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及左心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评价

时间:2022-04-13 09:22:45

超声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及左心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评价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的肾动脉血流频谱及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 探讨其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 肝硬化患者85例作为肝硬化组, 选取同一时期正常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两组实验对象进行肝脏、肾动脉及心脏彩超检查。观察肝脏及肾脏的大小、形态、回声;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以及肾动脉血流频谱的特点;心脏的大小、舒张及收缩功能的测量。结果 肝硬化组76例肾动脉检查出现血流灌注稀疏, 频谱呈高速高阻状态;73例出现左心房扩大, 左心室舒张功能E/A比值下降, 20例出现左心收缩功能射血分数下降。对照组9例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E/A比值下降, 肾动脉频谱均表现为正常形态, 呈低阻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超声;肝硬化;肾功能;心功能;评价

肝硬化可以引起多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造成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复性好, 准确性高, 可以无创性研究肾动脉血流及心功能的改变并作出定量或半定量诊断[1]。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动脉阻力增高, 肾脏血流量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减低, 从而导致肾动脉频谱呈现高速高阻型, 肾动脉血流的持续性紊乱导致肾脏皮质的缺血, 从而导致肾功能的减低。肝硬化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主要表现为高动力循环状态, 心排血量增加, 外周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心脏功能受损, 心脏收缩功能的异常常伴有舒张功能的减退, 并且舒张功能的减低出现较早, 可以较早的提示心肌受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6月期间, 本院诊治的8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 其中男65例, 女20例, 年龄38~50岁;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65例, 女25例。年龄41~55岁。所有实验者均排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1. 2 方法 超声检方法采用GE LOGIQ S6及GE VIVID7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10 MHz。实验人员空腹禁食后首先观察肝脏大小、形态、轮廓、表面及边缘状态, 显示门静脉内径及测量流速确定有无肝硬化, 然后使用彩色多普勒技术依次测量肾主动脉、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阻力指数。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 取平均值。最后测量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的大小, 二尖瓣的血流频谱, E/A比值的大小以及收缩功能射血分数。

1. 3 肝硬化、肾动脉血流频谱异常及心功能改变的诊断标准 肝硬化时肝脏体积缩小、包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肝缘变钝、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高、光点粗大、肝内血管扭曲, 肝动脉代偿性扩张, 门静脉内径逐渐增宽, 门静脉高压时血流速度明显减低。正常肾动脉及分支血流频谱为低阻型, 收缩期上升陡直, 然后缓慢下降, 收缩期频谱呈双峰, 第一峰在收缩早期出现, 第二峰在收缩晚期出现。肝硬化患者肾动脉血流阻力增高, 肾脏血流量下降, 频谱呈高速高阻型, 收缩期出现高峰, 舒张期血流减少, 肾动脉血流阻力增大。提示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主要是舒张期血流频谱的E峰及A峰, E峰为舒张早期左室快速充盈所致, A峰为舒张晚期左房收缩所致。将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瓣尖部附近的左室腔内, 测量E峰、A峰最大血流速度, 正常为E峰>A峰, E/A比值>1。舒张功能减低时E峰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85例肝硬化患者中76例肾脏血流灌注减少, 肾动脉频谱发生改变呈高速高阻型;73例出现左心房扩大, 舒张功能减低, 20例出现收缩功能的减低。90例正常体检对照组中肾动脉频谱均呈现正常形态, 9例出现心脏舒张功能的减低,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中, 肝硬化组中89.4%出现肾脏血流减少, 肾动脉频谱改变;85.9%出现左房扩大, 舒张功能减低;23.5%出现收缩功能的减低。而正常体检对照组中没有发现肾动脉频谱异常表现;仅10%出现舒张功能的减低。再次证实肝硬化患者常伴随肾动脉频谱改变及左心舒张功能的减低, 部分患者可伴有收缩功能减低。正常肾动脉血流阻力肾门部最高, 肾脏皮质最低, 而肝硬化尤其是门静脉高压患者却失去了这种特点, 肝硬化患者肾动脉血流频谱呈高速高阻型, 这种血流的改变早于肾功能实验室检查参数异常的出现, 因此对于评价肾功能的早期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临床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心脏超声测量二尖瓣频谱E波、A波峰值流速以及E/A比值, 是被公认的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出现往往要早于收缩功能的减低, 被认为是心肌受损的早期标志。然而严重的肝硬化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心功能衰竭, 此时外周血管扩张可以导致心室后负荷的减低, 或者循环血流量增大导致前负荷的加重, 从而代偿了心功能的降低[2, 3]。以上可见肝硬化患者早期的心肌损害可以被发现, 而晚期肝硬化即使没有心力衰竭症状也要警惕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 本研究提示, 肝硬化患者有必要进行肾动脉及心脏彩超检查, 如果出现肾动脉血流减少, 频谱呈高速高阻改变, 左心舒张功能E/A比值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 邹万学. 超声医学. 第5版.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6:27.

[2] 王芳, 王岩, 刘玉兰.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中华消化杂志, 2003, 23(11):699-700.

[3] 王泽川.超声对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7):1044-1045.

[收稿日期:2014-06-30]

上一篇: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及预后 下一篇: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与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