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音乐教育与日本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思路对比

时间:2022-04-01 03:11:33

我国音乐教育与日本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思路对比

【摘要】中日两国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因此,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思路对比分析,找出两国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建议,为我国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的音乐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音乐 教育课程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7-01

一、中日两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思路对比分析

(一)两国都非常重视人的发展

中日两国属于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关系,两国在文化上具有很多相同点,尤其是对于两国高校音乐教学来说,都非常重视人员的全面发展。在两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都将音乐看做是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非常重视人类的活动,非常注重对人文内涵的理解,而且,两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时,都深刻意识到了音乐在传统本民族文化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两国高校音乐教育都是在对本民族音乐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断吸取国外优秀的音乐文化,朝着音乐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将学生们培养成为综合性人才。

(二)两国对音乐教育本质存在不同的认识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根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认为音乐的审美价值跟音乐审美是相同的,不带任何功利性。我国高校音乐教育都认可美学跟哲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主要是以“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为根本理念,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而发展的。而日本高校音乐非常注重实践性,更多的是通过一系列的音乐鉴赏活动,开展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日本高校音乐教学者认为,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必须通过音乐的聆听和制作来逐渐掌握音乐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他们认为音乐经验带有一定目的性和功利性,学生们通过一系列音乐鉴赏活动,不断获得相应的音乐经验和实践经验,从而在达到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目的。由此可见;“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是日本高校开展音乐教学课程的主要宗旨。

(三)中日高校音乐课程内容之比较

1.存在相同的教学领域分类,但具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通过对我国高校音乐教学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领域:即创造、感受与欣赏、表现以及跟音乐有联系的文化四个主要领域;而对日本高校音乐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日本高校音乐领域主要分为鉴赏和表现这两个方面。由此可以;中日两国高校音乐教学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却有着基本相同的领域分类。

2.欣赏教学内容的表述不同

中日两国高校音乐都是采取聆听和感知音乐要素的方式教学生们欣赏音乐,不同的是,日本高校音乐教师认为,只依靠聆听和感知来欣赏音乐要素,很难将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进行准确、详细的分析、理解和解读,因此,日本高校音乐教育者会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讲解世界不用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而我国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本民族教育、还是对不同民族的教育,仍采用靠聆听和感知来欣赏音乐要素,进而导致我国学生在学习一些外国音乐作品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很难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二、日本高校音乐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更注重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

中日两个高校音乐教育虽然都非常重视人才的综合性发展和培养,但是,日本高校音乐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日本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多思考、分析和创新,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很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基本上都是以统一的标准培养学生,很难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因此,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程度,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创造能力,这项技能对学生今后融入社会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会起着非常重要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采用多种欣赏教学的表述方式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日本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会针对不同民族音乐特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欣赏,进而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理解、体会。因此,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要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创新欣赏教学内容的表述方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这样会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认识,能够深刻体会到不同民族音乐的风俗和特征,这对学生们学好高校音乐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结论

通过对中日两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思路对比分析,觉得我国高校应该尽快提升音乐教育理念,学习邻国的先进教育思路,取其他国之长处,来弥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欠缺与不完善,所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者,要加大对音乐教育改革的速度,积极有效地吸取日本高校音乐教育的精华,使学生们对学习音乐充满兴趣,为提高高校学生音乐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军. 中日高校音乐公共教育现状的比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02)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观察与课堂评价 下一篇:《高职院校土建类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