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怎么办?

时间:2022-08-17 05:39:52

一 案例背景

任性是现代社会大部分孩子的通病,常听同事抱怨自己的孩子老是不听话,脾气大,很难管。面对孩子的任性,你是怎么做的呢?训斥一顿、棍棒吓唬还是置之不理?我家的宝贝――燃宝已经5岁了,越来越能干了,自主性也越来越强。她喜欢找事做,绝不会无所事事待着。于是,燃宝说“我要”、大人说“不行”的较量越来越频繁。不过面对她,我可有自己的招。

二 案例描述

“四点钟学校”放学回来,已是五点多了,进门看见奶奶正在厨房里烧菜。一回头只见燃宝正围着茶几在玩弄奶奶昨天买给她的新玩具。“燃宝,你在玩弄什么玩具?”我说。听到声音,她才知道我回来了,抬起头,似乎很高兴,说:“妈妈,我在玩‘超人’。”说完,就又低下头,继续摆弄着“超人”的不同姿势,不时发出阵阵欢笑。而茶几旁边则散落了一地的玩具车、橡皮鸭、彩色笔、泡泡枪等玩具。我本来想让她先停下来,但看到她如此投入,不忍心打扰她。

十几分钟过去了,地上的玩具越来越多。我原想把地上的玩具收拾起来,但转念一想:如果就这样把玩具收起来,那她下次岂不会重犯,长此以往,不就养成了随地乱丢玩具的坏习惯了吗?“开饭了。”随着爸爸的回来,奶奶宣布。“燃宝,过来吃饭啦。”宝宝头也没抬,只顾自己玩着“超人”等玩具。爸爸有些生气,径直朝客厅走来,看见满地的玩具更生气了,“燃宝,你吃不吃?赶快把玩具整理好过来吃饭!”爸爸大声说。“不吃,我还要玩呐!”燃宝也不甘示弱。爸爸气不打一处来,拿起地上的一个玩具“啪”地往茶几上一摔:“你吃不吃?”“不吃,不吃,就是不吃!”燃宝怒目圆睁。见此还不见效,爸爸拿出毛竹枝就想打。见此情形,燃宝非常害怕,急忙跑过来躲进我怀里,并投诉:“爸爸打我,爸爸打我!”(之前燃宝被毛竹枝打过)我示意爸爸坐下:“别急呐,你不是常说教育孩子需要智慧吗?”

我见机会来了,对宝宝说:“爸爸为什么要打你?”

“我不吃饭,要玩。”宝宝似乎明白被打的原因。

“不吃饭,宝宝怎么长高高、长胖胖呢?我们去吃饭好不好。”

“不――要――”宝宝还想着玩。

“那我们先吃饭,吃完了饭,妈妈陪你一起玩,跟你一起摆更多的‘超人’造型,好不好?”我眼睛盯着她,“妈妈不骗你。”

听到我要跟她一起玩,宝宝很是乐意,“好。”一声清脆的回答。

但我还不满足,继而对她说:“你看你刚才玩的过程中,地上丢了这么多的玩具,我们之前不是‘约法三章’了吗,玩具只能放在茶几上玩,不能丢到地上,玩好后要放进书柜里,你难道忘记了吗?”

经我一提醒,宝宝似乎觉得自己做得不对,有些后悔。

“那我们一起把它们捡起来,放在书柜里,好不好?”

宝宝点点头。

收拾好玩具,吃完了饭后,我陪着她一起摆弄“超人”玩具,当她摆弄出一个新的“超人”造型时,她都会发出一阵阵的欢呼。我则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一个个不同的“超人”造型就这样诞生了。这时爸爸投来赞许的目光,说:“看来,教育孩子是要讲究方法的。”我望着宝宝那调皮、可爱的神情,不由感慨:要教育好她,任重而道远啊!

三 分析与反思

分析上述案例,孩子的任性往往是由大人不当的教育方法、言行举止引起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面对新鲜的事物时。当你这时想要剥夺孩子玩的权利,若方法不当,极易激发孩子任性的一面。案例中的燃宝跟她爸爸急我完全可以理解。反思以上案例,我的几点做法值得各位家长借鉴。

1.“约法三章”

导致孩子任性的原因往往是孩子本能的需要――吃和玩。吃是维持生命的需要,玩是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孩子不断地会有“我要……”的要求。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爱说“不行”。即使他们长大一些后,知道了“为什么不可以”,他们的自控能力也还是很有限,还不足以控制强烈的“需要”冲动。而值得庆幸的是,幼儿的思维很刻板很模式化。父母若从一开始就和孩子“约法三章”,不轻易改变,孩子的意愿就能够接受。比如,“饭要吃干净,不能浪费”“睡前要刷牙、洗脸”“玩具玩好后不能丢在地上”等。案例中的燃宝教育“约法三章”起到了作用,当她发觉自己做错时,很快改正了错误。这样经过几次教育之后,相信燃宝很快会养成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2.采用“延缓战术”

延缓就是一种有条件的满足。有些东西虽然易损坏、散落,但也是可以让孩子碰的,因为这是孩子心理探索的需要,只要在给定的条件下满足孩子,孩子多数会配合。比如,快吃饭了,孩子想要喝酸奶,你可以告诉他“吃完饭后可以喝”,这就是延缓满足。案例中的我采用此术,不仅让孩子吃了饭,也让孩子玩的天性得到了发挥。不过,在这过程中父母必须说话算数,取信于孩子,试想我如果后来没有一起陪燃宝摆弄“超人”玩具,那么孩子下次还会相信我吗?

3.少干涉,多鼓励

案例中的我十分重视孩子充分探索、摆弄的自由。只要对生活起居,对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没什么影响,我都不会干涉。如果燃宝在玩耍的过程中有了“重大发现”,我也总是给予热烈的称赞,并尽量放下手里的活去欣赏她的“新大陆”。燃宝不是在我的赞扬声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超人”造型吗?这不就提高了她的思维创造能力了吗?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虞莉莉主编.幼儿园教育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大理白族地区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下一篇:发挥班主任优势作用,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