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思想分析

时间:2022-03-24 07:20:06

马克思异化思想分析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异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探讨和研究的热点。对比研究马克思早晚期的异化思想来看,马克思后期的异化思想与早期《手稿》中的相比,二者绝不是断裂或者削弱的关系而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晚年的马克思并没有抛弃他的异化思想,而是在《手稿》的基础上,又立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赋予异化思想新的内涵,从而更加丰富和完善了他的异化劳动理论。

关键词:异化思想;异化劳动;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35-02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客观的社会经济事实出发,运用“异化劳动”这一经济范畴,深刻剖析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果实的社会现象,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以分析异化劳动的方式集中论述了他的异化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劳动就表现为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主要是指以下四个方面的异化。

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从当时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巧妙地发现“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也就是说,劳动的结果反而成为一种异己的、统治着劳动者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劳动者除去自身劳动力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能够实现自己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第二,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强制劳动。”工人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变成了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劳动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了对抗性的关系。

第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沿用了费尔巴哈关于类本质、类存在物的说法,他认为人的类本质正是人能够自由自觉地活动。但是,在异化劳动状态下,“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因此,人丢掉了自己的类本质,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即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劳动的主人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对这个劳动的关系。”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或者说是人与人相异化的事实。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思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他摒弃了费尔巴哈关于“类本质”的概念,将异化的涵义理解为人的活动及其产物与人本身相对立。“但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马克思把人和他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使异化从劳动领域扩展到整个人类活动,其中包括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首先,经济生活的异化。人类在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当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按照一定方式结合,才能产生出现实的生产力。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生产商品的物质手段变成了剥削工人的利器。“只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由于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而是自发形成的,因此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权力。关于这种权力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就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以人们的意志和行为转移,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因此,劳动者所创造的生产力已经不是某种个人的力量,而是所谓资本和财富的力量。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变成了一种人们无法驾驭的社会力量,变成了一种与人们自身相对立的现实的物质手段,并且反过来压迫、奴役着人们。

其次,政治生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的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因此,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裂也标志着国家与从事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相分裂,国家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与人相异化。不仅如此,某些政治制度和政治机构也成为一种与社会相异的力量而存在。

再次,精神生活的异化。人们的精神活动即人们的观念、思维、意识。“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因此,意识就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影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然而,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存在,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关系都发生了异化,成为与人类相对立的存在物。因此,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物质交往关系的反映。意识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独立的、与人类相排斥的,异己的力量。这样的意识不再受人的支配,并反过来支配人。这种精神生活的异化完全可以用宗教来证明。

三、《资本论》中的异化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并没有抛弃中对异化问题的论述,而是立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根据新的经济事实和哲学分析,进一步深化了《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资本论》不仅批判地继承了《手稿》的基本思想,而且还对其加以创新和发展,使异化劳动理论更加完备和系统化,成为了阐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经典著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剩余价值理论,进一步解释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现象。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产品表现为他人的财产,表现为独立地同活劳动相对立的存在方式”。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不但表现在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自身,物质财富的增加与工人贫困化的加剧形成鲜明对比,而且表现在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变成了与工人相对立的存在物,变成了资本家借以剥削、奴役工人的现实手段。“活劳动的贫穷的主体,同已经创造出来的价值即创造价值的现实条件相比较,形成越来越鲜明的对照.劳动本身越是客体化,作为他人的世界——为他人的财产——而同劳动相对立的客观的价值世界就越是增大。”

其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揭示了劳动者同劳动活动之间是一种异己的、对抗性的关系。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工人在进行资本主义生产之前,资本家就已经用货币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并且占有了全部生产资料。工人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的幸福,而是为了让资本家获得足够的剩余价值,以此来不断地压榨和剥削自己。劳动者不再能自由自在地进行劳动,而是成为“自动的机器体系的有意识的肢体”。因此,劳动就变成了一种异己的、被强迫的生命活动。

再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异化条件下的各种经济事实的分析,深刻得出造成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的经济根源。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下,人的智力因素与劳动者相异化。这种智力因素包括科学、技能、管理等诸多方面。智力因素的出现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变成了资本家用来控制和剥削工人的有利武器。科技的进步和智力因素的发展不断使劳动者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科技与劳动的关系也变成了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关系。

最后,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依据,深刻地揭示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社会关系同个人相疏远、相异化的事实。由于私有制和分工的存在,“个人同自己同别人相异化的普遍性”必然存在,“各个人让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对象同他们自己相异化”。

纵观马克思早期和晚期的重要著作,我们不难发现一以贯之的异化思想。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晚年的马克思并没有因为没有完全沿用早期《手稿》中关于异化概念的阐述而抛弃了对异化问题的研究。相反,他正是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具体深入地对异化范畴进行了新的诠释,再次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人道主义内容和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因此,马克思早晚期的异化思想不仅具有实质性的联系,而且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熊子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王东,林峰.《资本论》异化观新探——与《1844年手稿》异化观的比较研究[J].江海学刊,2007,(3).

上一篇:公平市价与公允价值的比较分析 下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