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呼和浩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时间:2022-04-04 11:07: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呼和浩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赵娜(1986年-),女,现为内蒙古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通讯作者:李宗霖(1978年-),男,内蒙古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下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新时代下的中华民族提供了精神内核、道德标准、行动指南与努力方向。中国高等院校作为社会思想汲取与宣传的主要阵地,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一直以来作为国人的精神源泉与道德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相通,相辅相成。其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基础与源泉,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动力与保障。因此,在高校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入手,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地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呼和浩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等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下的重要理论贡献,其内涵丰富而全面,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理论灵魂,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鲜明主题,同时融入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更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为新时代下的中华民族提供了精神内核、道德标准、行动指南与努力方向。而在作为思想宣传主阵地的高校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与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本观”与唯物辩证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灵魂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其中不乏众多优秀的政治理念,其中的“民本观”就与马克思主义中“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不谋而合。孟子认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离娄上》),并反复劝导国君“保民而王”(《孟子・梁惠王上》);荀子也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言论明确表明民众的重要性;几百年后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深谙民贵君轻之道,认定“君依于国,国依于民”(《资治通鉴》)。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许多优秀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易经》中的“与天地合德”到《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中庸》的“与天地参”到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从“天人协调”的思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都表明了我国古人关于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引导、调整自然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的有力支持。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刚健有为、自立自强的人格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立自强的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易・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以天体运行永远向上的规律来要求自己积极有为、勇于进取;孔子也是一位极力倡导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一生奔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孟子也从人格修养的角度提出用“义”与“道”去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先王功业,到忍辱负重,仍成就千古大业的司马迁,再到“海县清一,寰区大定”“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无数历史事迹都承载着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强烈感受到这种民族精神的力量,进而不断努力、奋发向上,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贮备潜在力量。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统一、开拓创新的进步意识,共塑爱国情怀与创新意识。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作为和平理念的延伸早已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孔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一片丹心图报国”……无数事例突显出中国人民爱家、爱国的民族精神。这些生动的爱国壮举无疑对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积弊日久”便会落后,落后便会挨打,因此爱国主义的另一个侧面便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礼记》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也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北宋时的王安石变法,清末的康梁维新,都是这种革新精神的体现。因此,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的爱国情怀不仅有对家国的维护,还有为家国更好发展而做出的改革与创新,这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是非荣辱观,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弘扬与发展。

无论是孔子的“恭宽信敏惠”、孟子的性善论,还是儒家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一直都倡导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与精神内核。大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的受到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熏陶,这对其自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行动指南具有重要意义。

二、呼和浩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共有包括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在内的六所本科院校以及近20所专科院校,其中还包括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民族专科院校。因此,首府高校呈现出学术性、科研型强,综合性高校、农工理医文专业性高校与民族院校并重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首府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突显出不同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覆盖面较窄

经过调研,笔者发现,在首府六所本科院校中,有四所院校开办了文史哲相关专业,其中只有两所院校对此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而六所院校中已有四所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选修课,其余两所也以某个专题的形式开设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如“诗词鉴赏”“京剧鉴赏”等相关课程。而在多所专科院校中,无论是作为专业课还是公共选修课,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院校微乎其微(个别专科院校以某个专题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突显自治区特色的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对于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更侧重于内蒙古文化与民族文化。由此看来,呼和浩特地区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有一定的重视度,但就其开设范围与力度来讲,还有待加强。笔者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中国传统文化课设置为文史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是将课程设置为全校公共必修课,此外,应在专科院校中全面加强传统文化课的教育力度。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根据调研情况,笔者发现,首府绝大多数院校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少参与性与主动性。虽然这样有助于教师较便捷的把握授课节奏以及讲授内容,但不易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不利于开发其自主探索传统文化内涵的潜力。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传统文化课程经常被学校设置为公共选修课,因此,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此课程可上可不上”的错误观念,或是认为此课程的期末考核较易通过,而不认真对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对此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今传统文化课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与学生的升学、就业等现实需求产生直接联系,因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加强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转变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改善高校现今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首先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入手。从现今教学体系上看,有的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入手,主要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有的是从地域文化入手,着重向学生展示本地区或个别少数民族的文化成果;有的是以专题的形式,择取传统文化众多内容的一方面或几方面展开讲授;还有的便是从社会学哲学的角度,重点向学生展示中国民族的精神风貌、文化品格、价值取向等人文精神。实际上,前三种讲解方式多数是一种关于历史成就、风土人情、文化遗迹、典章制度的“存在文化”教育,而最后一种是侧重思想领域的精神精髓教育,而正是这种教育方式更容易长远的帮助大学生提升品行修养与审美情趣,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应侧重从社会学哲学的角度,更好的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文精神。

(二)更新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中,应改变单纯的讲授教育模式,建立师生互动模式与学生自主模式。在传统的讲授模式下,教师更易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节奏,这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益处。但是,对于信息接收量大、接收途径多、思维更为活跃的现代大学生而言,在传统的讲授模式下,其思维不能得到充分调动,同时,由于参与性的缺乏,其兴趣度也不能得到充分激发。因此,教师应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营造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学习主人”的角色认同感。例如,在讲解孔子“仁”这一思想的时候,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首先,提出问题。教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第二,初步解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发现“仁”在《论语》共20篇的16篇中都有所出现,次数达到110次之多,也就是说在《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就会出现一个“仁”字,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性。经过“初步解决”这个步骤,许多学生会发出“什么是‘仁’?”的疑问,此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自主深入研究的环节。第三,深入研究。在学生对此问题产生兴趣后,采用“小组作业”的形式开始讨论。此时,教师要注意观察每组的讨论情况,并适当参与,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在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即在《论语》中找出“仁”出现的位置,加以总结概括,并建议学生可以从“学行结合中的‘仁’”、“言行举止中的‘仁’”、“修身养性中的‘仁’”、“礼乐制度中的‘仁’”以及“里仁为美中的‘仁’”五个方面进行讨论与总结,建议每个小组选择一到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第四,撰写研究报告。经过小组讨论、总结,要求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针对本组的研究内容撰写心得、报告。第五,小组汇报。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之上,要求在下一周的课上,每个小组选择1-2名组员作为代表对本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演讲。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此问题的整体认识。最后,教师总结。

在以上陈述的师生互动、学生自主研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思维自主性,并在小组讨论中开拓思维、互通有无。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研究者,课堂参与感与学习成就感明显增强,对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

(三)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渠道

在保证课堂教学渠道的同时,应着力建立课堂―课外多渠道模式。学校可以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在课外时间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这样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开展突显地区文化特色的专题讲座,如在呼和浩特地区可以开展诸如“土默特文化”“昭君出塞的和谐意义”“草原文化”等专题讲座;同时,学校应加大图书馆的相关藏书量,拓展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空间;此外,组织开展诸如人文知识竞赛、十精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读书会等相关竞赛,促进大学生自主提升传统文化素质;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传统文化兴趣与特长的平台,学校可以鼓励大学生创办如诗社、话剧社、文化沙龙等各类文化社团。同时,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平台,通过微信、QQ等网络新媒体辅助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四)组建传统文化教育新体系

打破单一的理论教学体系,完善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论―实践―运用”互促体系。只有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效果。对于此互促体系的建立,学校应把握“一个中心”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大基点”即“传统文化修养”与“职业技能”。学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的角度出发,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教授,如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修养、礼仪规范、合作精神、吃苦精神与坚强毅力,以及沟通技巧与交际方法等等,并通过社会实践突显知识的现实意义,如开展模拟面试、大型赛事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社区服务、医疗义诊等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会发现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与实际生活、就业息息相关,并对自己的为人处世、择业就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丰富的实践运用中,大学生们会自觉摒弃“传统文化=古老、陈旧的文化”的错误观念,积极主动的学习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与理论保障,其意义重要且深远。因此,在高校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通讯作者:李宗霖

课题来源1:2013-2014年度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

课题名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呼和浩特市高等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性研究

课题编号:2013SK―201

课题来源2:2011年内蒙古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关于高校素质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

课题编号:NYJGC201103

参考文献:

[1] 张万红,孙宏亮,王岩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2]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7月;

[3] 周光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4] 李宗霖.致思趋向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

[5] 陈力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角色扮演[J].宁夏党校学报,2013.5;

[6] 桂立.论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地位和作用[J].民族艺术研究,2008.5;

上一篇:Δ(G)=7且不含有4,5―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下一篇: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