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对中国当展的启示

时间:2022-04-13 05:03:30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对中国当展的启示

摘要: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代中国的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可以说在曲折中不断前进。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石,其核心地位应毫不动摇。所以,我们也应当借鉴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启示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观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史前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含了社会历史领域的诸多方面,既包含了一般社会发展的理论,也包含了具体社会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1]这是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肯定。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立场,是浩瀚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过“社会发展观”,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始终都有着社会发展观的思想。从性质上来讲,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是唯物辨证的,超越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提出了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真理;从发展要求来讲,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就是要求社会整体进步而不是像资本主义一样片面发展;从发展动力和目标来讲,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就是要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就是在社会整体进步中,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唯物辩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

现如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调整政策、制度,建立福利和保障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但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上仍会爆发周期性的危机,以美国为例,如今对产业工人的剥削和对资本的竞争性积累使金融危机冲击着资本主义国家,就如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意识到的一样“我们不是因为历史的意外才走到这一步,是华尔街的贪婪与不负责任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在军事上,2001年,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近几年来,美国对亚太地区采取的军事部署包括在韩国运输萨德系统等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体现。加拿大理论家埃伦就将之称为“新帝国主义”:“拳养军力其目的既不是为侵占领土甚至也不是为了击败对手的帝国主义。这是一种不寻求领土扩张和对贸易通道加以亲自控制的帝国主义。”[2]

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不会改变,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这一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分析之透彻,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把握之深刻,这是任何一个思想家都无法媲美的。所以,不能克服自身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要想将资本主义全球化,这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行成的,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对资本主义的真理性理论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当代最大的也是发展最好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发展。在经济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也在稳步增长,繁荣的经济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政治上,在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又提出了“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是与世界和平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民主、平等和和谐的世界秩序。正如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二十一次非正式会议上所说“中国的发展将惠及世界”。[3]在国防科技和军事上,中国在世界上的水平也是领先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神州十一号等都是我们最新的航天成果;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又一次蝉联冠军;中国航空母舰的建造也为保证国家的海上这一神圣职责贡献力量。在文化上,人民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也全面实现,人民也越来越注重强身健体,中国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全面健身热在不断盛行。诚然,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的社会基本矛盾,这符合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所揭示的一般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真理,我们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一般社会都具有的矛盾,也正是@样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着例如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分配、社会公平与效率、社会进步与管理、物质生产与生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的解决那些难题,更好的发展。如果说这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阶段的理论指导,那么它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就是在历史观的哲学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理论。作为哲学层面的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和真理性理论在当代并不过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现实超越

在马克思青年的时代,实践和唯物史观并未明确提出,但马克思在研读德国古典哲学时陷入了沉思,他认为德国古典哲学热衷于“追求体系的完美”,马克思并不认同这样的体系哲学。他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对体系哲学的突破。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哲学是在“工人的双手建筑铁路”[4]的实践中形成的。这就提出了现实的人和实践这两个哲学基点,这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最重要的两点,是马克思对体系哲学的突破。

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人的发展是任何时代都需要依靠的动力和目的。一方面,现实的人的发展就应该着眼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另一方面,现实的人的发展也不能超越历史条件。放眼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现代,我们也不难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真理性。经济全球化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人自身在需要,社会关系,能力等方面在全球化中发展,但受全球化的影响,人的异化程度也在加重,人类在矛盾中不断前进。人的永恒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现实超越。所以,中国当代的发展就要遵循人的永恒发展理论,基于现实的人和实践,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2]埃伦・M・伍德. 资本的帝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二十一次非正式会议[R].20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晁弋超,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指导教师:刘利 副教授

上一篇:浅谈中职电子教学有效措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络平台出游的旅游者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