温度越高消耗的电能越多,温度的高低是由传输的电流大小决定的,传输的电流越大,温度就会越高,然消耗的电能也就越多。

(二)电力系统设备设计和施工不完善,导致短路和漏电现象

在引发电力系统短路与漏电的过程中,与装配人员电力设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有着直接联系。部分装配人员在没有全面掌握电力设备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对电路进行设计施工,在留下安全隐患的同时还对电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类故障经常出现在低压供电线路中,施工人员为达到偷工减料的目的,将电力系统中的开关、插座等用电设备的零线通过金属管网直接接地,进而绕过了电能计量装置,直接通过大地构成回路,这一现象常见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且危险性较大。与此同时,在引发这一现象的过程中,还与人们对零线的认识有着直接联系,多数人存在着“低压电路中的零线是不带电”的错误认识,导致在领先的处理上没有按照要求连接,随意进行连接引发安全事故。

(三)电力系统设备的外部保护措施不足

在损坏电力系统设备的众多原因中,大致分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两个方面。首先,在人为因素中,与电力系统设备使用者的操作技术有着直接联系,除此之外,部分不法分子为达私欲,对电力设备进行肆意破坏、偷盗,在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在自然破坏因素中,其主要原因在于雷电,尤其在雷电多发季节,由其造成的电力线路故障比例高达90%。再加上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导致电力系统设施出现老化、破损,若不及时对其修护,轻则扰乱电力系统的运行秩序,重则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电力系统中设备维护策略

顾名思义,设备维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其核心目的在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安全事故发生。这就要求电力系统设备维护技术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将设备维护工作落实,为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做好铺垫。

(一)智能电网

针对电力系统设备经常受到损坏这一问题,需要电力部门及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传统电网中出现的电流、电压不足或不稳定现象,国家电网发展的智能电网就能对其进行很好的改善。在计算传输等量电能时,可以依据P=IU这一公式得知,且在该公式中,电压与电流呈现出反比,即电压越高,电流就会越小,而电流越小,在输电线路上损耗的电能也就越小,电能传输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差,这样就能较好的解决电流、电压不足引发的故障。与此同时,智能电网还能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各种电气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若发现数据异常,则会自动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第一时间找出故障点、发出警报统治检修人员,在缩短系统检修时间的同时,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二)完善电力系统设计,强化系统施工管理

针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短路、漏电问题,都与系统的整体设计及施工有着直接联系。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维护电力设备时,首先,针对电力系统设计,应结合着线路覆盖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位置进行设计,从系统的多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完善,避免因设计失误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在电力系统施工中,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电力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在提高系统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避免安全隐患的遗留。

(三)加强对电力系统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

在上文提到的电力系统外部保护措施中,自然现象对其造成的伤害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形成的。针对这一现象,电力部门通过在输电线路上加装避雷器的方法来减轻雷电对电力系统设备造成的破坏。然而在实际影响中,避雷器只能阻止直击雷对电力系统设备,无法阻止绕击雷对电力系统设备造成的损害,这就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能够深入这一课题研究,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强化电力系统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提高电力系统设备操作人员综合水平,是降低电力系统设备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坏的主要手段,这就要求电力部门能够定期对电力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其专业技术,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总 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们用电量的增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对电力设施的运行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设施维护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国民生产有着直接连续,这就要求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维护水平,在提高电力设备性能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延长电力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参考文献:

[1]朱晓华.古代电力的起源、发现与应用[M].北京出版社,2009.

[2]王华军.当代电力系统设备的普及与具体应用范围[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

[3]张清秀.我国对最初对电力的发现及应用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刍议如何构建教育装备效益评价体系 下一篇:浅谈起落航线飞行中的下滑线和着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