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手记

时间:2022-04-05 05:45:50

高考阅卷手记

(三) 今年作文会考什么

这是个特别能触动社会神经的问题,家长们尤其感兴趣,每年考前碰到家长都会追着问:“江老师,你说今年作文能考什么?”各家媒体也都会应时而动,各种形式的采访,各类人士的分析,各位名师的猜测,各级名校的押题……频率之大会一再验证和强化家长们的各种想法。2008年我国出现了不少或热门或震惊或懊恼的事件,人们纷纷猜测,“这次高考会考地震吗”“这次高考肯定会与灾难有关”……这种猜测的酝酿与发酵由于舆论的推波助澜在高考前夕更是达到了高考制度恢复以来的顶点。

作文命题往往代表了教育理念的一种导向,各省命题无论最后呈现的是怎样的面目,起码在讨论拟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指导、引领和倾向,必须能反映一个阶段的教育改革的步伐,比如体现新课改、新课程理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近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各有特点,很难概括,有些命题也曾引起争议,但总体上基本都能体现这一思路和方向。

高考命题历来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作文题的拟定和社会热点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太远则成了空中楼阁,脱离生活实际,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而且普遍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太近则会助长猜题、押题的不良风气,培养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仅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而且会干扰正常的中学作文教学。因此,作文命题反猜题成功与否往往也是考验命题成功与否的一把重要尺子。

命题组的专家们在确定作文题前,会广泛收集各类复习资料以及各地模拟题,尤其是流播面特别广的某些报刊杂志,检查所拟题目与各类猜题的吻合度,如果太过吻合,太过贴近,那么此题无论有多大的价值,都会被毫不犹豫地舍弃,这就是为什么每年的高考题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根本原因。2009年江苏的“品味时尚”便是一道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时代脉搏,并且反猜题非常成功的好命题。

然而2010年江苏高考的命题“绿色生活”似有违反规则之嫌,这道题的出发点与导向是善良的,美好的,高尚的,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圈外人士的赞扬,但是由于此题与时事跟得太紧,与现实的切合度太高,因而也受到了圈内的批评,可见出个好题多难。

而“拒绝平庸”的命题丢失了两者的平衡,它命题旗帜鲜明,立意空间狭窄,那种“我平庸,我快乐”的思想不可取,所能闪展腾挪的只能是怎么拒绝,怎样拒绝,用什么方式拒绝等技巧性的东西。换句话说,此命题与《课程标准》的说法存在较大的落差,也与先贤倡导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背道而驰。阅卷结果是,江苏全省有近五十万考生步调一致平庸作答,形成了大家集体向平庸致敬的尴尬局面,值得深思。

(四) 今年高考是否会有零分作文

高考中最大的一道题是作文,总分达70分(江苏、福建、上海三地为70分,全国其他省市一般为60分),如果哪位考生考了零分,反差何其大,怎能不让人注意?这种新闻效应便是网络、报刊炒作各地“零分作文”的原因。

实际上的“零分作文”往往不是这么回事,每个省份都有相当数量的“零分作文”。笔者每年参加高考阅卷,每天手中都会出现几篇,问这些未作答的白卷,能给分吗?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每年都会有未作答的空白卷出现,作为基数有几百万的考生,这种空白卷的绝对数量还是巨大的。2011年阅卷中,笔者的鼠标下曾经出现连续11篇都是空白卷的“奇观”。这种“零分作文”的新闻报道,即便阅卷还没开始都可以写,而且每年都可以套用。全国各省市的高考都是从6月7日上午的语文开始,而炒作“零分作文”的最早时间,有些年份竟然是6月8日!此时高考还没有结束,全国任何一处的阅卷点的培训工作还没有开始,甚至阅卷老师还没到达和进入阅卷点。

另外一种网上流传的“零分作文”,内容无外乎带有严重的政治问题,或者色调极为灰暗,有时甚至是别有用心的人借题发挥,比如那个流传于2009年6月10日的“2009年江苏高考0分作文《品味时尚》”便是典型的“愤青”之作。2010年我们在阅卷点正紧张地工作,一切都很平稳、正常,但此时电台、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上,零分作文正风行,大有洛阳纸贵之意,阅卷点的负责人每闻此种新闻,便哈哈大笑,说这些东西只有那些不了解阅卷真实情况或者不在教育这一行的人才会相信。高考中,这种作文,无论说的是什么,哪怕仅仅写了三个字,一般也多多少少是有得分的,即便是因为政治问题、立场问题而要给低分甚至零分,本着对社会负责、对考生负责的精神,它也必须经过专家组的集体合议,赋分是极为慎重的。经过专家组评议的零分作文几乎没有可能,再退一万步,真成了零分则是终审判决,它是小范围人数有限的传阅,基本没有外泄流传的可能。况且任何省份都不会公布零分作文的具体内容,为的就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是非与争论,因为这种公布除新闻炒作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笔者参加高考阅卷多年,经手的高考作文数以万计,至今没有判过写了文字的但是没有成绩的作文。

因此,真正的零分作文在现实中基本是没有的,它只存在于新闻炒作中,只存在于难以搞清来源的网络世界中。

上一篇: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下一篇:情态动词表推测用法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