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起落航线飞行中的下滑线和着陆曲线

时间:2022-10-20 06:38:35

起落航线飞行是飞行驾驶技术训练中最基本的课目,是其它科目训练的基础,也是歼击机飞行员每次执行飞行任务的必飞内容。它飞行高度低,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允许出现的偏差范围小,可供修正的时间短,稍有疏忽,就容易在安全上发生问题。起落航线又是飞行学员单飞的第一个课目,这个课目技术掌握的好坏,决定着学员的飞行前途,因此必须重视起落航线教学和训练,扎实打牢学员的起落航线驾驶技术基础。

下滑线和着陆曲线是每次下滑着陆中都必须做好的一条既抽象又实在的轨迹连接线,它是起落航线飞行中的重点和难点。飞行员只有弄清并学会控制飞机沿着与当时气象相适应的下滑线和着陆曲线进行目测着陆,才能真正尽快地掌握起落航线驾驶技术,提高下滑着陆质量。为了把下滑线和着陆曲线叙述清楚,首先要弄清“六个点”的概念。

一、弄清“六个点”

(一) 三转弯点

我们常说的“三转弯点”是指“三转弯进入点”,它是指飞机进入三转弯时所处的空间位置。标准的三转弯点,是在航线宽度和飞行高度准确的情况下,“T”字布观测线与跑道延长线的水平观测角为45°-50°,与跑道平面的垂直观测角为5°-6°时飞机所在的点。

三转弯点是由航线宽窄、飞行高度、前后机距离等因素确定的。如果这三个因素有变,飞行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二) 四转弯点

通常所说的“四转弯点”是指“四转弯改出点”它是指飞机改出四转弯时所处的空间位置。标准的四转弯点,应在跑道中心线的铅垂面内,距“T”字布有规定的距离(初教六约为2000米)并有规定的高度(初教六一般为185米)。

四转弯必须有“点”的概念。三转弯的时机和转弯角度大小的调整以及三转弯后下滑时机和下降率大小的确定,都是为准确飞向四转弯点服务的。

(三) 下滑点

下滑点也称运动点,是飞机下滑轨迹指向地面的那一点。预计的下滑轨迹指向地面的点叫预计下滑点,实际下滑轨迹指向地面的点叫实际下滑点。它是由飞机性能和当时气象条件所决定的。

一般气象条件下(逆风4-6米/秒),初教六飞机下滑点距“T”字布250米。四转弯后,飞行员对投影点,加收油门调整速度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持飞机沿正常的高距比直线向下滑点运动的。直至拉开始时,才改变飞机的下滑点而飞向拉平点。

(四) 拉开始点

拉开始点,也就是开始拉平点,是飞机开始拉平时所处的空间位置。拉开始点的位置是由飞机的下滑着陆性能(主要包括下滑着陆速度和下滑角)所决定的。在下滑点正常的情况下,通常在高度6米时拉开始,不同机型,不同气象条件下拉开始虽略有区别,但都通称6米(7米)拉开始。在这个高度开始拉杆,均匀减小下沉量,才能使飞机平缓地在规定位置转入1米平飘,我们平常所说的拉开始早,实际上是拉开始点的高度高了,容易拉平高;拉开始晚,也就是拉开始点的高度低了,容易拉平低。

拉开始点包括高度和位置两大因素。当下滑点和下滑线以及速度正常时,拉开始点的高度和位置是一定的。当下滑点或下滑线保持不好时,拉开始点应适当调整。下滑点靠后,拉开始时机应早一些,此时拉开始的高度比正常稍高,位置稍远;下滑点靠前,拉开始时机应晚一些,即拉开始的高度比正常低一些,位置稍近一些。

(五) 拉平点

拉平点是飞机转入1米平飘时所处的空间位置。由于高度一定,通常又指对应的地面位置。它是由飞机的平飘性能和当时的气象条件所决定的。一般气象条件下(逆风4-6米/秒),初教六拉平点距“T”字布约200米。下滑中,飞行员操纵飞机保持下滑点,调整下滑速度等,都是为着陆拉平创造条件的,下滑点保持得好坏,着陆速度的大小,拉开始的早晚,拉平动作的快慢等都会直接影响拉平点。

(六) 着陆点

着陆点又叫接地点。是指飞机接地时的位置。着陆点受拉平点、拉平速度、拉平高度和接地姿势的影响。标准的着陆是:飞机以规定的两点姿势、无坡度、无侧滑在“T”字布正侧方的跑道中心线上轻轻接地。接地位置的好坏以及动作的标准程度是目测着陆的关键,也是飞行员的硬功夫。这个动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飞行安全和飞机器材的寿命。

在弄清六个点概念后,我们来说一下如何做好下滑线和着陆曲线这“两条线”。

二 建立“两条线”

按照数学的概念,“点”是一个没有长、宽、高的抽象的东西,线是无数个点的连接。下滑线和着陆曲线就是飞机在下滑着陆过程中无数个点的连接。

(一)下滑线

起落航线飞行中的下滑线,是指飞机从四转弯点至拉开始前的下滑轨线。标准的下滑线是:在跑到中心线的铅垂见面内,飞机沿着与当时气象相适应的高距比,向预计下滑点运动的直线。

下滑线是目测着陆的基础,飞行员从三转弯开始就应当为定好这条线逐步创造条件。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关键动作:

1. 定好与当时气象相适应的高距比

不同气象条件应有相适应的下滑线。飞行员应根据当时的气象条件,从三转弯开始就要注意定好四转弯点,即利用三转弯的角度定好四转弯后的下滑距离,利用下滑时机和下降率定好四转弯高度。在三转弯后的下滑和进入四转弯的过程中,应不断地注意高距比的变化,并根据变化趋势,及时适量的调整修正,使飞机准确飞向四转弯点,定好相应的高距比。

2. 做好四转弯,操纵飞机在跑道中心线的铅垂面内下滑

下滑线是三维空间的线,它不仅包含高低,同时还包含左右前后的成分,飞行员应学会“两卡,两修正”(卡进入时机,卡进入坡度,用坡度和改出时机调整和修正方位)的方法,使飞机改出四转弯后能准确的对正跑道,即稳定在跑道中心线的铅垂面内。在下滑过程中,要始终有方向,位置概念,及时判断并准确修正方位偏差,保持飞机稳定地在跑道中心线的铅垂面内下滑。

3. 保持飞机沿着与当时气象相适应的高距比直线向下滑点运动。

从四转弯点到拉开始点,飞行员要始终操纵飞机沿着与当时气象相适应的高距比直线向预计的下滑点运动。要及时适量的用改变投影点(或基准线)和调整速度的方法保持和修正下滑点,在下滑后段要控制实际下滑点(使实际下滑点与预计下滑点重合),特别是收油门结束目测时要注意下滑点的变化,应有预见性地带杆保持和调整。

(二)着陆曲线

着陆曲线是指飞机从拉开始点到着陆点的飞行轨迹。好的着陆曲线必须有好的下滑线为前提,同时要始终操纵飞机在跑到中心线的铅垂面内运动。这条曲线是整个起落飞行中最为精彩的一段,完全靠飞行员目视地面进行判断和操纵。着陆曲线可分为三个部分:

1. 拉开始到1米平飘

飞机在这段的运动轨迹应是一条有下滑转入平飘的圆滑曲线。6米(7米)拉开始后,应操纵飞机逐渐减小下沉量,控制飞机向拉平点的1米高度上运动,使飞机在拉平位置的1米高度上自然转入平飘。

2. 1米平飘

这是着陆曲线的核心,也可以说是着陆动作的关键,1米平飘要求做到:位置好、高度好、速度好、方位好、状态好(俯仰正常、无坡度、无侧滑)。

一般的说,低速飞机1米平飘的时间应长一些,必须要有“平飘”概念、意识。而高速飞机飞行员则感到平飘的时间短一些,不能在1米高度上原地摆姿势太多。

3. 平飘后下沉到接地

飞机拉平后,随着速度减小,开始下沉,(从1米到接地约5秒钟时间,平均下降率约0.2米/秒)1米后的下沉量是“两头小,中间匀”。即下沉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匀,中间控制均匀下沉,快接地之前又要减小下沉量趋近于0.这就要求在操纵时必须按需施量,在拉杆增加两点姿势的同时,又要保持飞机均匀下沉,边下沉边拉杆,控制飞机以正常的两点姿势,无坡度无侧滑轻轻接地。

以上讲述了“六个点”和“两条线”,如果真的弄懂和理解了,只能说明在理论上清楚了,但并不等于实践中就能做好。要使下滑、目测、着陆飞得更加理想化、标准化,还必须结合实际,用理论指导飞行实践,并善于在飞行实践中不断地深化认识,完善理论。

怎样才能尽快掌握这“两条线”呢?个人认为,教和学上应注意“五个问题”。

三、注意“五个问题”

(一) 抓住重点,讲清、弄懂、练熟“两条线”

起落航线飞行的教学内容很多,但重点应放在下滑线和着陆曲线的教学上,抓住了“两条线”,就等于抓住了主要矛盾。对“六个点”和“两条线”首先要讲清楚,使学员理解,弄懂,然后练熟。教学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刚上飞机的学员可先搭框架,不宜讲的过多、过深、过细,随着技术的掌握,要逐步加深、加细,提高标准,先弄懂练熟正常情况下的飞行方法,再练熟在偏差情况下以及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方法。

(二) 树立正确印象,牢牢留下两条标准线的烙印

下滑线、着陆曲线(包括高距比、高度和下沉量)的判断,讲起来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这就要求教员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尽快帮助学员树立下滑线、高距比、6米(或7米)、1米高度和下沉量的正确印象。教学中应教会学员正确观察跑道和着陆看地面的方法,帮助学员建立正常的印象和偏差印象,飞行中不要错过教学时机,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员尽快留下两条标准线的烙印。

(三) 全面正确的分配注意力,学会尽早发现“两条线”的变化

下滑着陆过程中,要学会围绕“两条线”来正确全面地分配注意力,下滑中要做到:外看点、线、位置,内查速度,油门;舱外注意力分配做到:上下能判断下滑线的高低和下滑点、投影点的变化,左右能判断方向、位置的变化,前后能判断距离的远近和速度的大小;舱内注意力分配做到:速度和油门(转速或进气压力)心中有底,手里有数,一扫便知;着陆中能综合判断出目测、方位、高度、下沉量以及飞机的姿势大小等,当一切正常时能稳定保持住,一旦有偏差时能及时发现,并会适量修正。提高发现能力和判断能力,才能避免操纵的盲目性,便于尽快掌握着陆技术。

(四) 积极主动,准确细致地操纵飞机沿着标准的“两条线”下滑着陆

飞行中不出偏差是不可能的,标准的“两条线”是在不断地同错误、偏差斗争中得来的。我们前面所讲的了两条线是“理想线”(或近似理想线),飞行中要力争贴近一些,越近似越好。因此一旦发现了偏差,哪怕是些微小的偏差都不能放过,都要积极主动地修正,这不仅是飞行作风的问题,而且还是个飞行标准问题,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员积极主动、准确细致的操纵作风,注重操纵要领的练习,学会小量多次,往复双重的偏差修正方法,使飞机沿着标准的“两条线”下滑着陆。

(五) 每次飞行前应根据当时气象,设计好“两条线”

起落航线受气象影响大,飞行员每次飞行前都应根据当时的气象情况认真进行地面准备,做到“抬头看天气,低头想飞行”,对风速、风向、气温都心中有数,在脑子里设计好与当时气象相适应的“两条线”。在空中飞行时,又要随时根据气象变化情况,对原先设计的“两条线”做精确调整,这样才能使下滑、目测以及着陆做的稳定且标准。

上一篇:设施维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陶瓷马赛克装饰艺术的现状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