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22-03-16 07:34:05

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 以中国知网文献评价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的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提出集团化、产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体育学术期刊 SWOT矩阵分析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2) 06-0053-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evaluation databases and 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 according to the download of academic periodicals of Sport Science and impact factor of the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 CSSCI ) in 2005—2007 period to induction,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the paper analyzes chinese sports academic journals’advantages, 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puts forward four development strategies,just collectivize,commercialization, networking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Key words] Sports academic journal SWOT analysis Strategies

1 引 言

体育学术期刊是体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文献评述等体育类原始研究成果,是体育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对提高科研水平、深化体制改革、共享体育资源和促进体育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50余种体育类学术期刊,其中有10家体育学术期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这类体育学术期刊代表了我国体育期刊的最高出版水平。本文运用管理学韦里克教授提出的SWOT矩阵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的发展沿革、运营现状、制约因素、发展机遇和出版战略等问题进行阐述,旨在为体育科教单位和科研人员了解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全面情况提供参考,期望能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我国体育学术出版物的发展沿革

建国之初,我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同志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体育事业指明了总体发展方向。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在国家领导人正确领导下蓬勃发展。为了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在1959年率先创刊,《体育科学技术资料》《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和《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5本学术期刊相续出版,成为我国最早的体育学术期刊[1]。随后,受“”等事件的影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基本上停止出版,中断时间长达十余年。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科学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1992年,《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等13种体育期刊被评为北大版核心期刊,2008年,北大版体育类核心期刊增至16种,2012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共收录《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10种期刊。经过数十年的运营,我国体育期刊在载文量、办刊特色、即年指标、WEB下载量、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方面有了量的飞跃。

3 我国体育核心期刊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

3.1 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的发展优势(Strengths)

办刊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核心期刊在出版总量、载文量和影响因子等方面相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在载文量方面,我国体育核心期刊载文量从1999年的2410篇上升到2008年的4272 篇,实现总量的大幅增长,在2005—2007年期间,《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和《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在载文量方面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这是我国体育核心期刊自我调控的结果,对出版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2007年,史兵教授在《体育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一文,这篇论文共占用21个版面,下载次数达到756次,被引频次24次,得到体育理论学者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在影响因子方面,我国10种体育核心期刊显现出逐年增加之态,《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影响因子从1.185上升到1.590,《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影响因子从0.864上升到0.996。同时,《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和《中国体育科技》4种期刊的影响因子超过1.5,这充分表明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的总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在逐年提升。

专业的编辑人才队伍。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编辑大多是来自体育科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有着丰富的体育专业背景。如:《体育科学》编委田野、田麦久、吕万刚和鲍明晓等都是该领域内最知名的教授。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编辑的学历和职称情况也在不断提高。在学历方面,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成为体育核心期刊编辑的主流,特别是青年编辑基本上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在职称方面,体育类核心期刊有超过50%的编辑拥有高级职称。同时,体育核心期刊已经全部开通电子投稿系统,大大提高了投稿效率,实现了稿件处理的标准化、电子化和科学化,并引用学术不端检索系统,这可以有效防止剽窃等学术腐败行为,从而达到大幅度提高论文质量的目的。

3.2 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的发展劣势(Weaknesses)

运行体制僵化。目前,我国体育核心期刊出版工作属于文化科技事业范畴,期刊规模和经费来源都依赖于国家财政支持,这使期刊的依赖性不断增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核心期刊经费紧张问题将会日益突出。目前,大多数体育核心期刊没有完全实现法人地位,不能完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去运营,主要表现在管理主体不明确,期刊运营效率低,人事权、财权缺失等方面。这种依靠政府拨款运营模式限制了体育类核心期刊的发展空间。

期刊缺少特色。当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仅来源于核心期刊之间,也来自于国外体育类期刊及我国管理类、教育类期刊。对于体育核心期刊来说,提高学术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学术质量,而要组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于办出期刊特色。体育核心期刊在栏目设置、文章特色、研究方法等方面特色不是很鲜明,缺少期刊个性。《体育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等栏目在上述我国10种核心期刊上都涉及,同质化程度较高。

3.3 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2010年,中央正式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文件,指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全面落实我国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发挥人才资源优势[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也明确指出:2012年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体育核心期刊不仅是体育科技的窗口、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国家宏观政策和战略规划的出台,可以促进体育学术期刊的繁荣与发展,产生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体育产业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大众对体育需求越来越强烈,体育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目前,我国体育人口已经达到3亿多人,体育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17万人,实现增加值1555亿元,较往年增长16%[3]。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体育理论和科技的指导,体育核心期刊能够有效提供体育产业发展所需的理论知识。这种强有力的市场需求也可以推动体育核心期刊的发展。

3.4 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的发展挑战(Challenges)

国外体育学术期刊的竞争。我国体育核心期刊和国外体育学术期刊相比有一定差距,这导致部分知名学者开始探索在国际SCI和SSCI收录的体育期刊投稿,我国顶级体育学术论文外流较为严重。目前,我国高校对SCI、SSCI、EI、ISTP的认可度不断增加,特别在职称评定上,将在国际三大索引上收录的论文折算成权威和重要核心期刊,这使我国优质体育论文流向国外期刊。

国内体育学术期刊的竞争。体育学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存在交叉领域,体育经济、体育旅游、体育工程和体育管理等交叉科学又是当今体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优质稿件产出量大。但是,由于期刊的知名度、学术权威性等问题,一些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从体育核心期刊流失,如:张争鸣在《管理世界》上发表了《美苏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学术论文,该文章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

4 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的发展战略研究

4.1 集团化发展战略

为了适应学术期刊出版业发展需要,我国已经成立了一些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这些集团借鉴国际出版集团运作的实践经验,规模化效益初显成效。我国体育核心期刊多处在单兵作战状态,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效益,品牌竞争力有限。如:《体育科学》出版量4500册,而其他期刊发行量也多在1000—3000册,体育核心期刊整体发行量,相对国外著名期刊Science 150万份发行量,差距甚大。所以必须通过联盟、合并等方法,来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体育核心期刊资源的集约化配置。目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整合了《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的资源,成立了科技书刊部;武汉体育学院整合了《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成人教育学刊》的资源,成立了期刊社,这都是集团化发展的雏形。我国体育核心期刊在集团化发展之初,可以成立体育核心期刊管理委员会,对投稿、组稿、审稿和发行等环节进行有机整合,逐步实现集团化运营。

4.2 产业化发展战略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提出了体育核心期刊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体育核心期刊本身就具有双重属性,既表现出文化属性,又表现出商品属性,其中文化是根本属性,所以要始终坚持把学术效益放在第一位,并在此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办刊思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去运营期刊,在具体实施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经营理念。体育核心期刊产业化运营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体系,需要进行全方位运作,不仅要在期刊策划、受众需求、办刊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到专业化运营,还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发行体系,这都需要体育核心期刊改变以前僵化的办刊思路,树立产业化运营理论。第二,进行市场细化。体育核心期刊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准确定位期刊受众,调整期刊结构,以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三,增加广告收入。有效开发广告市场可以拓宽期刊经费来源,成为期刊高效运营的有力保障。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和 Nature 的成功广告运营经验可以告诉我们,期刊广告能够筹集到更多的办刊经费。

4.3 网络化发展战略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网络媒体借助数字化的传播技术,呈现了由数字世界构成的虚拟世界。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多个领域的变化,体育期刊业是受其影响最深的领域之一[4]。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好网络媒体互动性、便捷性和共享性等特点,体育核心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将逐渐减弱。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网络化是指期刊编辑、审稿、组稿、编排和出版实行计算机网络化,是从期刊投稿到出版整个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的过程。体育核心期刊大多数都有自己独立的编审网站,开始对网络化不断探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育学刊》,它以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为理念,与广州网天科技公司合作设计网页,搭建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和体育网刊三大网络平台,走在体育核心期刊网络化的最前沿[5]。体育核心期刊网络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传播平台,实现学术期刊与网络技术结合的发展新模式,从而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4.4 国际化发展战略

目前,SCI收录的体育学期刊共79种,包括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Finance、International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 Sponsorship 等知名期刊,分布在世界上18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体育核心期刊社认识到国际化的重要性,一些期刊开始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但是效果却不很理想,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体育核心期刊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相对稳定的平台。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一家体育学术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仅仅只有《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学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被加拿大国际体育文献数据库收录[6]。我国体育核心期刊要实现国际化就必须实现作者、编委和读者的全球一体化,这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的编委和作者很少来自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来自本国,这就需要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担任编委,吸收国外作者进行投稿,加大对外交流力度。

注 释

[1]郭长寿,乔艳春.新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历史分期及其特点[J].编辑学报,2011,23(6):489-492

[2]李艳艳,王涛.论“十二五”规划建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14(1):5-9

[3]郑鑫.中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6):33-35

[4]张旭东.体育学术期刊网络化过程中资源整合与应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25

[5]郑植有,谭广鑫,王蔚良.体育学刊网络发展的实践探索[J].体育学刊,2008,15(2):14-17

[6]钟炼,宋丽,于凡兰.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20-24

(收稿日期:2012-09-18)

上一篇:区域性枢纽港的运营有效性评价 下一篇:南运河(河北段)复航可行性战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