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审美与舞蹈艺术论文

时间:2022-03-25 05:52:05

舞蹈审美与舞蹈艺术论文

一、舞蹈的审美价值

(一)继承与弘扬历史文化

舞蹈不仅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是表现人类思想感情最有效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文化的传承载体。虽然社会历史在不断进步发展,舞蹈也顺应了发展的潮流,有了发展和创新,但舞蹈仍然是最接触历史文明本源,需要在这些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创新。一部舞蹈史虽说是舞蹈艺术本身的历史,但也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各个时期的舞蹈发展历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窥视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不同地域的社会政治、经济、伦理、哲学、思想、文化以至和风俗习性等各个方面。这种反应,就是舞蹈所带有的认识功能,即通过舞蹈,了解和认识社会特征、心理气质、精神风貌以及生活的各个侧面。在藏族舞蹈《牛背摇篮》中,舞蹈在两只牦牛和一个藏族小姑娘间展开,表现了藏族少女在草原放牧牦牛嬉戏欢乐的童趣。牦牛被誉为“高原之舟”,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对牦牛有着虔诚的崇拜感情,藏族人民喜欢牦牛,因为它坚韧、沉稳、吃苦耐劳,这正是藏族人民性格的化身。在舞蹈《牛背摇篮》中,以生动洗练的造型、动作,揭示了藏族人民与牦牛、与大自然和谐美好、相互依存的关系,把藏族人民与牦牛的历史传统联系及其情感以鲜明的藏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韵味表现出来,是对藏族传统牦牛文化的总结。蒙古族古代以狩猎为生,属于游牧民族,他们的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蒙古族自古就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游牧生活深入到他们文化的各个方面,舞蹈也不例外。蒙古族舞蹈造型中有很多猎人狩猎时的动作,骑马、射箭弯弓等是他们常用的动作,也是其民族文化的体现。

(二)满足当代大众舞蹈审美需求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战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发富足,与此同时,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满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知识经济的高效率、快节奏,人们普遍处于疲惫的生活环境中,自然更加需求一些轻松越快的活动放松自身,平缓烦躁的心情。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能够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不仅有审美、娱乐、放松的作用,也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舞蹈让人们在审美中体验了生命的活力与热情,愉悦自身,提升自我。因此越发被人们所重视和需求。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蹈《千手观音》中,21名聋哑男女演员纵队叠加模仿千手观音像,在灯光和音乐节奏的变化中,“观音”的千手伸出、抖动,将千手变化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惟妙惟肖,令人沉醉。这种崭新的舞蹈艺术形式所表现出来的韵律美、动作美和情感美,被祖国广大人民所接受,并获得了一直好评。此外,此舞蹈全部运用了聋哑人,在无声的世界里,她们用自己对音乐的独特鉴解、以自己的形式演绎着最美的舞蹈。她们不仅感动了自己,更感动了所有人,提升了自我的精神境界。此外,在现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积攒着很大压力,人们需要一些出口来宣泄这些压力,而舞蹈审美就是宣泄口之一。可以说任何民间舞蹈从根本上来说从始自终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劲爆、激烈的现代霹雳舞,热烈的彝族跳脚舞等都有利于满足现代人们生活中的精神需求,迎合了现代舞蹈审美的需求。

(三)促进舞蹈艺术自身发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人们的舞蹈审美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通过在舞蹈欣赏中不断积累审美体验,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吸取经验,得到提升。“艺术洗尽世俗生活蒙在灵魂上的烟尘”,通过舞蹈审美,大大地提升了受众审美能力的提高,个人的艺术积淀也不断丰富,提升了舞蹈审美兴趣,对大众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不小的做用,反过来审美能力的提高对舞蹈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舞蹈艺术的长远发展。例如:将经典与创新完美结合的爱尔兰重建家园之舞—《大河之舞》,就是在舞蹈创作者在大众对爱尔兰传统风格的标准踢踏舞步已有足够审美之后的一次创新。相比传统踢踏舞而言,《大河之舞》不仅将爱尔兰舞、踢踏舞、俄罗斯民间舞蹈等多种舞蹈形式相融合,还加入了管弦等新舞蹈音乐元素,组合了多种不同艺术表演形式,如合唱、舞台布景、灯光设计等。《大河之舞》那充满梦幻的海蓝色灯光,轻快与奔放并存的舞蹈音乐,充满青春与性感的舞姿,充分展现了爱尔兰人民历经磨难后,重建家园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和民族精神。这一切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爱尔兰踢踏舞的热爱,以及踢踏舞艺术的创新发展与生命的延续。将视线转回国内舞蹈,歌舞团1986年的作品《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双人舞),是在观众对我国现代舞蹈审美达到一定高度后,对现代舞的一大突破。将民族传统艺术虚拟写意手法与现代舞的编舞技法充分融合,在舞蹈中把革命英雄主义和当代意识完美地结合起来,深入地挖掘了中国军人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整个舞蹈力量与意向美令观众如痴如醉,回味无穷,充分运用舞蹈肢体语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令人耳目一新,为之后军事题材舞蹈创作的发展开创了宽广的广阔空间。

(四)推动社会经济进步舞蹈的审美

在认识、社交、消费、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首先,舞蹈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交艺术形式,是一种用形象美的无声语言来反应现实生活的艺术,它能够帮助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其历史和民风民俗,认识社会,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具有明显的认识、社交功能。舞蹈《黄河》运用了交响式编舞手法,层层递进,虚实结合,有助于我们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与英勇斗争,他们同仇敌忾,保卫家园,保卫黄河,不甘奴役,充分呈现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通过欣赏我国的民族舞,可以发现北方汉族舞蹈大多粗狂刚强,热情奔放;南方汉族舞蹈大多优美委婉,秀丽别致。少数民族里蒙古族舞蹈的节奏鲜明,热情豪放,韵味优雅,维吾尔族的欢快活泼、优美抒情的独特风格,傣族的婀娜多姿等,扩大了人们的眼界,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提高了人们的认识,增进了友谊。其次,舞蹈审美的发展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舞蹈审美不仅可以和文化传播、发展等紧密联系,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还可以通过举办舞蹈比赛或者表演,产生观众门票消费以及场馆内产品广告消费,此外舞蹈审美对舞蹈的外部条件也有了较高要求,因此舞蹈培训班、服装等在我国也有很大的消费市场。舞蹈审美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社会就业,促进了社会经济和发展。最后,舞蹈是以肢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通过对舞蹈的表现力和张力的审美,鲜明艺术形象和深沉感情的传达,以及作者与时代联系的思想倾向,使人们耳濡目染地接受教育。如舞蹈《天边的红云》中讴歌了一群在长征路途中,面对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革命意志和战斗精神,为新中国诞生献出热血与生命的红军女战士。观众从而在淡雅浪漫的舞蹈审美中体会到了美丽的人性和生命的意义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育受众和平观念。

二、总结

舞蹈同样拥有教育功能,甚至随着其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扩大,将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舞蹈作为丰富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文化观念是其根本出发点,在我国文化观念的推动与指引下,社会大众的舞蹈审美观念不断提升,表达审美态度的意愿愈发强烈,各民族的审美差异不断融合。因此,舞蹈审美价值中文化的继承与交流,在满足人们舞蹈审美需求以及舞蹈长远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从而“按照美的规律构建自己、追求自己的审美理想”,被大众所重视。

作者:杨荔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上一篇:儿童舞蹈艺术论文 下一篇:案例教学法物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