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人类全新的文明形态

时间:2022-04-11 01:48:14

生态文明是人类全新的文明形态

走生态文明之路,是当前人类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一时代难题面前对导致其产生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以及支撑这一模式的人类文明形态进行深刻地反思后所做出的正确选择。从历史维度来看,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所产生的更高程度的文明形态,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归因于工业社会自身的缺陷和约束。从发展维度来看,生态文明,在辩证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的真正内涵。随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必将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引领人类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

生态文明;生态危机;文明;生产观;文化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63-04

一、生态文明:破解生态危机的时代选择

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2007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统计,1990至2005年15年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3%,而且目前仍然以每年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同时,全球有约2/3的国家、地球表面1/3以上的土地(超过40亿公顷)和10多亿居民遭受沙化、荒漠化的危害。由于持续扩大的荒漠化,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估计,到2020年,将约有1.35亿人面临着被迫离开家园的危险。不仅如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江、河、湖、海在污染中哭泣,森林、草地、耕地在沙漠化中呼号,生物资源在浩劫中走向灭绝,矿物、能源在滥采中走向枯竭;自20世纪末以来,洪涝、干旱、沙尘、酷热、奇寒、地震、蝗虫、赤潮、泥石流、非典、疯牛病、禽流感等灾害在地球上蜂涌出现。

所有这些无不表明: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愈来愈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危及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进而直接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只一有个地球,如果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高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生态安全,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其结果必然是使人类失去赖以立足的地方,导致全球性的毁灭。这给陶醉于征服自然巨大胜利之中的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不得不对这一时代性难题以及导致其产生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甚至支撑这一发展模式的人类文明形态进行深刻地反思。

所谓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包括生态秩序紊乱、生物演进退化、生态圈质量下降、生态范围萎缩等在内的一种自然生态的退化现象。生态危机并非自然本身的危机,而是人的危机,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组织形式的危机。它导因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具体表现是在人类创造辉煌经济文化奇迹的同时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是“竭泽而渔”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由此造成了人类从自然界索取资源的能力,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以及人们补偿自然资源消耗的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以致自然生态系统“透支”过多,“亏空”过大,产生了巨额生态赤字、环境欠债。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要想从根本上破解这是时代难题,首先就要从人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生产方式入手,消除这些消极的环境成果,而这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主张人们将生态纳入发展的思维,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科技,按照生态化的原则组织生产,形成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把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在生态文明社会里,人类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在生产方式上它要求转变工业文明时代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特点,主张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并使这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使人类生产劳动向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上转化,向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面对当代环境危机及其导致的人的“生死之忧”,从文明重建的高度审视和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走生态文明之路,无疑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最终破解生态危机这一时代性难题,将自身从以往的发展悖论中解脱出来唯一出路。

二、生态文明:扬弃工业文明的全新阶段

人类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必然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文明就是人类在克服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达到的历史进度。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需要永恒面对的矛盾,在连绵不断的文明演进历程中,人类不断地调整着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适应,从崇拜、顺应自然走向改造、征服自然。

在原始文明阶段,人力同自然力相比非常微弱。在人与自然的对抗中,自然是主宰者,人类在巨大和神秘的自然界面前,显得无知、不解、困惑,受制于未知的自然力的统治,任由其摆布。在这种状态下,人类活动很难对自然生态环境构成破坏,自然基本没有被触动,人与自然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可提供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为了生存,人类必须扩大对自然的索取,这一矛盾给人类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并帮助他们克服无数艰难和险阻,最终从自然荒野跨入农业文明的门槛。人类主动利用、改造和开发自然进而让自然更加符合自己的意愿。

从原始文明过渡到农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和原始文明人类依附于自然的被动状态相比,这时的人类驾驭自然、做自然主人的思想有所强化,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进程也有所加快,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但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限制,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始终依赖和顺应自然,遵循着自然韵律,人类依然相信有天神的存在,肯定自然对人的主宰作用,认为人仅仅是“神支配下的自然主人”。人类对自然开发的范围,仅限于农田生态系统和经济林生态系统,尽管在这一领域也曾人为地导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导致诸如古巴比伦、哈巴拉、古希腊、玛雅等文明的衰落,但这种破坏在范围和数量上是有限的,从全球范围来看,也仅是局部现象,并没有也不可能构成对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破坏。从总体上说,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生物型”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人与自然的矛盾没有激化,人和自然的关系总体上还是和谐的。

在人类社会不断的演化进程中,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适应,从崇拜、顺应自然走向改造、征服自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18世纪60年代,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打破了历时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照亮了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金光大道。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权取代了神权,人的理性取代了神的理性,这时自然不再令人敬畏,人类真正成了自然的主人,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和农业文明时代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相比,工业文明采用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业,采用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人类通过机器而延长了自己的手臂,机器为人类解决了力量不足的缺憾,使人类劳累和艰辛的工场手工业劳作得以解脱,更有能力伸向大自然去索取。于是,在短短的300多年内间,大自然的财富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不断地向人类滚滚而来。凭借着所生产的足以维持并满足几十亿人口生存的欲望的巨量物质财富,工业文明极大地稳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并借此最终战胜和彻底摧毁了古老的农业文明,使整个世界得到了迅速的改变。

在人类文明史上,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和过程,最终都会消亡,被新的文明所取代。文明演进的结果,总是在不断践踏自己所创造的成果,使自己暗淡无光,以至走向穷途末路;这时新的文明就出现了,每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都是对前一种文明形态的扬弃,伴随着新的文明人类继续向前发展。历史上每一次文明的更替莫不如此。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之后,也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必然产生的更高程度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在文明形态、发展状态、道路和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不仅如此,生态文明的提出,从现实维度来看,也归因于工业社会自身的缺陷和约束。工业文明否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因此在赋予人类极大的改造自然力量、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繁荣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人类战胜自然的欲望,进而引发人类为了眼前物质利益的享受,只考虑自已的生存,很少考虑“自然界的生存”,以征服者的姿态不断地掠夺、损害和破坏自然界,忽视对自身行为的调节的控制,不尊重自然规律,轻视、主宰、奴役、支配大自然的行为大量出现,最终激化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导致人类的生存面临以“问题群”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严重危机,不仅使经济的持续增长难以为继,也使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本身就是这些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及其发展模式,探寻一条新的文明模式和发展道路。没有文明的转型,人类就没有出路;只有促进和完成这种转变,人类才能自我拯救。工业文明的危机绝不意味人类文明已经走上了绝路,建设生态文明也不是要结束现代文明的历史,生态文明观是对以增长为核心的工业文明观的扬弃。这不仅包括对工业文明时代所创造的辉煌的科技成就、科学思想、民主制度、不朽的艺术成就和空前的社会财富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同时也包括对工业文明时代关于人类要凌驾于自然之上、要主宰和控制自然的思想的根本性改造。

三、生态文明:超越传统生产观的深刻革命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理解一方面把生产力范畴建立在人与自然绝对对立的基础上,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无视或忽视二者的统一;另一方面认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把自然生产力从生产力范畴中完全排除出去,只承认和肯定社会生产力,无视和否认自然生产力。并据此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改造的程度越深,则生产力水平越高,也就越能推动社会发展。

这种生产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学的解读。这样的生产力是只考虑人类利益的“自私”的生产力,是对自然只有“索取”没有“奉献”的生产力,是只求“自然为人”不求“人为自然”的生产力。这种意义下的生产力在衡量标准上只能采取以劳动工具为尺度的技术标准,或以劳动生产率为尺度的经济标准,从劳动品质方面来理解生产力水平,却不可能着眼于“劳动”与“自然”的结合,也不可能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职能定位上也仅仅局限于通过对自然界的无限度开发,使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范围不断扩大,进而满足人类的无限欲求。

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的。讲生产力必然要涉及客观存在的这两个方面。在对生产力的理解上,只讲社会生产力,不讲自然生产力,处理不好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内在辩证关系,无视自然生产的发展和自然生产力的补偿而片面追求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这必然导致人类在发展中只强调对自然的索取,却不注重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考虑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或者至多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而不考虑其生态效益。这样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不可持续性,其结果只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终演变为对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构成致命威胁的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的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成就。它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对传统生产观的重大革命,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崭新视角。在生产方式上,它追求的不再是以传统GDP为核心的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生活方式上,它反对过度消费倡导人类通过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克服异化消费追求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而非以往对简单需求的满足和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

四、生态文明:标志未来文化的核心理念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主要源泉,是最有活力的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丰厚土壤,是综合国力的基本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涵。从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来看,未来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还将体现在人及其生产的物质产品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这一方向来看,未来人类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哲学认识将从以对立性为主体地位向以同一性占主体地位转变,未来人类的价值取向必然要从以人为核心转移到人、社会和生态谐调发展。未来人类的道德认识必然要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生态文明不仅要求对以往所形成的狭隘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丰富、扩大和深化社会生产的内容、范围和层次,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态化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深入到人类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传统哲学之中,对支撑这一生产方式的以征服自然为目标的文化理念和意识形态进行深刻反思,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所形成的狭隘自然观,建立一种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地位和价值,而且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一生态一自然”复合系统的全新“大自然观”,并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以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思想观念上培养和谐相处理念,在生产方式上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活方式上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使社会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人文关怀等方面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下转第67页)

(上接第65页)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一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更是一场集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于一身的人类文化价值和文化战略的深刻革命。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们将超越工业文明时代那种认为保护环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肤浅的观点,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视为实现人的价值和主体性的重要方式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人对物质产品的追求和消费将不仅以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为衡量标准,还要考虑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否符合生态保护,是否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文明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它引导人类在进行某一经济活动时,成为生态结构的调控者,对自然负有天然的道德、责任、义务,使人在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存境界、开拓新道德新境界,实现“量变中的部分质变”。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还把人与自然的伦理文化研究提高到发展道路、发展目标的崭新战略高度,并作为战略决策付诸实施,对解决当代全球问题,创建人、社会和生态环境共赢的生态文化体系和推动社会走向更高级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树立和发展生态文化观念,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对长期以来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肆意挥霍浪费自然资源的生产式进行彻底变革,从而将人类从以往的生存危机中拯救出来。随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必将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引领人类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巨乃岐,刘冠军.生产力新论――大生产观初探[J].东方论坛,2003,(1).

作者简介:

巨乃岐(1958―)陕西岐山人,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教员,副教授。从事科学技术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张家强(1982―)河南新乡人,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教员,讲师。从事政治经济学与领导管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上一篇:马尔科夫预测法在体育“排列三”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两种理论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