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

时间:2022-03-24 06:34:34

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

实施美育,语文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它既是当前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又是语文教学自身特质的必然反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美育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感受美语文课具有大量的美的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利于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表达美、创新美的能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生往往由于受年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诸多方面的局限,阅读课文时常常会“见美而不知美”。语文教师应该抓住作者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蕴含在课文中的美。诸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自然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美,《放风筝》的情趣美……都为少年儿童树立了美的典范。教师要尽力充分开拓教材中美的源泉,从备课到讲课乃至作业,都要注意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各种美的姿态,使其具有感受美的能力。所以说,语文教学美育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的审美感受能力当做追求的目标之一,并使其成为鉴赏、创造的前提和条件。

二、鉴赏美

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揭示语文中那美好的景象、多彩的生活、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句等美育内容,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同志曾经指出:“有比较才有鉴别。”对比是作家或艺术家比较常用的手法之一,也是人们鉴赏美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采用对比手法的课文比比皆是。例如《白杨》一文中,将白杨高大挺拔的形象与茫茫的戈壁滩环境对比,突出白杨生命力强的特点,进而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白杨的性格美,进而明白白杨的象征意义――更加完美的突出“爸爸”及建设者们热爱新疆,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心灵美。另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课文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以及不同文体作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对审美对象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选择,明确哪些是美的,美在哪里等问题,从而把审美以直觉、情感为主的感受,提高到对美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表达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语言风格各不相同,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体味文章中熔铸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欣赏语言表达美的旋律。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讲读课文第三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思考: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不走那条“可以追上部队”的路,而是不顾自己的危险,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呢?让学生通过细心阅读本段语言文字,进行丰富的象形和广泛的联想;讲读第五段时,我让学生看“跳崖前的五壮士”一图,指导体会五壮士跳崖前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这样借助教具,采用直观教学法,再现美的情境,令学生身临其境,亲眼看到美的事物,从而培养感受美的能力;教学该段时还引导学生品词悟句,通过理解“屹立”“纵身”“昂首挺胸”等词语,深入体会:从这些词语中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气概?从语言因素入手,引导学生在品词赏句中得到美的感受;总结课文时,让学生阅读课文,想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把景物、环境与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让学生从中去感受人物的高尚情操;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的训练,学习课文中语言的优美,提高他们表达美的能力,让他们在现美。

四、创造美小学语文教学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不断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来创造美。教学中,要重视说、写对美育的作用,要在读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重点,指导学生练说、练写,让学生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根据课文字里行间流露了“我”对故乡杨梅的热爱之情这一特点,认真指导学生反复赏听、品读、诵读,使学生充分感受、欣赏故乡杨梅之美的基础上,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教学描写故乡杨梅颜色、形状、味道的句子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想象句子中描绘的景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说一说杨梅的颜色、形状、味道,使学生对杨梅的美的认识更加深刻。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优秀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之所以兴趣盎然,生动活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例如创设情境,带入艺术意境,感受人物形象,品评语言情调,发掘内在感情,激发学生创作行为等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上一篇: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正确实施因材施教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