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写作与绿色作文

时间:2022-03-26 11:37:15

生态写作与绿色作文

内容摘要:绿色作文是以人为本、健康向上、充满智慧、洋溢活力、处处唯真的作文。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其灵魂。写作教学中要尊重学生自然的天性、个性表达,强调学生写作的自主性,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老师巧妙地指点引导学生积累、阅读、写作,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发现生活的精彩,乐意下笔,言之有物,从而写出富有真意、诗意、新意的绿色作文来。

关键词:绿色作文 真意 诗意 新意

我以我手写我心,写作能述身边事,抒心中情,应是一件乐事。然而我在十余年的语文教学中,常见很多学生在写作前一脸愁云,搜索枯肠却还是凑名言,套范文,干巴巴,乏真情。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想写好作文的愿望,是什么使学生的眼中蒙上了阴霾,看不到盎然的绿意?我想,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使得文章如无本之木,无米之炊;老师平时教学中引导的不足、教课的机械,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模式固定,语言、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文章自然空洞无物,缺乏生机。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指出:“作文需要生态化生成的过程,这时的作文需要已同生活提供的作文原料水融,情由事发,理在事中,情理交融。理、事、情都渗透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因此,环境所提供的生态资源和学生的体验在写作中相辅相成,互利互生,通过生态系统的综合效应实现对学生人格建构和能力形成的影响。”倡导生态写作,抒写绿色作文迫在眉睫。

一.写得乐意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大地山川四季如画,日常生活千姿百态。生活就如源泉活水,为写作提供不竭的清泉。因此,鼓励学生关注生活、留意生活,多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写作时轻松自如,易于表达。

要求学生平时关注时事新闻,节假日收看《子午书简》、《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写新闻点评,把握时代的脉搏,拓宽写作视野。写观察日记,每天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可为四季写观察日记,可对路人写肖像素描,可对自我进行深刻反思……总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小事、真事、新鲜事,俱可入文。将写得精彩或有进步的学生日记写上黑板报、编入班级文学报,向报刊杂志推荐。广泛阅读。学生刚入初中,就要求他们养成每天15分钟的课外阅读的习惯,名家名篇要读,同龄人的佳篇也要读。精妙处写点评,做摘抄。大量的阅读,丰富的积累,为学生厚积薄发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自然写得有滋味,乐陶陶。

二.立足真意

好文章直接来自“我”内心对事物的思考,对真实生活的体验,要求学生情动于中,述之于言。写人绘物要生动形象,抒感要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阐述的思想观点要积极健康,摆事实要真实可靠,讲道理要符合自己的认知水平。

1、绘真物,写真人。

刘勰曾言:“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想反映人、事、景、物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观察事物必须有“我”全身心地投入、体验,才能有感而发,绘物活灵活现,写人栩栩如生。

夏日,学生在驻足荷塘边,有感于凌波仙子之美,写下动人的《夏日・荷塘》,文字富有诗情画意,点面结合,将荷塘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让人如临其境,美不胜收。在认真观察了一个同学的言行举止后,学生写出了一个个真实而有独特个性的伙伴形象:活泼聪敏的毕凡“总是和前面的男生抢着举手发言,手升不上去了就奋力踮脚超过前面的男生。”幽默的宋莎莎“大摇大摆地走到我面前时,一抖衣领,一扬下巴,斜着眼,嘴一撇”……没有生活的真实,就没有艺术的真实,正因为学生认真观察、用心成文,所以才有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

2、说真话,诉真情。

写作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叶圣陶)有了深刻的体验、真切的感悟,用文字真实地表达悲喜愁乐等感情,文章才能具有生命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写《那一次,我 (哭了、笑了……)》时,有的写自己给答案同学抄,对方被老师批评自己却没能勇于承认错误的自责;有的借助环境描写表现考试失利的痛苦,有的表露对父亲酗酒抽烟让自己在家“几乎透不过起来”的不满……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表露了一颗颗鲜活率真的心。

因为有感于总理勤政爱民的事迹,学生深情地抒写:到达灾区的您/握着孩子们整天没拿起过筷子的手/泪流进深深皱纹里/坚持啊――/您含着泪说/铮铮铁骨的泪流的那么柔情/蹙起的眉头像把“川”刻在心里 ……巧借蹙起的眉头像汶川地震的“川”,不仅写出总理的年龄特点、忧愁的表情,而且表现总理为灾区人民真情关注,忧心忡忡。另外巧借温总理的语言:“坚持啊――”,将一心为民、忘我工作、慈爱善良的总理写得可亲可敬。用简洁生动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我对总理的敬爱之情。这样的文字自然能感动别人,引人深思。

三.追求诗意

写作中追求诗意,需要用诗意的阅读陶冶诗一般的情感。诗意的阅读是快乐、自由、创造性的阅读,是一个生命虔诚地与另一个生命的对话,不管是激昂高亢还是沉郁顿挫、清新淡雅还是荡气回肠,都能让学生从文中读出作者、读出自己。从而充实自我,陶冶性情,汲取力量,保护精神的水土,培植心田的花朵。“那里盛产鱼头和茶叶/民歌和悠闲”“累了就沉睡在/古老的阡陌间”……这些是学生读了《江南蓑衣》、《水性江南》两篇推荐美文后的诗意感受。

用诗意的表达,营造诗一般的意境,表达美好的思想感情。修辞的精当、用词的凝练、句式的整齐、语言的音韵美和情味美有助于达到这些效果。在看完苏州园林的视频、图片后学生写的美景是:“阳光从泛青的枝叶中穿过,在缓缓流动的薄烟中呈现处一道光影”“雾气弥漫之时,朦胧掩映下依稀可辨的艳彩忽现忽隐,莫不是宣纸之上一点一滴化开的山水画,将人的心牢牢勾住……”“依稀可辨的艳彩”用词准确,扣住初春时节少数鲜花在雾中初绽的景象,以“写意画”为喻表现初春公园朦胧梦幻、富有诗意的画面。诗情画意的文字既为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增添光彩,又让人不由自主萌发对园林艺术的热爱向往之情。

四.力求新意

语文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规范讲得太多,会束缚学生手脚。鼓励学生飞扬才思,彰显个性,尽情表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构思、立意。这样学生才敢于放开手脚,书写有新意的佳篇。因此,要对学生多鼓励,少要求;建议学生多求异,少存同。

学校开展秋季运动会之前,我提出写作要求:认真观看,写你最有感触的场面,相信每个人都能写得精彩,有所突破。运动会后,学生的习作交上来,我发现不少学生写同一个参赛选手比赛场面,各有千秋。连平时写作水平较低的同学都有可圈可点的精彩场面描写。我把这些精彩章句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共同欣赏、点评。学生颇受鼓舞,对场面描写更有兴趣和信心。在写《走在 的小路上》时,很多学生写乡村小路上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有同学不仅描绘了小路美景,还写了人生感慨:“走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心中的梦想,一如我在小路上追求远方的景色。”“生命的途中,有花香,也有鸟语。怀揣一份悠闲的心,在前进的途中不断采撷美丽的景色,在闲暇时编织成斑斓的记忆,让生命也变得明媚而灿烂,馥郁而芬芳。”感慨真挚,立意高远,有独特的见解,让人眼前一亮。写作时学生的确“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不墨守陈规,不人云亦云,才能“发现前所未见的风景。”

著名特级教师方仁工曾说:“作文要百分之百的真实,百分之百的本色,真实、本色,这是作文的最高境界。”以人为本的绿色作文,是丰厚积累的展现,现实生活的写真,个性思维的张扬,才具情意的显露。灌溉丰盈深邃的思想土壤、培植呵护学生心灵的花朵,让学生在绿意盎然的写作天地里自由驰骋、畅快表达,是每个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周亚云,教师,现居江苏溧阳。

上一篇: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一篇: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