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时间:2022-04-06 09:38:30

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历来是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必须认真研究揣摩的话题。随着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以及其他一些学校的教学模式介绍,都体现课堂的真正含义:课堂一定要是一个学习的课堂,生活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幸福的课堂。对于这些好的经验我们可以去借鉴,吸取其精华,切勿照搬照套,因为因人而异。经过充分的课堂观察和实践,我觉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去实施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值得大力提倡的,课堂是学生的观念得强化,“兵教兵”、“兵带兵”、“兵练兵”、“兵强兵”。接下来我就综合以往的教学谈谈我是如何运用好合作学习的。

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学生能够融于一个恰当的合作小组中,因为适应了小组,才能很好地生存。每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首先了解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学习的能力,对数学的兴趣爱好程度等,进行分组,一般分为6个或者8个小组,确保组内的成员之间能够具备相应的帮助能力,优生学困生高低搭配,取长补短,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又必须保证组间的竞争公平,公正,和谐发展。综合农村初中学生和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按照座位纵向或者横向就近去组合。实践证明,这样的组合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很大的优势。在每个小组中,有两个能力强点的同学予以负责,他们的职责各不同,组长负责组织各项活动,副组长视任务量而定予以协助,适时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作业情况。每三个星期我就让组长们进行小组自评,组间竞争评出数学的学习标兵,调动组内各个成员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摆脱数学枯燥无味的学习现状。

合作学习一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吗?有的老师不去考虑问题是否具有探究的价值,滥用小组合作,常常气氛很好,而实际学习的效果不如人意。因此鉴于不能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仅仅浮于表面,要把握契机,灵活地去安排。对于合作学习的时机,我一般是这么处理的:

1.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综观初中的数学教学内容,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学生们动手做一做,进而去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做中学”,自己去体验。比如,在一次教学比赛活动中,我被安排的是人教版八年级《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一课时。我认真揣摩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他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原命题,逆命题的相关观念。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师:刚才我们已经写出了以上几个性质的逆命题,它们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几根小木条和橡皮筋),小组合作验证它们正确与否。

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们赶忙分组合作开来。

组1学生:我们小组发现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命题是正确的。(边演示他们组的收获)

师:还有别的发现么?

组2学生:我们小组发现了: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命题是正确的,这两组橡皮筋构成的四边形始终是平行四边形,不管我去如何旋转这两根小木条。

师:很好。刚才我们从动手操作中感受了,那如何进行严格的证明呢?请同学们完成。

可见通过让学生分组去操作,并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去思考——哪些是正确的,这些动手操作型问题,让他们去合作亲身实践,加强了对问题的感性认识,从而为理性认识奠定很好的基础,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在新课改下,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基础知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所以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要让学生去自己体会、经历、提炼,比如常见的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在平时教学中,我常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获益匪浅。因为学生能自己处理的就要让学生完成,教师不能急忙评讲;如果遇到不会的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教师一定要在最后协助,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想、说、分析。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中比较典型的分类讨论问题是在“等腰三角形”这部分,因为几何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者几何图形性质的不明确,所以常出现需要分类讨论的情形。我给他们一道思考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9cm和19cm,求周长。(小组合作完成)

各个小组同学讨论热烈,我在行间巡视指导时就看到一个小组是这样参与讨论的:

组员1:我认为周长是37cm。

组员2:咦,我的答案是47cm。

组员之间交流,大家的答案确实有了分歧。

组员3:在这里哪条边是“腰”,哪条边是“底”不明确。所以必须进行分情况讨论。

组员4:这里面有问题呀,腰长为9cm的三角形不存在的,9+9小于19,不能构成三角形。

组长: 我们在分类讨论以后,还要注意解是不是都符合这个题目的意思,比如能不能构成三角形。

从以上小组合作探究中,同学们得到的答案很全面,从而也实现了这道题的教学目的,因此对于类似的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见解,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且经过一定的争辩,智慧火花的撞击,更加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能够寻求更多处理问题的心得体会。

当然了,合作学习还可以出现在,对于某道题的一题多解情况,探究型题目,但是老师要注意处理好“通法”与“巧法”的关系,或者有的方法大同小异,我们要进行适时指导,从而使得学生的解法达到最优化。另外教师要适时倾听学生的见解,能够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去,因为有时候教师的点拨犹如锦上添花,效果截然不同。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下新课程中极力呼吁的,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气氛才能活起来,最后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期望值,教师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促进者,幸福者。

上一篇:登山有感 第10期 下一篇:“分数加减法”的校本教研活动方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