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03-21 08:21:15

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在数学学习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会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学习水平、行为习惯也会参差不齐,数学学习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如果分化过于严重,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和教学效果。

一、成因

1.课程门类偏多,学生穷于应付。英语、科学等学科被纳入了学生的升学考试评价,由原来的两门变成了四门,除了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哪有多余的时间安排其他学习?面对这种情况,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会感受到压力,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领悟知识,在课后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巩固与消化知识,久而久之,数学成绩下降。

2.教材编排跳跃性大。人教版数学教材处处围绕着生活实际编排,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删减和增加了部分内容,对教材各部分内容的编排顺序也进行了调整,这导致了学习章节多、内容跳跃性强等问题的出现。学生会遗忘学习到的知识,使知识链条断裂,成绩下降。

3.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低段,由于学习内容较简单,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小,但随着年级的上升,两极分化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4.家庭教育的差异。学生的年龄较小,控制能力比较差,因此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监督和教育。有些家长时刻关心孩子的学习,认真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而有些家长对孩子进行放羊式教育,听之任之。长此以往,两极分化的现象加剧。

二、对策

我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有了一些发现和收获,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方面。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找到坚实的基础;整体分析教材结构,了解编者的意图,分析教材中章与章、节与节以及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如果不能系统地把握知识结构,学生即使掌握了本次学习内容,也不知道怎么使用,使之成为学习下一个内容的盲点,知识链出现裂痕。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我让学生明白他们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这个内容的,这个内容也为四年级上册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打下了基础。

2.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人做事情时,心情愉快地去做总比心情烦闷地去做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大多数学生看到数学就烦闷,垂头丧气,没有信心,感到害怕。教师一方面要在行动上时时给学生鼓励的微笑,让学生找到自信,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求知;另一方面要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处理,使之变得生动有趣,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学生对“可能”“一定”“不可能”的理解不够透彻,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比赛摸球的游戏来进行教学:有3个相同的袋子,一个袋子有6个红球,一个袋子有3个红球和3个白球,另一个袋子有6个红球,摸出红球最多的小组获胜。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真正的发挥,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又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3.学生方面。在新课程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课堂教学推向了新的境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让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有了超常发挥的空间,能保持他们的学习欲望,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4.关注学困生的提高。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学困生,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对症下药,进行鼓励性评价,端正他们的态度,调动他们的内驱力,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多一点关注,多一点参与,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发现学习,但是也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虽然是现在所不倡导的,但也应当承认学生当中的一小部分适合这种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也能背出学问,所以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专门辅导,多布置基础性的,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作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创造适当的时机,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与意志品质,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自信心。

5.及时与家长沟通,形成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要充分地了解他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包括学习、思想、体育等方面的信息,采取相对应的教育方式,纠正不良的行为或习惯。教师要从家长所提供的信息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总之,要避免两极分化,教师、学生、家长必须形成合力,使每个学生都对数学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要不要让孩子用智能手机? 下一篇:野生的,更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