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成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时间:2022-03-27 08:05:27

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成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在重点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进出平衡”政策取代“出口导向”政策、废除“敞口”引进外资政策、抑制国际“热钱”流入、推进汇率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如何扭转此种失衡状态的管理对策,这对我国尽快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现状;成因分析;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2-0072-03

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国际收支失衡现象,到近几年,这种失衡现象益发严重,主要表现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连续“双顺差”,并且这种“双顺差”急剧增加,目前累计已达3万多亿美元,结果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空前增长,其总规模亦达3万多亿美元。在美元不断贬值、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我国外汇储备损失的风险很大。同时,仍在不断增长的“双顺差”也表明,中国长期施行的旨在鼓励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需作出调整和转变,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以便尽早尽快地解决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问题。

一、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基本现状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国际收支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或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的情况。前者称为国际收支顺差,后者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无论是顺差或逆差,均是国际收支失去平衡的表现。

在2000年之前,我国国际收支基本不存在失衡现象,如1994-2001年,这8年间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仅为1931.79亿美元,平均年顺差241.47亿美元,总体上看基本平衡。但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国际收支开始进入了失衡时期,2002-2006年这5年“双顺差”累计余额达到9341.94亿美元,年均净顺差1868.39亿美元,总收入明显大于总支出。从2007年开始,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空前发展,变得十分严重,至2011年年底止,这5年间“双顺羞”累计高达2.16万亿美元,年均净顺差4326.40亿美元。

如果将以上两个时期(2002-2006年和2007—2011年)我国“双顺差”外汇相加,在加上或减去净误差与遗漏,这10年间我国国际收支累计顺差3.10万亿美元,年均净顺差3097.39亿美元(见表-1)。由于国家没有其他渠道消化过多顺差美元,近10年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只能被动收购绝大部分“双顺差”美元,结果导致国家外汇储备不断增长。截至201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高达3.18万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双顺差”美元基本上都进入了国家外汇储备。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十分严重,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改革治理的地步。

二、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长期奉行“出口导向”政策,外贸出口年年增长

自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我国开始实施“出口导向”政策,旨在扩大出口,获取更多的外汇,支持国家各项建设,因此外贸出口年年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形成了对出口的“路径依赖”,但此时国家仍将鼓励Ⅲ口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结果导致近10年来外贸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如1994年我国出口总额仅为1210.10亿美元,而2011年我国出口总额已高达1.9万亿美元,是1994年的15.69倍。但与此同时,我国进口的增长速度却没有跟上出口增长的速度,导致进出口大量顺差。据统计,1994--2011年我国出口顺差累计总额高达1.7万亿美元。国家长期以“出口导向”为战略的外贸发展理念。引致出口顺差的大量累积,最终导致今天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失衡现象。

(二)“敝口”引进外资,巨量外资流入中国

近30年来,我国一直实施“敞口”引进外资政策,目的是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各种引资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如审批、投资领域、税收、进口权等)不断推出,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效仿中央政府的做法.不断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如配套资金、地方税收、土地、水电、原材料、用人等),在我国掀起了经久不衰的引进外资热潮。据统计,1994-2011年外商在我国实际直接投资1.12万亿美元;另外,1994-2011年,我同共举借外债6114.24亿美元。二者相加合计,这17年我国引进外国资金高达1.73亿美元,而这些外国资金大部分沉淀在了我国,进入了国家外汇储备。所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敞口”引进外资政策,最终导致“资本与金融项目”大量盈余,亦成为今天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国际“热钱”潜入,加重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近10年来,以美日为首的两方国家经济日渐低迷,而我国经济向好,人民币存在较大升值预期及利(率)差的刺激下,国际上大量的逐利“热钱”开始投机我国,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伺机套利。国际“热钱”的流入,一定程度导致我国国际收支的“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尤其是在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不断扩大的同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进一步加强,造成越来越多的国际“热钱”潜入我国。据有关专家估算,目前在我国的存量国际“热钱”大约存数千亿美元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判定:一定数量国际“热钱”的潜入,加重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三、解决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管理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目前已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而影响和压力,如国家外汇储备高居不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较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内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所以,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趋利避害,已成为我国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要高度重视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加大改革的力度,采取必要措施,尽早尽快地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以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和谐发展。

(一)取消“出口导向”政策,代之以“进出平衡”政策

当前我国应转变思维定式,适时改变“出口导向”政策,代之以“进出平衡”的外贸政策,彻底走出拼命追求出口的“怪圈”。在出口方面,尽快取消或减少出口的优惠措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可以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并降低出口退税,从价格信号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限制主要依赖于价格竞争的高物耗、高污染、高能耗的初级产品出口,鼓励高技术、节约型、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支持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品出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加快加工贸易升级转型,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逐步从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向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转变。在进口方面,高度重视进口的作用,放松关税配额,减少许可证等非关税进口壁垒,积极扩大进口,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先进技术、重要原材料、关键设备进口和重要物资的国家储备进口,建立健全进口促进机制。总之,只有实施“进出平衡”的外贸政策,才能有效抑制出口过快增长给我国带来的风险,也才能真正发挥进口作用,有助于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二)废除“敝口”引进外资政策.提升引资质量

目前,我国应该取消“敞口”.引进外资政策,减少外资的流入,以修复国际收支的失衡。即我国应该由注重引进外资数量向注重引进外资质量的转变。要制止地方政府把外资的引入作为政绩考核的做法。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招商引资行为,避免各地为争相引入外资而进行的恶性竞争。同时我国应对国家和各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集中清理,果断纠正各种违法违规的地方政策,取消对外资的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外资的各种公开或隐形的“超国民待遇”。要做到引入的外资能够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引导其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来,使其能够带动国内整体产业价值链的提升。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急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优化产业结构,使引入的外资发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调整资源和环境成本格局,严格控制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企业应该减少高成本的对外借债,尽量借用国内外汇资源,把国内充裕的外汇资源利用起来。

(三)限制国际“热钱”流入并打击非法套汇行为

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强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有效控制“热钱”流入流出。对所有资本流入都要加强监测。对没有实际贸易和直接投资背景的资本,未经许可的证券投资资金,要禁止其流入。对所有合规入境的资金,在结汇环节都要加强真实需要的审核,从严控制外汇资金与人民币之间的交易活动。出口提前收汇、进口延期付汇、出口押汇和打包贷款等,虽然与贸易活动有关,但都是融资活动。加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作的协调,健全资本项目数据统计监测体系,尽快建立对贸易融资和非居民存款项目的监测。统一中外资银行的外债管理办法,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举借外债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控制短期外债特别是贸易融资规模的增长。对存在假借合法渠道非法输入“热钱”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对情节严重的“热钱”事件,提交公安、司法机关严肃处理,绝不手软。

(四)推进汇率改革,发挥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杠杆作用

从2005年起,我国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大力推进汇率改革,使人民币汇率进入了升值通道,但依然没有达到抑制出口、减轻国际收支失衡的要求,我国的出口仍在大幅增长。面对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严重和“双顺差”巨大的局面,我国的汇率改革必须抓紧推进,在坚持汇率改革原则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并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完善其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的功能,放宽汇率升值空间,允许汇率较快地向控制出口有利进口的价值方向浮动,以真正发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增强汇率弹性、放宽汇率升值空间,会给我国一些出口低附加值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企业带来压力和生存问题,但与一味增长的出口顺差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和损失相比,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也是值得的。

(五)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之路,彻底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是经济对内失衡的反映,要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能局限于涉外经济政策的调整,根本上还是要从恢复经济对内平衡人手。这就要求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内需。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制约的因素仍然是收入和支出的预期上,尤其是国家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不能够确实降低个人负担,个人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很大,从而增加了预防性储蓄,降低了当期的消费率。因此,我国要加大财政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医疗、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上的投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地区和阶层收入的差距;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手段,促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以真正启动消费。上述结构性政策调整的贯彻落实,是我国真正改变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主要保证。

上一篇:3+/Yb3+掺杂ZnO量子点作为双模式磁共振/C成像... 下一篇:绿色工业建筑利益相关者绿色协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