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时间:2022-09-30 04:44:54

浙江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我是那种不想也不愿把自己并不热爱的工作带回来的人。但是,回来的路上有老师突然说为什么不写写这几天阅卷的事。我才恍然大悟。其实这几天也还真有一些可写的东西。只是离家许久了,一回到家就觉得像是一头扎进了自在的地方。因为自在,懒散得差点忘了原本觉得可写的东西了。今天如果再不记录,恐怕日久忘性大增,便真的记不起什么了。

今年的阅卷有别于往年。首先是阅卷的日子刚好是欧洲杯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日子。欧洲的战火跋山涉水不仅烧到了中国,而且还点燃了许多阅卷者的心。这使我不得不联系到高考与欧洲杯赛场的诸多相似之处。

我分到的任务还是作文。今年的作文有别于2009年新高考以来“材料+命题”的作文类型,而改成了纯粹的材料作文,材料新鲜,话点繁多,可支持一方,也可辩证看待,是个易于被接受的作文题。材料取自台湾作家刘继荣的博文,并形成了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在路上奔跑的人和两者都值得肯定的三种观点。欧洲杯采取的是“波兰+乌克兰”联合主办的形式,秉承了2000年荷兰比利时合办的方式,两个国家合办,每个国家都不需要花费单个国家主办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就能取得最大的效益。这种联合体已经被第三次使用,足见得人们开始渐渐支持这种既经济实惠又能活跃各国之间交流的方式。两个国家承办也被其他欧洲国家普遍接受。场上有球员和裁判在奔跑,场下有数万球迷在鼓掌,场外有亿万观众在关注。无论是刘继荣博文中的鼓掌者与奔跑者,还是欧洲杯赛场内外的鼓掌者与奔跑者,他们都有着对生活的执著与感悟。他们都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好自己本该有的角色,不矫饰,不趋炎,不媚俗。他们都可以被称为是“最受欣赏”的人。这个材料其实是把生活中最细小的话语当成材料,也是把材料中最生动的情节凝聚成话语。

另外,足球运动的看点在于足球运动中出现的黄牌、红牌、误判等元素。概念泛化的材料作文也是一样。按照阅卷的统一标准,有两个关键词:跑步者和鼓掌者。前者指的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象征为“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主持人”等社会精英或者“英雄”;后者指的是成绩一般的中等生,象征为“一个善良的普通人”。这两个象征意义的推断均来自于刘继荣的博文。阅卷和足球运动一样有规则,阅卷的规则就是这两个关键词不能少。好了,执法裁判已经吹响开场哨子。可是定这个标准的专家裁判实际上自己都没有完全搞懂这个标准对考场上的每一个“运动员”是否都公平。他一方面强调,试题和博文是有差异的,应该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来制定评分标准而不是博文的内容,不能让读过博文的考生占了便宜(因为他说,博文的主题是赞赏甘居中游、争做普通人的想法),考生可以有多种选择,考题很有开放性;另一方面,又拘泥于根据博文上对奔跑者和鼓掌者的象征意义作解释,奔跑者就是精英,鼓掌者就是善良的普通人,没见过博文的同学恐怕也很难联想到这一点。这很容易误导人。再加上材料中有这样的文字: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是社会精英的本质吗?是英雄的专属吗?鼓掌的人就不乐观幽默、不热心助人、不守信用、不好相处吗?主裁完全忽视了材料里的这部分内容。不说单一的把鼓掌者和奔跑者定性为博文里提到的人物类型是不客观的,至少在审读题目上我认为是不全面的。我想,如果执法裁判真能看清楚这一点,才是真的把握好了裁判的尺度。“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才是英雄和鼓掌的人共同拥有的品质。无论是支持坐在路边鼓掌,还是赞成在路上跑,抑或两者都肯定,首先,认准两个关键词,不应该是靠还原博文内容(因为这不公平),或者靠联想(这很虚幻,缺乏依据),而应该靠对材料的文本内容的推敲。最后,阅卷标准尽管统一了,却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那就必然会出现黄牌、红牌甚至误判的情况。

据我不完全的统计,考生中出现的情况大概是这些类:1.绿叶与红花;2.主角与配角;3.凡人与英雄;4.奉献与担当;5.低调与高调;6.父爱与母爱;7.欣赏与被欣赏;8.鼓掌就是鼓励;9.选择与定位;10.做真实的自己;11.平平淡淡才是真;12.台前与幕后;13.旁观者与参与者;14.咸淡两相宜;15.实现人生的价值;16.跑步与鼓掌(运动会)。最佳的先锋人物:吴菊萍、张丽莉、吴斌(最最普通的人物却因自己的不幸被悲剧地变成了“拯救浙江考生”的人)。最佳保障的后卫人物:刘翔、刘伟(无论什么材料作文、命题作文都离不开他们的身影)。课本的核心中场人物:丹柯(最为应景的英雄)。最佳场地:运动场(运动场就是由奔跑与鼓掌组成的)。

当然今年还是一如既往地打击套作,每年都有一些“影帝”,越是文采飞扬的文章越有可能是表演帝的化身。你不能期望一场球赛踢得扣人心弦,但你一定厌恶一场球赛踢得波澜不惊。当然有时你一下子就能认出球场上都是哪一个档次的人,有的是超级联赛里的主力,有的却还只是在乙级丙级联赛里打拼。同样,你可以一下子就给一篇文章下结论,这是一篇怎样档次的文章。球员有速度、体能、战术执行力的不同,考生作文也有内容、表达、意境营造力的不同。裁判要识别球员是不是假摔,阅卷者要能分辨正次优劣,分清宿构套作与好文章。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权威的不可置疑。话语太多了,就会给你张牌吃吃。比如,有考生其实已经写好了作文,内容也扣,结构也完整,语言还算流畅,结果却在最后“多嘴”:老师我写得很辛苦,求求你多给我一些分数。

球场上的人都长得各不相同。考生的文题也写得五花八门。文章带有跑步与鼓掌的自不必说,阅卷者都给打个及格分以上的。其他的一看就知道长成什么类型的。我又开始不成熟的统计了:1.比喻型文题——《红花与绿叶》《猎豹与昆虫》;2.置换关键词型文题——《做一个欣赏的人》《欣赏与被欣赏》;3.提问型文题——《谁是英雄?》《只在路边鼓掌?》《身在哪边?》《谁在呼唤自己的时代?》;4.烟雾弹型文题——《即刻启程》《他说》;5.流行歌曲型文题——《野百合也有春天》《冬天里的一把火》《白天不懂夜的黑》;6.诗句型文题——《田园将芜胡不归》《何须浅碧轻红色》《此心安处是吾乡》《来吾导夫先路》;7.人物名型文题——《拾麦穗的女孩》《废黜的国王》《小人物》;8.混搭型文题——《一份默默的鼓掌》(鼓掌能用一份?)《我是一颗草》(颗还是棵?)《一双支持的目光》(目光也能成双?);9.颠覆型文题——《社会需要“狗雄”》《“不叫的狗,会咬人”》《你是打酱油的么?》;10.社会使命感型文题——《社会需要良知》《时代需要领跑人》《鼓掌也是一种责任》……这些文题的设置就如同是球场上运动员的一张张脸,个性分明,有的美艳俊俏,有的歪瓜裂枣。

球场上最吸引人的就是脚下技术和团队配合。考场作文也是如此。今年作文呈现出一个“大师”说话的趋势,动不动就是某个名家的名言。有考生把“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列出了好多的版本,就是明证。蹩脚的球员脚下技术活很差,糟糕的考生联系材料与引言的本领也不高。有考生写道:

杜拉斯说:“把灯关掉,以便看清灯泡。”而我认为,只要内心所向,鼓掌或奔跑都应该肯定。

注意到这里有个“而”字,我在想它到底是表示前后两句的什么关联,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空城,想蒙我。

还有:

有言:“影子的出现本身即是一种绝望。因为影子依托于阳光下的身影。一旦人离去,影子也不再存在。”如果一味在路边鼓掌,那便是可悲的。因为这类人不知有自我,不愿成为自我,或无法成为自己。因而,我们也要懂得在路上奔跑。

考生大概想要借助引言来表达鼓掌者与奔跑者是相互依存的。但是,拿影子作比恐怕有些不合适,因为,影子本身就是人的一种依附物。

考生试图通过增加名言来换取更高的分数,却不知道用料和话题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对这句名言的取与舍。这样的人如果踢球,脚下技术一定糟糕,因为他老是要在脚下自己拌蒜。

上一篇:高考作文:切记避开“雷区” 下一篇:“汽水的泡沫”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