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时间:2022-03-22 07:36:39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构建小学和谐校园的意义

构建小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小学教育发展观的价值核心,贯穿与小学教育的始终。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促进师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健康的成长。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建立师生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构建小学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公正、公平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会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后续的保障。

构建小学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追求个人、知识、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理念的价值取向。软实力指的是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小学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学习、思考、理解、感悟,充实自己。

二、构建小学和谐校园应着力处理好的几个“和谐”。

学科发展的和谐。构建小学和谐校园,首先要做到学科发展的和谐。学校要保持各个学科之间的布局合理、互相支撑、协调发展。

规模与质量的和谐。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规模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规模的关键。给智力好的学生一个开阔的学习空间,并要树立大众化的质量观,给大多数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空间,使规模和质量二者和谐发展。

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要做两个统一: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学校管理应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人本管理。在学校实施人本管理,其核心是把人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位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教育人、激励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小学校园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目的在于营造更加整洁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必须融入学校自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目的在于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气息。

法制与法治的和谐。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已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把法制教育加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社会主义法治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认真研究学校法制教育,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营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受到法治的教育与熏陶。依法治校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学校教育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民为本。百年树人,学生为本。现在的学生,就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以学生为根本,要切实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把学生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价值目标。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法制、民主、环保、国情等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提倡人性化管理,积极地创设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切实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合法权益。通过改革创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给教师成长平台。以民为本,就是“学校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是关键。建设和谐校园,领导既是组织者、推动者,又是示范者、引导者,责任是重大。因此,领导班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实现工作效率、人际融洽和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不断提高教育规律办学和治校,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3.推进依法办学是保证。依法办学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

4.确保安全稳定是基础。学校是青少年学生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保障师生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5.建设先进文化是载体。先进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源泉与动力,也是和谐校园的灵魂。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6.建立和谐关系是保障。构建和谐校园,要协调好校内和校外的各种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引渡者,是学生成才的领路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主导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对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主体作用。

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怎样构建和谐校园?对于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上一篇:“合作”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中的作用 下一篇:试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