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支撑,推进临武城镇化建设

时间:2022-04-06 03:17:09

项目支撑,推进临武城镇化建设

楚南古邑的风姿

临武县居湖南最南端,处于“楚头粤尾”,是一个“三山两水一盆地”的山区县,也是湖南省的“南大门”。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贮量的矿藏9类50多种,大型矿床9处,中型矿床12处,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和“煤炭之乡”,此外,还蕴藏着丰富的特种非金属矿物,其中“香花石”享有“国宝”声誉。农产品特色鲜明,临武鸭是全国名鸭之一,香塘鱼是清朝贡品,临武香芋、红心桃、甜枣、乌梅等农产品独具临武特色;人文景观丰富,有号称世界第一的天然仰天大佛以及龙洞烟云、东林胜景、西山霁雪、挂榜晴岚等名胜景观,徐霞客、韩愈、米芾等文人墨客曾驻足临武,留下了不少人文墨宝。

临武县中部地区比较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弱县”,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单一,财政增长对矿业依赖性过大;现代交通欠发达,对外通道不畅,内部交通网络不完善,制约着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对接的步伐。同时,由于多年来的粗放式矿业开发和加工,导致森林覆盖率逐步下降,环境污染较严重,个别地方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按照山水生态县域目标加快城镇化进程

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改善城乡经济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临武县域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武依托自身优势,制定了以县城为中心,以武水、金江、香花岭、岚桥等中心镇为基点,沿S214线、临连公路轴向带状发展,“一个核心二条轴线加一环线”逐级放射的城镇空间结构网络,按照山水生态县城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城镇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84亿元,拉动GDP7.4个百分点,规划区面积由11.7平方公里扩大到2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0.2%,县城区面积扩大至5平方公里。

一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把小城镇建设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注重强化镇区功能,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内涵和品位,突出发展特色。千方百计做活城镇存量地产文章,搞好土地招标、拍卖,使城镇沉淀的自然资源变成滚滚财源,近年来,通过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实现土地收入6180万元;通过环卫站所拍卖、公交线路营运权拍卖、城市桥梁命名权拍卖等形式,今年来共盘活变现建设资金200万元。全面实施“城镇园林化、村庄园艺化”绿色工程,做到乔、灌、花、草科学搭配,实行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效果,通过多形式有序、合理的开发活动,打造了河滨风光带、晴岚广场、博文苑等一批精品绿化工程,目前,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6%。

二是加强发展硬环境建设。千方百计加快交通建设,打通对外通道,完善县乡村公路网络,改变临武交通落后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快与珠三角经济圈对接夯实基础。目前临嘉二级公路建设步伐加快,临桂公路已通过工可评审,临连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通乡公路改造工作全面实施,5条通乡公路和8条通村公路已全面动工。大力发展小水电,理顺农电管理体制,完善供电网络,努力降低工业用电价格,现已成为全市工业用电价格最低的县,有力地促进了加工业发展。

三是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把生态观念广泛融入各项建设之中,结合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对城镇周边荒山荒地进行绿化;加强对受污河流的综合治理,采用水式充填法处理小有色矿尾砂,从源头上减少小有色矿采选造成的污染;加大退耕还林力度,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和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果,加快农村沼气化等生态能源建设,使临武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四是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临武县坚持以项目明确责任,以项目凝聚人心,以项目使用干部,加快总投资5000万元的阳光商业广场、投资3000万元的湘南建材大市场、投资2800万元的舜华鸭业公司二期扩建工程、投资5000万元的晴岚大酒店和科技会展中心和总投资5000万元的县四家办公大楼等城镇项目步伐,形成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良好局面,城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突出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一要合理规划,放大集聚效应。树立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促进小城镇在人才、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集聚,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二要突出特色,培植发展动力。根据自然条件、乡风民俗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小城镇发展方向和品位,切实把小城镇逐步建成一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要循序渐进,坚持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超前与当地实际的关系,必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切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城镇建设规划一经制定就必须维护其严肃性,要坚持分期分批实施,不能领导换、规划变,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突出生态优生,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第一出发点,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一要坚持协调发展。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相互促进的意识,同步制定和执行小城镇生态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不断优化生活和发展空间;按照规模适度原则,根据本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后劲以及城镇体系的布局,合理确定重点小城镇发展的规划面积、人口数量和经济容量。二要坚持生态优生。要确保绿化系统规划的实施,不断增强环保观念,进一步加强城镇周边地区的绿化,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注重市场运作,实现小城镇滚动发展。走市场运作之路,实现城建产权多元化,投资主体社会化。一要多元化运作。强化经营城镇的意识,把可以投入市场营运的城市基础设施推向市场,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剥离,全面归集和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吸引符合条件的不同经济成份平等地参与城镇建设,实现城镇资产的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二要多样化融资。切实发挥好政府调控的行政职能,积极推进以小块地为主的招标,拍卖等土地出让方式,有偿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三要多层次经营。降低投资门槛,放宽城镇建设和经营领域,把有形的、无形的各类存量资产,通过租赁、拍卖、抵押、转让等形式将实物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激活城镇经营活力,破解困扰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瓶颈。

突出产业集聚,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必须依靠独具特色的产业来支撑。由于各地在区位、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找准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选准支柱产业,抓住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特色产业,放大优势,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园区建设。通过高起点、高标准调整和完善工业园区规划,加大园区基础设计建设,提升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工业园成产业集聚的强势载体。要加快项目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项目作为支撑。要坚持“思路项目化、项目目标化、措施具体化、效益最大化”的工作理念,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切实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促进城镇提质扩容,增强城镇对产业和市场的承载力。

上一篇:大山深处的县委书记 下一篇:文化心理决定的收入支出行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