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率先试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时间:2022-03-25 06:34:58

上海率先试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013年度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推荐案例

日前,《上海市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获水利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上海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市之一,将率先开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战略举措,建立起以用水总量控制和水量分配管理等为核心的“三条制度红线”。上海将用2至3年时间,率先确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并将红线控制指标逐级分解,率先建成水资源管理系统,率先建立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

方案中提到的“三条红线”的制度建设,第一条红线是以用水总量控制和水量分配管理为核心,通过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现地表水的合理利用和地下水的采灌平衡,建立和完善以各区县和企业(集团)为对象的用水总量控制分配和管理制度。第二条红线是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核心,通过完善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以及建设项目相关节水制度,推进节水示范试点建设、郊区供水集约化等措施的落实,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第三条红线是以纳污总量控制为核心,通过饮用水水源地的达标建设、污水厂网建设、截污纳管和污泥治理、河道综合治理等措施,建立水域纳污总量红线控制制度。

根据试点方案,上海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考核指标,逐级分解到相关区县和重点企业(集团),考核结果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监控能力,实现对水资源量质全过程的监测、统计和评价,加强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建设,形成全覆盖、系统化、规范化的监测统计体系;能操作、易考核、有奖惩的监督考核体系;有激励、有突破、制度化的政策法规体系。

目前,上海已全面建立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地表水市、区二级管理体制、地下水市一级管理体制。地下水经过多年的控制,实现了采灌平衡,地下水位得到大幅提升。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上海市以13%的用水增量维持了2.5倍的GDP增长和40%的人口增长。“十一五”期间,上海全市累计完成节水项目3154项,日节水量约40.64万立方米。2010年上海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05年下降33.5%。

上海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22.07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3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34,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5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试点期重点要开展以下六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三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四是加强监控和规范化能力建设,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五是完善政策法规和执法监督,加强法律保障;六是建立评价考核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上一篇:基于法学视角谈金融消费者概念 下一篇: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是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