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范文

时间:2023-03-01 11:26:21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范文第1篇

今天,我们提倡“构件和谐社会”,那么,今天的和谐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可以用28个字来概括:民主法制,公平争议,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前20个字阐述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后面的8个字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口起来,和谐社会无非就是这两大方面,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外”。内外之间互相渗透不仅内部和谐了,而且外部也和谐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坦荡荡”容易和谐,“常戚戚”不容易和谐,无知则难理解人;不理解就难谅解,不谅解便谈不上化解。和谐社会需要包容,需要团结友爱!同样,稳定也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稳定的延伸。但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稳定,不是故步自封,不是抹杀矛盾,更不是死水一潭!我们所要构件的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和谐社会,是发展中的和谐社会,是敢于结实矛盾,善于话界矛盾的和谐社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活,我们的和谐社会才会生气勃勃,才能有所作用。

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人类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一而二,二而一。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类要顺从自然;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类要跟自然做斗争。人类不应该做自然界的奴隶,一味的听命于自然还要抗洪干什么?一味的听命于自然界,还要消灭蚊蝇做什么?鸟类无所谓“益鸟”,“害鸟”,因为有了人才有了“益鸟”“害鸟”之分。自然界辨证发长的人类也应该辨证的看待自然界。人类的自然界的正确态度:一要保护,二要战胜。保护其有益于人类的一面是和谐,战胜其有害于人类的另一面也是和谐。

南立车村是武强县有名的小康村,但也有一部分村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为此,近两年来村党支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搞起了荒山种植,不但当地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村民的种植收入也明显提高,全村人心安定,团结融洽,一片详和的景象!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构件和谐社会是多么重要!

和谐社会范文第2篇

大家下午好!

我是财经系的闫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

和谐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理感受;和谐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希望之美.

社会整体的和谐是一种协调之美,统筹之美,科学之美.

社会整体的和谐离不开和谐发展的人,而和谐发展的人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 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学子们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包括师生共同创造的人文环境.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位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位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也随之净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其次,只有拥有良好校园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试问一个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校园怎么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 其实想要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并不难,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并自觉地以"八荣八耻"的标准来要求规范我们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就能成为文明大学生,也自然能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

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时期社会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同学的长处`,让每个同学的个性如春天里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处处为同学们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运动会上一展矫健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书画展上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科技文化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肩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让你我携起手来,争做文明大学生,创建和谐校园吧!

和谐社会范文第3篇

摘要:当代中国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就和谐社会的本质而言,其应当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便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法治国家的过程。本文浅谈了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法治社会;和谐社会

我们给予和谐社会的概念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和谐社会的本质而言,其应当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便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法治国家的过程。其中法治就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大保障。法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导方式。

所谓法治是指国家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方略,即与人治相对的治国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强调法律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依法办事。而其精神应与社会和谐的目的相一致,法治精神是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秩序、人权以及权利义务的对等,也就是法治精神的核心有着强烈的和谐因素的,它本身就有和谐之意。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内涵如下:把民主和与法治相统一;把坚持党的领导,发展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相统一;确认法律只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确认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佳选择。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理想状态,社会由野蛮过渡到高度的。文明意味着法治的高度完善,也说明社会不和谐和因素不断地减少。我国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意见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纲领性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事物之间平等相处、协调发展、和平有序地稳定、持续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它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通过法律法规来消除社会中不和谐的因素。从而实现社会管理有序,人与人相互尊重,各阶层合作互助、团结友爱的平等社会。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首先,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是生机勃勃、持续发展的社会。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产权明晰,社会利益分配合理的社会。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有着共同点的。法治精神所追求的目的与和谐社会所形成的目的是一致的,两者互为基础,互为保障。

一方面,从社会主义法制的角度来说。其实现以和谐社会为基础。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要求,对法制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第一,社会主义民主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第二,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对法治的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平正义必定促进法制建设的发展。第三,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为法制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尤其在生产社会化、人际关系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离开诚信友爱,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合作和互动,整个社会就无法维系,法治也就无从开展了。第四,主体的活力、创造力的发挥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动力。社会的进步源于每一个主体的创造力的发挥,自由是发挥创造力的基本条件。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对主体行为的自由的保护。自由是现代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必将推动法治的发展。第五,社会的安定和秩序为法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秩序是社会的基础价值之一,任何社会都需要安定和秩序,没有安定和秩序,社会共同体就无法存在,更无法正常运转。第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法治的发展。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提供了制度的支持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义务。

另一方面,良好法治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社会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并非是一种治理手段。要使社会实现和谐的状态,必须借助一定方式。实践证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方式。法学家塞尔苏斯曾这样说过:“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法是善良公正之术”,这充分说明法与正义是不可分的,和谐的社会必须以公平、正义为前提。因此,法治是和谐社会构成的前提条件。同时,法治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保障。和谐社会不是没有问题和矛盾的社会,而是有了问题和矛盾能够得公平合理的解决,拥有化解矛盾冲突机制的社会。它的建立需要具有解决纠纷和维护正义功能的法律来保障。法律在维护正义的过程中,实质是就是倡导人们恪守社会正义、诚实信用、遵纪守法、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各社会相处的过程。

因此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上,法的作用不可小视。法治状况直接反映社会和谐的程度。法治与社会和谐是互为辩证统一的,它们都是为了能够实现社会的在同平等和公平正义,当法治的价值――人权、秩序、正义、效益得以实现时说明社会的和谐基本形成。相反,社会不和谐因素的不断增加,说明这一时期的法治建设并未有实现法治的最终目的。法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指导或引导的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或标准得以反映,建立良好的法制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对和谐社会这样的状态,用法律的方式既定一来并通过既定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的方式必须是在结合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经过国家的立法机关既定的。当和谐的因素不断增加,这就说明需要修改现有的法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当国家在构建成和谐社会,无从下手时,可按照既定的法律引导社会和谐的构建,法治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和谐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法治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我国的法律更是极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方式,法治在于实现着它自己的价值:公平、正义、秩序与自由。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才是长治久安的可靠保障,实现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和谐社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育;审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02-02

席勒在美学史上首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他认为美育是促进鉴赏力与美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感性与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席勒当年写《美育书简》是为了探讨如何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他认为审美的王国是最理想的社会,要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改造成理想的社会制度,唯一的途径是进行审美教育。他认为审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先决条件,他说:“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1]他认为,人性的和谐必将导致社会的和谐发展,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的完整性,即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从而恢复社会的和谐与团结一致。虽然他夸大了审美教育对政治文明与社会和谐的作用,然而从当前的形势看,他的观点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美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美育,是指学校美育,它是教师有计划地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广义上的美育是指一切审美活动对人的教育作用。它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个方面。本文主要指广义上的美育。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与愉悦性,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情操,塑造人们的人格。

从古到今,我国很多思想家强调美育的和谐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礼教”与“乐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教是要求人们遵守社会规范,乐教是培养人们内心的和谐。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乐合同,礼别异。”“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他认为礼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会引起人们的对立与紧张,而音乐则能通过情感的抒发与心灵的交流,实现人们关系的和谐,进而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安定。我国古代思想家也意识到文学的和谐作用,认为诗歌可以排泄怨怒,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管子说:“止怒莫若诗”。白居易认为,诗可以“补察时政”和“泄导人情”,“补察时政”是指诗可以为统治者提供执政的参考,“泄导人情”是指诗能把人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从而达到调和阶级矛盾的效果。到了近现代,也有思想家重视美育的社会作用。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主张审美主义的人生观,在教育上他重视“情感教育”与“趣味教育”,这两种教育也就是“美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的治国方略,他认为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和谐是人类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当前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拜金主义盛行,自然生态恶化,精神疾病蔓延。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维度的审美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美育活动犹如一条有效的泄洪渠道,使人们的情感得到无害的宣泄与释放,从而起到减轻压力与平和心态的作用,有利于心理健康。只有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谐了,才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对自然与他人满怀平等友好、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用句形象的话来说,美育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社会的减压阀、灭火器。美育可以培养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与社会,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美育活动能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心灵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心开始。人的和谐主要是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美育能使人们的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处于和谐自由的状态。

席勒把人性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认为人具有相反相成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理想的完美的人性就是这二者的和谐统一。他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康德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想象力与知解力处于和谐状态。叔本华认为,人的烦恼与痛苦源于永无休止的欲望,文艺和美可以让人暂时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宁静与和谐。我国传统美学也讲究感性与理性的和谐与协调。如孔子主张文艺作品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毛诗序》里也讲到文艺要“发乎情,止乎礼义”。我国的文艺家大多倡导文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应是合乎礼义的平和情感,这样文艺作品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哀怨不平之情,使失衡的心理得到调理。如我国的古典戏曲大多是以大团圆的形式结束,这样能缓和欣赏者过于强烈的悲伤情感,让欣赏者获得心理平衡和心理安慰。我国美育的首倡者蔡元培都认为美育是完人教育,美育是通过情感的陶冶来塑造完善的人格。美育通过形象的感染和情感的激发,能引导人们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自觉地净化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品德。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2] 美育活动使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胸襟变得开阔,心灵也会变得纯净,生理与心理就很快恢复平衡与和谐。美育活动还可以拯救现代人的灵魂,如当人们心情郁闷时,听到优美的音乐,就会忘却烦恼,身心舒畅,有的医院用音乐来治疗精神疾病。

二、美育活动有助于人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认识关系、功利关系与审美关系,只有在审美关系中,人对自然并不怀有功利性的需求,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友好和谐的关系。我国古人提出了“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美育思想,这一思想就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我国古代的审美观“比德”说,就是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与人类的美好品德相比附,使自然人格化、情感化。在中国古人眼里,自然界与人类一样有灵性的,懂得人的悲欢离合。南朝画家宗炳说:“山水质有而趣灵”,“山水以形媚道”。人们对于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寄寓了款款深情,就像陆机所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人们在大自然中可以触景生情、睹物兴怀,达到心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和谐境界。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集中体现在中国文学艺术中。中国的绘画尤其是山水画,体现了艺术家与自然的圆融和谐的关系。我国历代文学艺术家都是自然美的爱好者,如李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辛弃疾的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说明诗人把自然山水当做亲密无间的朋友,可以相知相惜、和谐共处。当人们心灵孤寂时,大自然则是人们排遣忧思的精神家园,优美的山水可能抚慰人们的心灵,让人在山水中流连忘返,乐而忘忧。美育能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使人类善待自然、亲近自然,从而使人们与自然建立起和谐自由的关系。

三、美育活动能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美育可以通融群已,调节人际关系,从而有力地促进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美育有利于社会共通感的形成。席勒认为美是一切人共有的东西,“只有审美趣味才能给社会带来和谐”。如鲜艳的花朵、美妙的音乐能为各民族、各阶级的人们所共赏,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可以超越时代的、民族的与阶级的界限,实现思想感情上的沟通与共鸣,形成社会的共通感。审美的情感是超功利的自由的情感,是一种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情感,它能在人们心中引起普遍的共鸣。黑格尔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3]美育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与沟通。如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设身处地体验了他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市场经济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不断产生纷争与矛盾,除了法律与道德约束外,美育也可以起到一种制衡作用。当人们沉浸在美育活动中,由于注意力的转移、情感的净化,人变得超然了,不再计较片刻的得失和即时的荣辱,淡化人们极端的功利心,使人们以超然的审美态度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豁达地解决纷争,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有序。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诗可以群”的观点,他认为诗可以使人们融入群体当中,交流思想感情,促进群体的和谐与团结。王国维说:“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深纯洁之域。”美育可以唤起人们美好而善良的感情,如同情心、温柔、爱,通过审美化的温暖人情来弥补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使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与他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美育是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家庭、社会、学校各个方面开展美育活动,有意识、有计划地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人们对待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审美态度与审美情感,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与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39.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1.

和谐社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天理;人欲;扬弃;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244/249: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7)05-0028-04

理欲之辨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的价值核心。至少从两宋时期开始,这个问题就已经成为思想界的中心话题。今天。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需要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社会主义和谐思想扬弃传统理欲观,使我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人欲”得到肯定,满足此欲的“天理”也获得新生。

一、理与欲的对立

北宋理学家程颐说:“礼即是理也。不是天理,便是人欲”。“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间”,便是理学家们对“理”的理解。他们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等级关系说成是永恒不变的“天理”,又把人们满足自身需要和追求利益说成是“人欲”,是违背“天理”的罪恶。朱熹认为,“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他还用唯心哲理修正孔子学说,并且把《孟子》、《中庸》和《易经》中的一些哲学命题揉在一起,建立“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政治理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说教,‘格物致知’的训练方式,保守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念,形成了庞大、驳杂、无所不包的理学体系”。

理学家们还把《古文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的16字“心传”作为其立论的依据,即把“道心”看作“天理”,把“人心”当作“人欲”。他们的出发点是想通过教育来铲除人们的叛逆和不守本分的心理,引导人们“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自觉遵循封建道德。到了明清之际,虽然时代主题变了,但封建统治者仍然沉迷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教条,处处显示其“天理昭彰”的信念。他们推崇理学,大兴文字狱,企图迫使世人放弃关注有意义的政治、道德课题,以便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天理”因此走向了历史的反面。正如顾炎武所说:“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黄宗羲亦谓:“儒者之学,经天纬地。而后世乃以《语录》为究竟,仅附答问一二条于伊洛门下,便厕身儒者之列,假其名以欺世。治财赋者,则曰为聚敛;开阃捍边者,则曰为粗材;读书作文者。则曰为丧志;留心政事者,则曰为俗吏。”理学家们醉心于心性空谈,坚持排斥实事、实功、实行、实学的思想立场,过分强调用外在力量抑制人性,忽视人的尊严和世俗欲望,终于成为政治的婢女。“宋儒之祸甚于秦灰”。不批判理学,中国社会就不能进步。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中,民众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根本谈不上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他们的“欲”只能由君主来规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的“欲”得以真正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奉行以人为本的执政行政理念,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他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盐的问题、米的问题”人手,先造成社会的“小和谐”,通过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大和谐”。

二、理与欲的统一

如何瓦解“天理”与“人欲”的纠缠和对立,使我们的社会能够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社会生活准则,进而使理与欲由对立走向和谐呢?理与欲是辨证的:对“天理”的肯定常常变成对“绝对”的崇拜,对“”的肯定又常常成为对“放纵”的鼓励。这就需要分清“欲”的类别和对象,即它是老百姓的生存之欲,还是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回想当初宋明的理欲之辨,是为了抑制统治者的贪欲,还是要遏止老百姓的生欲?春秋时期,老子针对统治者的生活告诫:“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为此,他主张“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要达到社会的和谐,就要对百姓薄赋敛,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对统治者而言,这“三去”是很难除的。因为,他们根本就听不进读书人的道德说教,反而顺手接过“天理”,把它由道德修养的圣贤功夫转化成为政治奴役的杀戮工具。“天理说”造成的实际结果,总是平民百姓“失理”。

天理有其局限的一面,人欲有其合理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欲”就是“天理”,虽然人欲未必就是天理的全部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无“欲”的圣人是不存在的。在同样的环境下,在同样的引诱面前,圣人也有犯罪的可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可能。人欲也是灭不了的。宣扬“灭人欲”,实际上是否定人欲的合理性,这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其结果势必压抑人的个性。被压抑得越久,其反抗就越强。等到有朝一日,“下者”、“卑者”、“贱者”成为“上者”、“尊者”,“贵者”,便要把那种心理上的不平衡加倍地找回来。白天高喊“万恶淫为首”,到了晚上便把仁义礼智换成三妻四妾。人欲不能革尽,却又拼命在理论上强化,这是要把普天下之人变成欺瞒虚伪的人。其祸之烈,难以尽数。这种“天理”常人难及,对构建和谐社会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那么,如何才能坚持了“天理”又满足了“人欲”呢?就是积极的扬弃它们。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把握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将赋予“人欲”以新的内涵。今天,人民有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欲”,是我们社会进步的表现。这种“人欲”就是“天理”。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把握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同样也赋予“天理”以新的内涵。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穿的主线就是,一切为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专门利人,以人为本。这些都是“天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天理”又可以理解为,“爱国守法,诚信明礼,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可见,认识“天理”要与时俱进。因为,“天理”既是一种约束,又是一种引导。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我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存方式、价值观念,要求我们反对“灭欲”。那么,这是否就了呢?人性如果是水的话,人欲就是水之流动。节制人欲,就像阻止水之流动,对人欲不加节制,就像让水四处泛滥。欲望本身不是恶,只要“欲”之追求符合“理”之要求,这种“欲”就合“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满足人的合理的物质欲求,又要实现它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理想、社会正义的统一;既要鼓励

人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勤劳致富,又要保障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不受冲击。这便是和谐的理欲关系。它是“天理”与“人欲”的完美统一,其内涵包括“与民同欲”和“以理节欲”两个方面。与民同欲,是发扬理的必由之径;以理节欲,即在理的指导下使人本身所固有的、自然合理的欲望得到满足。这既是对理的肯定,又是对欲的客观评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禁欲主义被瓦解,物质财富大量增加,人们越来越看重日常生活质量。任何降低民众生活水准的举动。均会招致广泛的抵触。所以,推进改革,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社会和谐,都是让广大社会成员不断地受益,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和全面发展需要。

三、理与欲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螺旋式的上升或前进的过程:从不和谐到和谐。又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更高层次的和谐。节欲非和谐。则堕落。面对“人欲”,我们不能走理学家们主张的“存理灭欲”的老路。而要像大禹治水那样。因势利导,引导理欲从新的对立走向更高层次的和谐。和谐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能够给社会发展带来决定性影响的,并不是传统观念和传统意义上的和谐,而是一种更新的和谐。这种新的和谐,从根本上说,是解决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以后实现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多元化,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党员和领导干部因此面临着艰巨考验。如何拒腐防变,好比是处理“天理”与“人欲”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消灭这些基于不同利益的矛盾,而是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不断寻求妥协和调整,将冲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化解矛盾与冲突,以便整合各种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要求用法制、民主、理性作主导,强调用后天的理性来遏制先天的人欲。可以说,这是一种向更高层次的“理欲之辨”的回归。否认这一点,就无法说明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里,有的人成为无私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有的人却变成腐败分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在中央纪委全体会议上讲话,通过引用这句名言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戒贪、戒欲、廉洁自律。这些话对于我们,至今仍然有指导作用。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某些利益观念和获取利益的行为,在经济领域并无错误,但在道德领域和政治领域却不被认可、不被接受。这样就造成经济协调、道德协调与政治协调的紧张和对立。道德对经济和政治的合理支撑和无形规范大为减弱,经济对政治和道德的挑战明显增强,社会稳定也受到影响。故离开了“理”,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为来谋取不义之财。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失信问题比较严重。失信行为还从经济生活蔓延到政治、文化及人际关系领域,并且滋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做好各项工作。”“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意思是说:圣人要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要善待百姓;有道的圣人在其位,要收敛自己的欲望。天下人的心思才会归于浑朴,从而人人守信。人类单靠理性或单靠欲望都无法获得福祉。因为,“理”或“欲”都无法单独构成人之为人的充足理由律。都无法单独规定或全面实现人的本质。这就要求用“理”控制和调节“欲”,摒弃“存理灭欲”,防止“私欲膨胀”。腐败分子不能“以理节欲”,导致理想信念丧失,进而产生错误权力观,过不好复杂人情关和家属亲友关。放任小节最终不保大节。

如果说黄金分割产生比例和谐,那么,理欲之辨折射出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综合地处理各种矛盾关系,创造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友爱互助、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理欲之辨,讲究以理节欲;治国之道,讲究强国富民。和谐社会应当共同富裕。而非满足少数人之私欲。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先富起来的人是合其“理”还是合其“欲”?当被问及先富起来的人主要靠什么手段致富的时候,人们认为,社会的偶然因素(“权力”+“关系”+“机会”,39.58%)占的比例最大,中性的智力精神因素(“知识”+“经验”+“冒险”,29.42%)次之,然后分别是道德的因素(“劳动”+“人品”,17.56%)和不道德的因素(“欺骗”+“钻营”,13.44%)。如果把利用社会的偶然因素也看做是不正当的,那么,用不正当的因素致富就占到各种致富因素总数的53.02%。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也说明,人们对于实际致富过程中的规则不公正表现了强烈不安。和谐社会中的理欲应当互相促进又互相制衡。让“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理”规范人与自然界、与自我、与他人,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通过激发社会活力,增进诚信友爱,维护公平正义,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形成更高层次的和谐。“和为贵”、“谐为金”。和谐应当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核心价值理念。

子在川上曰:“仁者爱人”。怎样成为“仁者”呢?那就是“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反映了孔子以理节欲,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他赞赏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生活态度,也自我表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生活感悟。而有些今人还不及古人自觉。他们抛弃了上述道德信条。偏要搞“我欲不仁,则斯不仁至矣”的不和谐做法:如土地征用过程中侵害农民利益,企业重组改制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都是“欲”的膨胀,“理”的丧失。这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极不协调,人民群众极为不满。除掉这种“私欲”,需要精神的支撑。这种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和谐相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牢记和谐这一价值尺度,才能保持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和红军长征精神,坚持不懈地以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和谐。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群众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实事,而不是为了“长官意志”去做“锦上添花”、“画蛇添足”的虚事。多做些“雨中送伞”、“雪中送炭”之类的好事,和谐就会充满人间。

和谐社会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①因此,教师对提高一代新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新一代人良好的道德风貌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促进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谐社会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之外,对精神文明起重要作用的教师师德也有很高要求。“做事先做人,万事德为先”,就是新时期教师必须具备的师德。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修师德的理论基础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建设特殊内涵和重要意义。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②高尚的师德是一本教科书,不论是就课堂教学而言,还是就日常生活来说,就教师的道德修养、言谈举止和行为规范,无不对学生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古人云:“国将兴,必将贵师而重傅。”从而把教师道德、教育和整个国家的兴衰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修师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存在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一方面,道德根植于特定的社会,道德的评价标准和道德发展水平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服务于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道德又以其独特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具有自身独立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毫不例外地与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现阶段,我们要建设的就是根植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而且适应并服务于这一伟大事业的社会主义道德。但由于社会转型中的多元利益和多元文化冲突导致道德的裂变,因此,迫切需要全面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从而提高社会全体成员道德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修师德的伦理学基础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与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一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需要一整套与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相适应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用以调整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规范人们的言行。积极健康的教师职业道德对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伦理教育’,人类就不会得救。”“我想的比较多的还不是技术进步使人类所直接面临的危险,而是‘务实’的思想习惯所造成的人类相互体谅的窒息,这种思想习惯好像致命的严霜一样压在人类的关系之上。”③由此可见,伦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的作用。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修师德的教育学基础

“学校教育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④“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些宝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而不是――至少主要的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轻一代的。”⑤可见,教师既是教书的“经师”,更重要的是育人的“人师”。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修师德的紧迫性

一直以来,教育战线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高度重视教师道德建设,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批批以包全杰、丁有宽、王静康、查文红、叶静、方永刚等师德的先进代表人物。他们爱生如子、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用青春播种理想的种子,用爱心点燃莘莘学子的希望之火,用生命谱写着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把整个心灵和爱献给了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教师,这都反映出他们优良的道德风尚,堪为楷模。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师德和师德建设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他们也正像蛀虫一样在侵蚀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重要力量。

(一)个别教师思想认识和思想政治倾向方面出现偏差

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不学政治,对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不予关注,甚至在课堂、论坛、书刊文章中随意发表个人不成熟的、乃至错误的言论,造成学生思想混乱。

(二)在拜金主义思想侵蚀下,个人私欲膨胀,物欲上升

在社会不断发展中,教师作为“食得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也难免受到社会一些歪风邪气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有的教师敷衍本职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或课外辅导班挣钱上;有的教师无视法纪和教学纪律,为一己私利泄题、参与考试舞弊者也颇有人在。

(三)有的教师虚荣心作祟,学术道德失范,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在学术研究、撰写论文等工作中,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无病,人云亦云,学界出现相互利用、自我吹嘘等缺乏批判精神的现象,有的教师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用一个讲义的现象屡见不鲜,上课千言,离题万里。

(四)个别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个人行为失范

据2002年《中国教育报》报道,教师体罚学生的手段、方式可谓无奇不有,有的教师语言不文明,举止失范等不良行为。

综上,之所以出现师德建设中各种问题,既有它庞大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因素,也有教育本身,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方面存在的弊端,当然也有教师自身的问题,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修师德的对策性分析

加强师德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中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继承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精华,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顺应和谐社会建设潮流的基础上创造的中国先进文化,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师德建设既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在汲取先进文化积极因素上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必然活动。

(一)继承和弘扬中国传道德教育

儒家认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大人生历程中,修身是基石,而修身又是一个自觉、自德的过程,“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⑥教师的道德修养如何,绝不仅仅是个人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的问题,而是影响无数学生的精神面貌,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因此,教师应该要有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内省”是我国儒家的一种传统修养方法。孔子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 。⑦并指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⑧就是说教师要注重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进行自我反省之后,对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思想行为的严肃自责和及时纠正。

“慎独”“慎微”“慎始”谨慎的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如《三国志》所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左传》语“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等。此外还有像“自讼”“格物”“致知”“正心”“穷理居敬”“躬行践履”等虽然带有唯心论或经验论色彩,但对于当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仍有借鉴意义。

(二)借鉴和发展国外学校道德教育和师德建设

新托尔斯主义倡导爱的教育,强调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培养所起的作用。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思想家、逻辑学家罗素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他认为“教师应该比爱他的国家或教会更加爱他的学生,否则他就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⑨

师德的核心是爱。爱,是教师的第一智慧,老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责任重大。重视学生的权利和自由,将促进学生发展放在师德规范的核心地位,在处理敏感问题时关注学生的感受,注重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和谐社会是个学习型社会,他要求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轨,师德规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以教师要求为中心,也不是以行政控制为轴心,而是以学生需求为核心,体现对学生的爱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新时期修师德的发展要求和对策

同志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⑩可见,教育和教师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无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建设这样一支队伍就要达到以下的三个层次:

1.修师德的基本层:学会做人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要去教化人、感化人、塑造人,因此,他自身就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首先自己就要做到宽容、尊重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以及对社会和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2.修师德的根本层:学会学习

一位教育家讲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今天停止成长,明天就停止教学。”停止成长的一个最大标志就是停止学习。在师德建设中要不段学习,不断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要中西兼并,古今并重的学习,向世界、人类、学生学习,做一个会欣赏的老师,学会平等的对待学生,不仅给学生尊重和理解,还要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

3.修师德的关键层:学会生活

做个快乐型的老师,在师德实践中不但强调付出和奉献,也应注重教师自己的快乐和享受,心胸开阔一些,态度乐观一点,多看学生的优点,面对自己的学生粲然一笑,换来的是学生心灵微笑的真诚,你会发现一个春天就降临在你身边……

总之,良好的师德形成既靠教师自身修养,也靠建设,是个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工程。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5.

②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17.

③[美]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46.

④[美]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58.

⑤[美]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60.

⑥论语.子路.

⑦论语.里仁.

⑧论语.颜渊.

⑨转引自林崇德主编:师德概览,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801.

⑩: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百问百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4]中国教育报.当代师魂――第四届全国“十杰”中小学青年教师事迹专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 魏敏英主编.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 王正平.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 李春秋.教育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 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9] 肖雪慧等.守望良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10] 朱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11] 杨贤金,石凤妍.师德新论――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12] 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 史晟.做人的四大关键[M].北京: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5.

[14] 史秋衡.加强专业道德规范深化高校师德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和谐社会范文第7篇

当前,全国人民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引下,同心同德,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宗教界也积极行动起来,既要构建宗教内部的和谐,也要构建道教与其他宗教的和谐,更要融入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当此之际,重温道教传统文化的“中和”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的要义

“中”字,在《说文解字》里从“I”(竖部),解曰:“下上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音信)。囟之言进也”。又释:“中,内也。俗本和也,非是,当作内也”。中字是一个会意字,通常都从“口”(音围),大意是四方之中。其实,它的本义是“中直”。《注》中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

“中”的引申义很多,用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和事物,其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例如,木工制作梁柱或家具.用墨线取其直,谓之“中绳”,在这里,“中”是“直”的表意,因不直便不成器,故又有“准确”的意思。古代儒家讲“中庸”,是讲伦理道德的,其核心思想是“中正平和”,即所谓不偏不倚不乖戾,以常道治国。“执其两端,用其于民”(《辞海・中庸条》)。在这里,“中”是“正”的意思。“庸”是平常、常道的意思。引申开去,则为不走极端,取“中间”或“调和”之义。所谓“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一中庸》)。佛教有“断见”和“常见”之说,断者不生,常者不变,皆为“偏”,而迁流无常。相续不断。是为中道。在这里,“中”又是“动”的意思。即运动、变化,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中”。

道教对“中”的解释最为复杂,几乎涵盖了时间、空间、人体、意念等各个方面。大致说来,“中古”、“中宵”等是表示时间概念的,如对中宵的解释“亥时尽而未尽,子欲来而未来,介乎亥子之间,谓亥子中间得最真”(《道教大辞典・1993年版・中宵条》)。“中五”、“中斗”、“中罗”是表示空间概念的。如“天五生土,以《易》言之,寄位坤。日主,日真土”(李道纯《中和集》),中斗谓五方九斗居中之星,中罗谓天界之名。“中”用之于人体修炼者更是多得难以计数。如中宫、中田、中窍等等,究其本义,大多指的是方位,属于空间范畴,也有一些成了难以理解的“隐语”。就意念(包括思维、行为、理念)而言,最关键的是“中道”和“守中”,唐・李荣《老子注》云:“极下虑之滞有,举之令不有也;不有不空,合于中道也”。这一观点与儒家之“中庸”,佛教之“无常”大致相同。如“不静不躁,处于中和,人道之基也”(道教大辞典・1993年版・中道条)与儒家“喜怒止于中,忧惧反之正”(《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如出一辙,并无二致。

道门中人,最注重“守中”。通常是针对人体的修炼而言的,但若仔细领会,则“守中”一词非仅局限于此,它可以上升到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来理解。望文生义,“守”是动词,指意念,而“中”则玄之又玄,颇费参详。老子云:“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在这里,“中”是相对于“动”,“数”而言的。说的是虚静。《伍真人丹道九篇》云:“中也者,乃虚空之谓中也”。进而与“空”相联系。守中又谓守一,指意守中丹田,但《老子相尔注》则说:“一者,道也……,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融汇贯通,则“守中”便是“守一”,“守一”便是“守道”,而且是“守中道”。

道贵中和,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这种和谐与平衡,相比于儒家的“治国平天下”,格守人伦道德的思想理念。则要广阔得多了。如《洞玄灵宝中和经》云:“道言:道以中和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和合,万物萌芽,华果熟成,国家合和,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庆”。又云:“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室家不和,忿忿相加,以致祸殃”。这里道教把社会人伦的和谐与天、地、人三者的自然和谐联系在一起,既有人伦的教化,更有深层次的哲理。

以上引经据典,寻章摘句,无非是想探索“中”的含义,归纳起来,“中”有通之义,内之义,直之义。正之义,和之义,动之义,半之义(中间)。道之义,真可谓“一个中字藏宇宙”,岂可等闲视之。

二、“中”的渊源

谈到“中”的渊源,人们大概会很自然地想到儒家的《中庸》,因为它集中阐述了“中”的理念。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中”的阐释,早在《中庸》之前,相传为伏羲“观天象,定八卦”乃至于后来在殷周之前广为传播的《易经》中就已经有了。六十四卦中有“中孚卦”,辞曰:“柔在内而刚得中”。解曰:“上能以诚信,下必信行”,孚,诚信也。

《黄帝内经》是讲人体和医药的,但其阐发的思想何尝不是道家的“中和”理论。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天真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出处同上)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和”、“顺”的基本哲理。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和”的内涵和观念以及使用的语境也不断地变化与丰富。进入东汉,在道教典籍中已反复多处出现“中和”的说教,《太平经》便十分重视这一概念,甚至已上升到一般的哲学范畴。经云:“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又云“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和三气顺帝王法》)。以上仅仅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中”的理念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积淀。

“中和”思想沿续到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世界和平、和谐、合作、发展。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论,追根溯源,仍是中华民族“中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不过,应该看到,我们现在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现代高度发达的文明为背景,用更高的视野,更科学的态度来理解和实践“中和”理论的。

三、“中”的启示

通过对“中”字的多种含义及其渊源的探索,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启示之一:“中”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在存在与思维之间,还有一个适中问题。也就是说,对立着的双方还有一个统一。平常人的思维定式,习惯于非此即彼,非阳则阴,非进即退,非我即敌,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极端的位置。诸如此类的例 子很多。希特勒自以为强,目空一切,将自己置身于与世界各国为敌的境地,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视共产党为心腹之患,竟置民族整体利益于不顾,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结果为中国人民所唾弃。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等老一辈革命家,却能独具慧眼,创立了第三世界的理论,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之二:“中”又是科学的运用。齿轮离不开中轴,测量离不开中线,而秤有两端,中间却有一根绳子,起平衡的作用,这就是“中”的妙用。

启示之三:“中”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中之为德。一曰“正”,即公正、端正、正直;二曰“和”。即为谦和、平和、和谐;三曰“虚”,即虚怀若谷,宽宏大度并以虚为用。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来大力提倡并相延不替的传统伦理道德。当年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其渊源即《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句。对“公”字的解释,王夫之说:“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则公矣”(《思问录・内篇》)。这种伦理思想对于维系人们的集体观念,国家民族观念乃至于扩展到对整个人类的博爱精神,一直起到了极大的鼓舞教化作用。

有公乃能容。《道德经》云:“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有容乃大,历史上“贞观之治”成就了大唐盛世。最能体现中华泱泱大国之风,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使中国以谦虚的大国,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处,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启示之四:“中”是人们立身处事的行为准则。从“中”的要义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中”是变化运动的,是相对真理中的绝对真理,仍以秤为例,大秤和小秤,其秤星的间距各有不同。而“定盘星”的位置自然也就因秤的不同而各异。人们立身处事。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物。找准“定盘星”的位置,才可称之为“有德”。例如,在关系到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重大问题面前,“忠”就是“中”。在两军对垒。生死存亡之际。“勇”就是“中”。就个人修养而言,仁慈、孝悌、俭朴、勤奋,无不与“中”字相联系。所谓执中、守中。就是要有高尚的情操。

四、“中”的运用

世界是一个多元的混合体。人与天地、人与人(包括国与国)、人与山水草木、鸟兽昆虫相互依存,组成了有机的整体,这就是道家所言的“三才定位”。然而,“道”的自然属性又赋予“人”成为宇宙的主宰。人既为主宰则意味着对这个世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与天地、自然,特别是人类自身如何和谐相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要想打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唯有掌握好“中”的理论和“中”的运用。

首先,守中者必须守常。常字亦有多义。如“八尺为寻,倍寻为常”,“三纲五常”等等。但人们讲得最多的是“平常”,“经常”。譬如人生,有顺有逆,有荣有辱,有富有贫,何必心生不忿?惟以平常心待之,则怨念不生,乐天知命,自然百病不生。老子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道德经・第十三章》就是告诫我们要以平常心待人待物,才能“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另外,“常”有“恒”的意思。“归根曰静,复命曰常”,人只有回复到自我生命的真正自然本性,才能体悟到宇宙的永恒法则。守中者,必持之以恒,认准的道路坚定不渝地走下去,才能不离正道,久必有成。

其次,守中者必须“知足”。所谓“知足者常乐,知止者常安”。人类从远古一路走来,似乎欲望和追求乃与生俱来的本性。然而,人毕竟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命,自然会明白:盗天、盗地、盗物,最终都将毁灭自己。由此,则适可止,“有所为有所不为”,“可持续发展”就成了题中之义。总之,节欲寡欲必将成为人类要走的路。

再次,守中者必须“行善”。善乃美好之义,即“善者不欺”。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国与国,或有意见相左,或有利害冲突,难以避免,此皆为争斗之源。明白了“中”的道理,就唯有广行善道,宽容大度,不以大欺小,不恃强凌弱,平等和善相处,则战火不生,人类才能有持久和平。

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可谓无处不在。父子尊卑之间以慈、敬为道,即可亲情永久:行业同事之间以诚信为本,则怨忿不生:贫富贵贱之间,以平等待人,则和能生财;经济发展过“热”或过“冷”,以“温”、“稳”处之,则能稳健发展;社会变革剧烈激荡,则以“法”治之,以“德”辅之,则能长治久安。总之,“中”的运用灵活多变、把握不易,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按照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联系实际,适物而用。就能无往而不胜。

和谐社会范文第8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们党的工作的“生命线”,它所具有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对于推进民主法治、实现公平正义、促进诚信友爱、确保充满活力、维护安定有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坚强保证。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中,人是主导的、能动的因素。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们群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共产主义坚定信念,可以转化为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分配、扩大就业、人的全面发展及体制创新的关系,树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管理,需要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发挥帮助人们更新观念,促进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形成的作用。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不同社会制度制约,其实现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正确价值观的倡导,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如公平是机会的公平、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平等、过程的平等,而不是绝对平均或者平均主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则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然而,制度终究是靠人来制定和贯彻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有可为。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民主诉求,营造出公平正义的社会舆论环境,为制度建设提供思想先导。它能够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相关制度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调节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实质上是个利益问题,从经济、政治、法律和道德等不同层面,维护并协调好不同社会成员、不同阶层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对于当前的一些矛盾,落实制度、健全机制只是一个层面,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协调作用同样不可或缺。它能够解释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利益诉求,为政策制度提供民情民心依据,能够帮助各种利益群体克服认识和心理上的偏差,进行自我调整,能够促进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那么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则是灵魂的灵魂、支柱的支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选择、传播、渗透和创造功能必然能够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使人们树立起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立足于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借鉴;其次,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倡导社会主流文化,发展和谐文化;再次,思想政治工作是传播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效手段,在建设和谐文化的大背景下,促进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等各种文化和谐发展。

第四,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完善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引导思想的功能,又有规范行为的功能。它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帮助党员干部认清自己手中权力的来源和权力运用的准则,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以满腔热情为群众服好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另一方面,引导和教育公众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遵守各项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全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从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引导人们努力创新社会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各种新型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不断增多,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又给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人们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社会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创新,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和谐社会范文第9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胡玉兰,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069―04

和谐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应该如何建设?对上述问题,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文化和谐的社会。因此,深入挖掘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解放文化生产力,对于和谐社会构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学视角:和谐社会是文化和谐的社会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是不同的,它指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发展的形态。作为一种形态的社会,其本质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作为一种状态的社会,其本质是文化发展的协调程度。因而,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文化和谐的社会。

(一)从文化的定义看。整个世界可以简单地分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而文化是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一个概念。文化,英文是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cultus,原意为耕耘、栽培,含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社会学认为:“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因此可以简单地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文化活动既是精神生产电是物质生产,文化活动的结果直接造就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的生产是很容易理解的,这里比较难理解的是物质的生产是如何变成文化的生产的?我们考察一下物质生产的过程就可以知道,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质的生产都不得不回答这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这个物质是如何生产的?二是这个物质是谁生产的?物是“如何生产”的属于文化范畴。如一种茶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用什么方法?什么工艺?什么诀窍?物是“谁生产”的属于经济范畴。如一种茶是中国制造,还是日本制造?中国茶的生产,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它是如何生产的?它属于文化生产的范围。一种茶的生产,它所经过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以及由于生产厂家的历史、生产服务理念的不同而带来的不同的品位、品味、品牌等产生一种茶的文化,而与其他茶文化不同。例如铁观音与龙井茶的区别。其次茶的生产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它是“谁生产”的?这个生产就属于经济范畴。虽然谁生产谁收益,但收益却与茶的产品的文化含量密切相关。茶会因为生产厂家、技术含量、品牌和经营理念的不同而在质量上、服务上有差别,影响它的价值和价格,从而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厂家的经济利益,也影响茶的物质功能的实现。在茶的生产里,茶是“如何生产”的比茶是“谁生产”的更重要。因为制造工艺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凝结于茶产品的人类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成就了茶文化,每一种茶不管是“谁生产”的,这一点都不会改变。因此,茶的生产同时是文化的生产,也是物质的生产。茶产品是文化,是一种物质的文化,体现在每一种具体的茶产品的消暑、解渴、治疗等实用功能里,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凝结于茶产品内的技术诀窍、生产工艺、品牌、喝茶的习惯、礼仪更是文化,体现在茶的悠闲、审美体验功能上,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且随着凝结于茶产品的文化的发展,茶的价值和价格会提升,可以直接带来经济利益。从粗茶淡饭到美食华服,既是一种文化发展的要求、过程,也是文化发展的结果。物质的生产最终会摆脱御寒、温饱、安全等等最低级的物质需求层次,向高级的精神文化需求层次发展。人们要求穿的是华服吃的是美食,以满足人的审美体验要求。茶的终极生产也因此会变成文化的生产,茶的终极消费也就变成了一种文化的消费。所以文化在这里是起决定作用的,决定着一个社会是野蛮的还是文明的。

既然文化包括物质的内容也包括精神的内容,那么文化的和谐就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同一高度上,相互适应,和谐发展。因此,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的两大基本的生产活动都可以归结为文化现象。社会和谐不外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和谐,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和谐。

(二)从社会运行发展的角度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社会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因此根据不同的生产关系可以区分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不能由此区分和谐社会与不和谐社会。只有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才可以划分社会运行的状态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形象的比喻是,社会形态是社会发展的横向坐标,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运行状态是社会发展的纵向坐标,社会就由和谐――不和谐一和谐围绕社会形态波浪运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断向前的,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可逆的,但是社会运行发展过程中社会各要素总是由协调发展到不协调发展再到更高级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是否和谐只与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程度相关,与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

根据社会学的观点,社会运行的状态一般可以分为三种: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和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和谐社会其实是指一个社会的各要素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平衡与稳定、协调与发展的关系状态。当社会各要素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并产生严重矛盾时,社会就处于一种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之中,称为不和谐社会。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背景,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出现过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国家政通人和、人们安居乐业。如我国著名的汉代文景之治和唐朝贞观之治就是例子。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社会并不必然地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只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要素处于相互适应、良性运行的状态,社会就是和谐的。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比原始社会的生产力要发达,但奴隶社会并不必然地比原始社会和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也比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达,但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必然地就比封建社会和谐。具体到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是否和谐也不是经济在起主要的作用。日本、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贫富悬殊、种族歧视、犯罪等社会问题和矛盾突显,使社会常常陷于不和谐之中,而在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没有太悬殊的贫富差距,相反显得很和谐(如新中国建国初期)。家庭也一

样,富有的家庭可能是充满危机的,而贫穷的家庭可能是相对稳定并充满凝聚力的。因此,社会和谐的关键是社会的各要素处于平衡协调发展的状态,是组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起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社会主要并不是经济发展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首先要有和谐与协调的理念。

(三)从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来看。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的。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建设小康社会当作我党的目标提了出来。1991年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按照国家提出的小康社会内涵确定了16项指标,建立了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5个部分16项分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其实也包括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内容。经过20多年的奋斗,上世纪末在经济指标上看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社会的水平。但这个小康社会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是发展了,但还有许多人无法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处,导致贫富悬殊,城乡差距拉大。还有就是社会保障缺失、失业问题严重、社会不公平、腐败问题突出,产生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在这个情况下,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其中包括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但仅过两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对比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就可以看到经济的硬指标在逐渐消失,到和谐社会就没有经济硬指标了,所有的六个特征的描述都在政治与文化层面。这并不意味着中央不重视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永远是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中央特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基于下面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同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范畴,两者相互包含也相互促进。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更加和谐”的分目标单列出来建设,其要义就是提醒人们,社会只有稳定和谐,小康社会才可以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其次,从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其实都包含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基本要素的要求,但在实际建设中常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导致政治和文化的建设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社会产生不和谐的因素。如果说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在经济指标,这与小康社会提的没有两样,从逻辑上看,党中央没必要多此一举。特别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更关切民生的一个体现,就是要让人民现在就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因此,要在继续搞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政治与文化层面的建设上来,调整利益分配机制,消除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等社会不和谐现象,这不仅是民意的要求,更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当社会稳定、和谐,才可以创造出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搞经济建设,经济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最后,作为社会理想、建设目标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还有这样一个区别:小康社会是近期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追求,国家用20年时间要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指标;而和谐社会既是近期目标又是长远目标,说它是近期的目标是因为我们急需在短期内尽快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的公平,从这点来说,它是现实追求,是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容。另一方面,它是我们对社会状态的一种理想描述,任何一个社会的建设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的环境,但它的建设是无止境的,会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和理想,这个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具有价值性,因此它不仅是现实追求而且是价值追求。“和谐社会作为具有长期性的社会理想,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价值理想对于指导社会实践的意义更为重大。”因此我们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应该更加关注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让和谐的文化理念成为每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追求,从而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

(四)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看。社会学认为:“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因此具有自然属性,然后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但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社会化结果,没有社会化,人只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人,如狼孩就是例子。在人的社会化中,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人要生活在具体的社会里,就要学习该社会的生活风俗习惯、礼仪、道德准则、语言等等,并接受具体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如不能为人们所掌握,就很难使人成为和谐社会的人。而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社会的理想,也是社会发展目标。这样一个社会理想、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像共产主义信仰一样,也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相信并认同,从而获得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需要进行和谐文化的建设,把和谐理念变成社会全体成员普遍追求的价值观。而把和谐文化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创造了文化,同样地,文化也创造着人。文化曾作为一个特质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没有文化,人仅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文化的发展与内化又把人从野蛮人变成文明人,并使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区别开来。一个人是文明的还是野蛮的,是高尚的还是卑贱的,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更作为一种特殊的力量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政治体制、娱乐方式等等与社会相关的东西,无不带上文化的烙印。文化发展的过程同时是人的自由发展的过程,并使人获得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力量。另外,和谐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把人当作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什么?它不仅是指人在自然属性上面的身体健康、健全,更主要的是指人的心志、能力、精神方面的健康发展。人不管多大也是日食三餐,也不管多高只夜寝六尺,人的物质需要是很容易满足的,它是人最基本也是最低级的需要。而更高级的更难满足的是精神需要。这不仅要求社会提供人所需要的物质文明,以满足人生存与安全的需要,更要求社会提供人所需要的精神文明,以满足人的自尊心、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高级精神需要,使人成长为一个有完善人格和尊严的

自由人。

(五)从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来看。首先,社会越进步,人的能动作用越突出,文化的建设就越重要。社会主义首先是一个理想、一门科学的学说,社会主义的实践都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阐释,同时也接受其指导。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构建也是先提出一个理想,然后按这个理想去构建,为使和谐社会的构建顺利地平稳地进行,急需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理论研究,并使它能够指导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大凡大规模的社会改革,没有理论的指导都会变得盲目与幼稚。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进行和谐文化的建设,使社会拥有和谐的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其次,所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有一个任务,就是为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给予论证和解释,同时把这种合理性的解释变成社会凝聚力。当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具有和谐的文化理念时,这个社会就会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号召全体社会成员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奋斗。最后,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使文化生产力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发展到今天,它在社会和经济上的作用已经超出人们的预想,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结果,催生了经济文化和文化经济,使得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迅速被提上议事日程,人们日益发展的文化精神需求,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而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在昭示我们,只有进一步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才能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才能最终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安全。因此和谐文化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和谐社会本质就是文化和谐的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顺理成章地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如何建设和谐文化,既关系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理想的达成。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建设。

和谐社会范文第10篇

第一,我们必须清楚民主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民主与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两个重要的手段,民主法治搞不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而其中民主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首要手段,这就是说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前提。然而,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离开社会主义法律的护航也会举步维艰。同志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对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民主的作用,主要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治化。因为我们国家的民主形式如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法律选择怎样的民主形式,直接决定着广大人民群众民主生活的基本方向。所以,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法制是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服务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离开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就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真正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一定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前提和基础的,否则就有可能会导致社会无政府主义状态的出现。社会无政府主义状态的泛滥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敌,我们必须利用社会主义法制加以反对。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我们有必要理顺清楚民主与法制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表现往往是这样的,社会主义民主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威力也就愈强大;社会主义民主愈发展,社会主义法制作用发挥的也就越充分,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法制。反之也同样如此,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和强大保障。我们都清楚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领导人民夺取了政权,建立起了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此后,为了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国家的民利,就要用法律来确认与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性质和作用,让人民民主的实现能够具有法律上的保障。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仍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能够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实现自己的意志与愿望。然而人民群众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要切实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民利,仍然需要国家明确规定他们行使民利的法律范围与界限,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弄清自身该如何行使民利,行使民利的方向何在。也只有这样那些危害国家安全与稳定的违法行为以及其他刑事犯罪行为才有可能通过社会主义法律予以严厉惩治和有效打击,从而来保障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社会主义的民主与自由,进而排除一切可能影响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与稳定,引发国家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社会发展大局,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与必然要求。我们倡导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然而我们所讲的公平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指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利益上的大体协调和相对平衡。公平的核心就是协调好各种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实质就是达到利益的和谐。这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主义的公平所反映的是以社会利益关系为客体的价值关系,合理协调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我们社会主义公平的实质内容。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主义的公平问题日益成为当前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个重大课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能否成功理顺,各种社会矛盾能否顺利化解,从而形成公平、合理的社会主义社会利益格局,这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追求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上的公平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前提。因为社会公平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的重要根据,是协调社会各个不同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能让一个社会产生强大凝聚力、向心力与感召力的道义支撑。我们党在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社会主义公平的规则,才能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与认同,才能使我们党制定的措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才能保证其顺利推行与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公平作为维护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只有逐步实现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第三,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努力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理想中的和谐与完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表现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诚信友爱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党有针对性地向广大人民群众提出并要求必须予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友爱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基本道德规范,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统一而合理的道德原则与规范,社会的每个成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各行其是,这个社会怎么可能会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没有和谐的社会氛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诚信友爱就是我们党为了国家发展能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才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在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形成彼此间的平等友爱与融洽相处的良好社会风范。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之所以提出诚信友爱的基本道德规范,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能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规则与制度,并能按照这些规则与制度去行事,践行以遵纪守法、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实现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与人际环境,让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等良好的道德风范真正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行为。只有这样,诚信友爱才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其最大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之间的各种内耗与摩擦,减少社会各个方面的风险与代价,实现我们所欲求的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消除激化社会矛盾的各种潜在因素的目的。如果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在整体上看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系统,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完整构建并实现其和谐运行的纽带。正因如此,我们党才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倡导诚信友爱的基本道德规范,希望通过诚信来消除广大人民群众之间那些不协调的关系,进而使他们之间产生友爱,他们之间只要有了诚信与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形成。

第四,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以蓬勃向上的精神与活力去创造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好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也需要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稳定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安定有序,也需要充满活力,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安定有序,就意味着这个社会混乱与动荡,安全与稳定就无保障,人们整日生活在惴惴不安的状态下,基本的日常生活都难以保证,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国家或社会里,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让人们积极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全部创造力,为国家或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呢?反之也是一样,一个社会活力尤其是社会创造力严重缺失的国家,人们整日庸懒、委靡,做事投机取巧或无所事事,那么这个国家怎么可能会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呢?没有稳定的物质保障,人们为了衣食等生活条件就会滋生事端,在此情况下,社会的安定就会受到威胁,安定有序也就只能成为人们奢望的梦想。所以说,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打好这一基础,否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成为一纸空谈。第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和谐社会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还应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我们毫无顾忌地无限制地掠夺自然,就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荒芜甚至枯竭。生活的史实已经告诉人们,当我们生活中的森林因破坏而减少时,就会造成土地的退化和荒漠化以及草原的沙漠化,进而引发水资源的污染和锐减,最终将会导致我们国家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环境每况愈下。这样我们不仅实现不了现阶段的发展目标,还会使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到那时我们所希望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将无从谈起,我们党倡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更是无法实现。自然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为何这么重要呢?因为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样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物质资源,分为不可再生和可以再生两个部分,它们的增长都是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因此,我们向自然界索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与安逸生活、休闲空间,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定量的。我们各方面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资源量相一致,我们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与资源代价来进行。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通过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证达到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和谐”意味着完美,完美的事物往往会令人心驰神往。“和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们孜孜以求的完美理想境界,在近两三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让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一直魂牵梦饶、求之若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正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人民的幸福安康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它反映了我们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美好愿望的共同追求。

上一篇:自然资源管理范文 下一篇:医院发展战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