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怎么办

时间:2022-03-21 12:25:31

孩子打架是常见而令人头疼的事情,处理不好让家长很难“做人”,对孩子的社交和情感发展也有很多不好的影响。幸而有很多方式可以帮你去处理和应对。

作者介绍:毕家妈妈立夏,职业撰稿人,全职母亲,育有二子。主张理性、自然的育儿观。著有《毕家妈妈育儿经》一书。

两个孩子忽然扭打起来,弟弟被推倒在地,那孩子的家长连声道歉,我说:“没关系没关系,只要你们孩子没伤着就好!”

这是我的真心话。因为我知道小朋友冬天的时候穿得像棉猴似的,怎么也摔不了多痛,但如果弟弟打了别人,而偏巧对方大人很在意,从此耿耿于怀,那我们在小区里就难做人了。

小区里有一对双胞胎,爷爷奶奶带他们出来,总是匆匆忙忙地推着婴儿车,从来不放他们下来,也不带到游乐场上去玩,就因为这两个小家伙“总是打人”。那时看着老人尴尬的表情,我觉得他们比那些被打的孩子更值得同情。

在我们这个社会,孩子打人是件大事。可是的确有孩子会打架,甚至经常打,怎么办?

及时处理

你一定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被大家“敬而远之”,再说,如果孩子打人成为习惯,在游乐设施上也来推推搡搡,确实会给他自己和别人带来危险。为了大人之间的和气,也为了孩子的安全,有时需要你立刻制止孩子的打架行为。

口头警告和劝阻

在孩子打人之后拉住他的双手,看着他的眼睛,坚定地对他说:“不能打人。”

对于一些“初犯”的小朋友,尤其是不过一两岁的孩子,这种方法最有效果。因为他们打人不会是为了伤害谁,可能是偶尔一次打人,发现有一定效果和反应后,才开始接着打。如果你冷静理智就事论事地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并随即转移他的注意力,做其他的事情,从而破坏他的“打架情绪”,他很可能就此罢手了。

另有一些孩子,却可能只听到了“不许打人”的后面一半,而更来劲了。对这样的孩子,不妨换个积极的句式:“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如果孩子想要拿到什么东西而得不到;“轻轻的,轻轻的”――如果孩子是想跟别的小朋友亲密接触;“跟人家说‘请让一下’”――如果孩子跑动中嫌人碍事拨拉开其他孩子。

有时跟孩子反复地说“不许打人”,其实是把打人这个概念灌输给孩子。不如告诉或演示给孩子看什么是你更愿意看到的举止和行为。

立刻撤退

孩子如果在游乐场上打人,立刻带他离开,这对他是一个教训,也避免你在别的父母面前尴尬。

在家里玩耍,被你碰翻了宝塔,孩子打你,告诉他说:“再打妈妈就不跟你玩了。”真的再打,你立刻起身去客厅自己看杂志去。

一般孩子几次下来就“懂”了。若孩子倔强得厉害,不依不饶的话,为了避免矛盾升级,你先给自己找个台阶:“5分钟后我们再开始”。

也有主张使用定时隔离的办法,但有些孩子会因此变得更暴躁,小事可能变成大事,影响大家的情绪,也不划算。

5分钟原则

孩子因为抢东西而打起来的话,试试“5分钟原则”:东西是你的,但是小朋友也想玩。你玩5分钟,然后小朋友玩。不同意?那么我就把玩具拿走暂时帮你保管一下,1个小时后再还给你。

后果教育

我不主张做强硬的妈妈,但是有时让孩子看清后果往往会对约束孩子有奇效。

弟弟一度总是打哥哥,一件偶然的事情减少了他的打人频率:上了小学第一天回来的哥哥忽然回手了。弟弟大吃一惊,那天下午几乎没有再动过手。另一件事则彻底让他住了手:我威胁说:“再打人周末就不能玩‘吃人鱼’游戏”――弟弟酷爱的电脑游戏。他不信,我果然关掉电脑,他哭了,很伤心,但后来就很少打哥哥了。

未雨绸缪

看到孩子开始焦虑、快要动手的时候,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点别的事情做。不用提打人的事情,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样做了几次,就可以破除孩子打人的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打人,该试的办法都试了仍没效果,那么你就自己辛苦点,暂时不要指望能舒心惬意地跟其他妈妈聊天,而要站在离孩子触手可及的范围内,时刻观察孩子,一旦发现要“出事”就马上转移他的注意力,或解决他的问题。

延迟介入

情况恶化、必须干预的时候,家长当然要出面,但如果情况允许,等等也无妨。

能等即等

孩子打人的动机很多,大部分时候孩子就是喜欢在打闹中获得乐趣,大人的过多干预其实剥夺了他们自己控制局面和寻找出路的机会。

孩子自己能想出很多办法来解决争端:交换,讨价还价或者索性放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让步和协商,意识到别人的看法,控制自己的侵犯性冲动。

等待可能有两个结果:最希望的是,孩子们在没有大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己把问题解决了,能力锻炼了,大人也省心,皆大欢喜;但也有可能错过了“挽救”时机,结果打到不可开交,孩子哇哇哭,大人心情烦,两败俱伤。

巧妙干预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并不是听之任之。

感觉孩子们快要打起来的时候,先让他们分开,冷静一下。然后尽量鼓励他们自己找到建设性的办法来处理争端。

如果孩子们抢玩具,你可以说:“你们都喜欢这支枪啊。果果,这是你的枪,可我看你好久都没玩过了,还以为你不感兴趣了呢。乔乔还没玩过……嗯,这可怎么办啊?”

允许每个孩子拥有自己的某些东西,可以不跟别人分享。但跟他指出:“果果你这次不跟乔乔分享,下次乔乔有新玩具,也不跟你分享怎么办?”

不必深究

处理孩子打架,关键是要公平。但也不必去为每一次打架追根究底。

其实,很多人要问个究竟“是谁先开始的”,更多是为了满足大人的心理需求:我的儿子吃亏了吗?或者:我要让她看到确实不是我儿子惹的事,尽管在场的人都看见是我儿子打了她儿子一巴掌,其实是她儿子先抢了我儿子的玩具。

如果孩子是成天在一起玩耍的,偶尔打架了,在监护人各方都有共识的情况下,明确告诉两个孩子不能打架,罚站3分钟停止玩耍作为惩罚,就足够了。一个劲地追着让某一方道歉,有时有难度,还会破坏孩子之间玩耍的气氛和情绪。

从“头”对付

找到孩子打人的根源,然后采取相应对策,有时可以 “根治”孩子打人的习惯。

化解焦虑

如果孩子是因为没有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焦虑和烦躁而打人,那么告诉他可以焦虑,但不能打人。让他焦虑时告诉你,你可以帮助他,同时演示给他看在焦虑的时候可以怎么办。或者给他一个方式来“泄愤”。比如给孩子一个软球,让他养成习惯,愤怒的时候就去猛击一气。鼓励孩子烦恼的时候去书架上拿一本书来看也是一个好办法。

另外,从小培养孩子多种兴趣,成为一个内心和生活都丰富的人,对孩子幼时以及成年后的自我情绪调节都有好处。一个朋友从小喜欢游泳,后来达到了专业水准,如今做了商人,他说他化解工作压力的办法就是跳进游泳池里,几圈下来,心情顿时开朗。

提供身体接触的机会

很多孩子喜欢跟人的身体接触。他们可能并不是要去打人,而是喜欢去碰撞别的孩子,在碰撞中得到某种满足。对这样的孩子,索性给他一个机会满足:跟他玩摔跤游戏。

摔跤开始前先跟孩子三令五申不能踢人、抓人和咬人,否则立刻结束,然后大人(爸爸们,上吧!)就可以跟小朋友名正言顺地“打”一场了。周末早上爸爸妈妈的大床,或者平时客厅里厚厚的地毯都是最佳的战场。

如果每次孩子聚会都会打闹得厉害,那么,索性以后就找外面空旷的地方去让他们疯个够。给他们机会消耗能量,疯玩疯跑过的孩子往往再没有心情和力量去发威。

特别时间

给孩子一个特别时间,专门陪他“讨好”他,也可以帮助你“软化”孩子,在冲突的时候更容易获得孩子的合作和妥协。

办法很简单,一天里定一个时间,半小时或是1小时,让孩子挑选一件他想做的事情,然后你就全心全意地陪他“捧”他:在这段时间内,无论他做了什么,你都以积极鼓励的态度,避免任何批评或否定。几次下来,你一定会感到在亲子关系和合作上的变化。

尊重孩子

孩子打人,有时是因为别的事情不如意,比如最近在幼儿园里被一个新来的小朋友欺负了。为了避免孩子心情烦躁,要在家里创造一个低压力高尊重的环境。

尊重孩子的感觉,偶尔让步,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弟弟喜欢用较冷的水洗澡,哥哥则喜欢热水,我本身喜欢热水,冬天尤其觉得一定要热水,结果小儿子总是反感洗澡。有一天,哥哥去洗澡了,弟弟本能地问:我也要洗吗?我灵光一闪,说:“水有点热,我知道你喜欢冷水,你等会儿再去吧。”弟弟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很“成人”很理解地说:“是啊。”

过了一会儿,我跟弟弟说:“水冷了,我们洗澡去吧。”他立刻就去了。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冷酷、爱拒绝的妈妈更容易拥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你当然要孩子有规可循,但是同时也要参照一下孩子本身的节奏、感受和愿望。穿一下孩子的“鞋子”:如果你总是被拒绝或干预,哪怕总有一个道理在后面,你也不会觉得开心吧。次数多了,郁闷久了,你可能要么顶回去,要么干脆置之不理吧。孩子也一样。太多的干预和拒绝让他们更容易反抗。

避免应对过激

孩子打架时成人如何反应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如果成人大喊大叫,羞辱孩子,本来可能很快忘怀的小争端会演变成孩子心中的怒火,再次以拳脚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还会深化孩子间的矛盾,并容易形成习惯――一到某种熟悉的环境,就本能地想碰撞推搡,动手动脚。

结语:

从来不打架的孩子的确有,很多女孩儿就从没动过手,但如果你的孩子打架,你也不必过分责备自己。打人其实是孩子对自我空间和他人空间的一个摸索,是对纪律底线的一个“试水”。

有时你可能会发现,在使尽了所有“招数”之后,却只有时间是最有效的“解药”。

3年前我在去九州的游轮上,看着气势汹汹到处耀武扬威的哥哥一筹莫展,一个日本妈妈跟我说:不要太担心,这样的孩子往往最后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辨别得最清楚。

迄今为止的事实证明,她说对了。

毕家妈妈答问

Q我们家孩子最近爱打人。我一个朋友的女儿被我儿子打了两次后,现在我都见不到我朋友了。我们是多年的好友,这很让人伤心……

A打人这事,孩子之间可能眨眼就忘了,忘不了的,往往是大人。而那些“乖”孩子的家长是很难想象你的困境的。好朋友因此而“株连”你们的友谊,确实让人不爽,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不赞成因此而把孩子“雪藏”起来,等他“变好”之后再“放”出来的做法。现阶段你可以尽量尝试去接触那些有过类似经历的家庭,或者心胸开阔,不介意孩子间打闹的家庭,跟他们做朋友,保证你自己和孩子的社交生活,即使有打架的阴影,也仍然能够正常进行。当然,这样做的时候你会格外辛苦一些,因为你需要严密“监视”自己的孩子,保护别的孩子不受伤害。其实很多时候,当别的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之后,哪怕失败了,也会因此而对你和你的孩子宽容和接纳很多。

上一篇:宝贝最常见的10个五官健康问题 下一篇:快乐煮妇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