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出口:迎来加快发展机遇

时间:2022-03-16 08:12:33

服务贸易出口:迎来加快发展机遇

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464.5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在世界的排名由2007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然而,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只有128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2.2%。按照中国服务贸易“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要达到4000亿美元。专家坦言,从目前的情况看,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实际完成额可能难以达到预期。

但专家同时指出,金融危机对世界服务贸易的负面影响将是短期的。从中长期来看,金融危机不会改变全球服务业发展与转移的总趋势。随着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向好,服务贸易正在重拾增势,并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新动力2:--。据专家介绍,目前中国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提出,到2015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将达到8‰2020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商务部副部长王超明确指出,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前景广阔。

中国服务贸易处在加速发展期

据专家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2009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超过了40%。旅游、建筑、其他商业服务、运输等一些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位居前列。

尽管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044。5亿美元,增长了69倍。除个别年份外,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一直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和全球服务贸易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平均水平。1982-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均为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增速的两倍左右。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同比下降了12.2%。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却从2007年的3.7%上升到了3.9%,排名仍居世界第五位。

专家同时指出,我国服务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目前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不但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只有1290亿美元。而美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4700亿美元,几乎是中国的4倍;英国为2400亿美元,是中国的近2倍;德国为2150亿美元,是中国的1.8倍。而且,2009年,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进口为1582亿美元,贸易逆差达296亿美元,创下了自1997年来的最大逆差,并且中国是世界前五大服务贸易国中唯一的逆差国。

专家强调,尽管如此,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正在逐步增强,服务贸易的结构在发展中也渐趋优化,服务贸易在国际的竞争力正稳步提高,国家对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体系和有重点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尤其是全球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升级,国际产业转移的正在加快,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细化,各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升级的需求更为迫切,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继续推进,降低全球服务分工成本的要求不减,这些都为全球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复苏,中国服务贸易有望领先货物贸易实现复苏,重新进入相对比较快的发展通道。王超副部长指出,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国将迎来服务贸易大力发展的新时代。

服务贸易: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专家指出,服务业具有消耗资源少、环境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从20世纪初开始,全球大量的劳动和资本流向商业和服务业。发达经济体在上世纪60年代总体上实现了向服务经济转型,目前服务业增加值占世界GDP的比已重突破60%。1980至2008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扩大到3.7万亿美元,28年间增长10倍多,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7增长到1/4。2008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为373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咨询、会计、法律、广告及文体娱乐服务等)这三大服务贸易类别中,运输服务增长最快,出口增速达22.6%;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增速均为10%。2008年,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大类别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3.4%、25.4%和51.2%。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下降了11%,但总体上所经受的冲击远远小于货物贸易。从2009下半年开始,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明显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产业新亮点。

专家指出,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继续推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还将不断上升,服务贸易发展整体趋于活跃。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其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领先的优势,通过各种多双边的谈判要求世界各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以此来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各国为顺应这一趋势不断调整国内经济政策,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率先削减本国服务贸易壁垒。尤其是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共同行动中,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方案,推出了提振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开放的、清洁环保的、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的服务贸易。由于服务贸易对货币流动性的要求较小、较少依赖于外部资金,服务贸易领域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也要少于货物贸易领域。因此,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世界服务贸易未来发展趋势

专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世界服务贸易在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地域分布、技术含量等方面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各国竞争的重点将集中于新兴服务行业。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和以高科技为先导的一系列新兴服务将成为未来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强大动力。以新兴服务贸易部门为主的其他服务蓬勃发展,充分反映了信息技术革命对新兴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

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计。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张。同时,与近年来出现的大型呼叫中心、数据库服务、远程财务处理等新的服务贸易业务逐渐衍生出来。世界服务贸易将逐渐由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的地区不平衡格局仍将存在。但相对差距将趋于缩小。由于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和服务业发展严重不平衡,各国的对外服务贸易水平及在国际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十分悬殊。发达国家服务业发达,经济规模大,资本、技术优势明显,不仅传统服务贸易具有规模优势,而且在代表服务及服务贸易发展方向的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中比较优势明显,因而就绝对值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不会改变。目前,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十位国家中仅有中国、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其余均为发达国家。不过,从相对规模来看,世界服务贸易的这种地区不平衡性正在趋于减弱。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利用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中国家除在劳务输出、建筑工程承包、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中继续保持一定优势外,在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也在加大投入,发掘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外包业务。

――服务外包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商业存在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业务流程外包(BP0)和信息技术外包(IT0)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服务外包输出地。在全球外包支出中,美国占了约2/3,欧盟和日本占近1/3,其他国家所占比例较小。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其中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目前,印度是亚洲的外包中心,墨西哥是北美的外包中心,东欧和爱尔兰是欧洲的外包中心,中国、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也正在成为承接外包较多的国家。同时,由于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在消费国国内通过商业存在服务,有利于服务提供者的批量生产,取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和价格。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进一步升级,跨国直接投资以高于世界经济和货物贸易的速度增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外国直接投资产生的,通过外国商业存在所实现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超过了跨境方式的服务贸易。据WT0估算,全球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收入已经占到了全部服务出口总额的50%。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贸易壁垒并存。1994年签订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第一次为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与保障。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近年来世界各国积极推动有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目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已遍及各个传统服务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从商业、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会计、通信等各种专业服务,都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但与此同时,随着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该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保护主义盛行。为了保护本国的服务业,各国纷纷采取诸如入境限制、技术标准、外汇管制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一些敏感性领域,如金融、保险、通信以及航空运输等,往往关系到服务贸易输入国的和国家安全,各国尤其对其进口进行限制。

我国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贸易出口格局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主要分布于传统服务业,项目结构单一,对货物贸易依赖性较强的国际运输服务、国际货物保险等生产贸易增长相对较快,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未来我国服务贸易应在巩固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优势行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通讯、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版、传媒、咨询等行业的服务贸易,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努力形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贸易出口格局。

――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商业存在模式服务贸易发展。以优势服务业和大型企业为依托,鼓励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和机构到境外从事贸易分销、物流航运、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管理、电子信息、旅游、教育、文化传媒和中介服务,增设境外经营网点和分支机构,获得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以及营销网络,增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积极扩大自然人移动模式下的服务贸易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密切跟踪国际市场需求动态,继续扩大医护人员、律师、教师、厨师、农技、建筑、制造、空乘、海运、医护、农林牧渔等传统优势领域人员外派规模。顺应科技进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稳步扩大信息产业、教育、生物、环保、计算机、电信、金融保险、法律、商业流通、旅游等领域自然人移动模式服务贸易出口。

――大力推动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出口。要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扎实推进2009~2010年度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工作,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出口;大力促进以海洋运输为主的运输业,继续保持我国在国际运输服务、国际货物保险等领域的传统优势;进一步鼓励我国企业进入国外大型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承包市场,不断扩大我国建筑服务出口;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努力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要增长点。世博会: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加速器

专家指出,历时184天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这为打造“中国服务”、“上海服务”品牌提供了重要契机,必将极大地拓展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

为配合世博会的举行,国家旅游局去年底宣布,将2010年确定为“中国世博旅游年”,并启动了全球百城世博宣传月以及全国百城世博宣传周。上海市政府也明确提出,将抓住国内外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充分发挥上海比较优势,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培育“上海服务”品牌为中心环节,把服务贸易发展作为今后十年上海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做大做强服务贸易,把上海建设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示范引领城市。

据有关方面估计,世博会期间,上海将迎来7000万中外游客,其中入境旅游者35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6650万人次,平均每天有40万人参观。而巨大的人流将带来巨大的消费效应,这对上海物流、旅游酒店、零售、餐饮将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参考汉诺威世博会的消费结构(世博展区内的消费行为大致分为60%的餐饮消费、28%的购物及活动消费、12%的缆车及导游服务)测算,上海世博会将直接拉动消费600亿-1000亿。其中对酒店业影响最大,受益程度达34.3%,其他依次为航空业、零售业、餐饮业、市内交通业,受益程度分别为26.1%、14.8%、14.2%、10.1%。而来自境外的350万游客,按平均停留3天计算,在世博展区外的消费将达到367亿。其中:住宿支出146.8亿、购物和活动支出62.4亿、餐饮支出58.7亿、交通支出91亿。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沙海林认为,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外,上海世博会巨大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将对上海未来服务贸易发展带来长期和全方位影响。上海世博会最直接受益的是旅游业,并延伸至餐饮业、宾馆业、物流业、传媒业以及广告业等多个行业,这将使上海的服务产业链更加丰富和完整。世博会2万多场各国多形态的演出,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将起到直接推动的作用。同时,世博会的品牌效应,世博会带来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经过世博会锻炼过的服务贸易企业和人才,以及世博会留下的大面积会展设施将会形成服务贸易新的集聚区(如世博会期间,中国馆每天只能接待5万人参观,90%的游客将难以看到中国馆,未来若干年将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都将对上海服务贸易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和持久的影响。按照规划,2010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15年,在2008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500亿美元左右;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力争再翻一番,达到3000亿美元左右。未来十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本市国际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稳步提高,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成为亚太一流的服务贸易中心城市。

上一篇:孟加拉:期待中国企业投资 下一篇:关于当前对外贸易形势及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