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是任何人的解药

时间:2022-03-14 06:16:00

旅行不是任何人的解药

最近视点

突然之间,“裸辞去旅行”就变成一个话题了。

跟“辞职去旅行”相比,裸辞这件事情显得更加义无反顾。每次看到这个词,眼前的画面都是偶像剧里的模式:一个刚从大学毕业一两年的人把一叠文件摔在桌上,对那个70后的未老先衰老总说:“老子来这里不是为了干这些鸡毛蒜皮事的,老子不干了!”第一季结束,请看第二季。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工资要不要结?社保怎么办?下一个工作在哪里?……考虑这些事情就不洒脱了,人家凯鲁亚克有社保吗?没有嘛,还不是一代伟大作家,流芳千古。人家切格瓦拉摩托车走南美的时候有知道有人聘请他做革命家吗?没有嘛,到后来还不是一举从革命家变成浪漫主义代言人,把一个头像印得满淘宝都是?

裸辞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也从来不相信有人会因为裸辞了就从此过着悲惨的生活,露宿街头,客死他乡。没有,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跟世界上出现一个乔布斯的几率一样低。真正不妥的是“裸辞去旅行”这个搭配变成了一个固定词组。没有人想过裸辞后面可以搭配的词组是创业、进修、发明潜水艇、做科学义工、支教、开餐厅、写书、学一门手艺。所以准确地说,不妥的其实是“去旅行”突然变成了一个梦想和一种万能解药:不想工作啊,失恋了,人生没有方向啊—怎么办呢—旅行啊—旅行去哪儿啊—丽江啊,啊—去干嘛啊—流浪啊,寻找人生意义啊,洗涤心灵吸收天地之间灵气啊。似乎任何一个人,朝旅行夕可死矣。旅行,在字典里挤开了“逃避”、“出走”、“落跑”等字眼,突然变得高高在上。

网上最近在流行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刚毕业的男生,听了太多“旅行可以改变一切”的话语,于是就裸辞旅行去了。走了一圈发现,原来那些PS大美图上的景色不是随去随有,那些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永远发生不到自己身上,他东看看西看看,并不十分享受旅程,而回家之后,世界依然没变,生存问题依旧存在。文章一出来,“反旅行势力”又开始抬头。就像京东和苏宁打仗,京东底价甩卖,人潮过去了;苏宁挥泪跳楼,同一帮人潮又折回了。在两个阵营之间疲于奔命,赞同和反对着各种理论,却始终不能看见自己在哪里。

然而旅行从来都不是世界的解药,更不是任何人的仙丹。如果你本身就是个精神空虚的人,如果你本身没有世界观,那么旅行根本不解决任何问题。其实世界远没有想像的那么操蛋,只是目光和胸襟狭窄看不到方向。经常有人说去了或者不丹、尼泊尔之后就受到了启示,灵魂得到了洗涤。然而依然有无数通晓这个世界的奥秘的人并不旅行,真要得到神谕,在家门口也能得到。唐三藏本来就是高僧然后才去西天取经的,并不是去取经以后才得道。 人云亦云,失去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可悲的状态。我们满脑子主意,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没有一个主意是自己形成的。它们全部来自外界,甚至只是那些轻薄却无处不在的外界。 那么,不把旅行当做解药,至少,它是一个梦想吧。 某年在吴哥窟见到一对白发老人,相互搀扶着勉力爬上吴哥大城。很辛苦,的确,当他们18岁的时候体力一定好得多。但是我也相信,拿着可乐的攀爬和拿着拐杖的攀爬是不一样的体验。风儿吹过光滑的脸颊是一种感受,难道你说夕阳镶嵌在皱纹里就不是一种幸福?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加里·马库斯在他年满40岁的时候,想知道“40岁还能学会一门乐器吗”,于是在学习的道路上,他发现克服困难的学习经历和演奏音乐的乐趣,都给予他丰厚的回报。除了一门乐器以外,他甚至因此写出了一本书。 所以啊,老,又如何?世界上难道有任何一条道路写着60岁以上禁行? 同样的,那些听起来如天方夜谭一样的故事充斥了我们的视野:不带任何一分钱可以环游中国,2000块钱可以周游世界。在一个没有旅行经验的人的想像里,这个世界就像花一样盛开。他们甚至不去认真看在这样的标题底下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正如王石不是贫苦孩子起家,这些数字背后获得的各种支持、赞助、帮助,也被书写者有意无意地省略;搭车去柏林很浪漫,前提是你先像主人公那样拿到一张美国身份证才能实现。这些,媒体刻意回避,我们乐得不想。 舆论需要热潮,于是那些会思考的人创造一个。有时候它甚至是一个先有结论后有论点的游戏。游戏的形成方式是:行动者创造个案——思考者包装成理论——追随者鼓吹为热潮——狂热者奉为圣经。真正在煽风点火的,是那些能够从热潮里获得利益的人。 是的,这些甚至不是思想的结晶,而仅仅是为了迎合某个热潮而制造出来的产品,我们不曾怀疑这些产品的制造者极有可能是那些智商、情商、人生阅历都比你高不出五个百分点的人。别人塞进我们脑子里的想法,我们就把它供奉起来变成“梦想”。过去的人生导师是苏格拉底,现在的人生导师是某个官微帐号,那些貌似美好的句子撬开你空无一物的脑袋,然后像钉螺一样在里面产卵,然后无数次地拷贝。潮流让每个人都活成一张盗版碟:10年前每个年轻人都在梦想买车,五年前每个年轻人都在梦想买房,现在每个年轻人都在梦想旅行。国庆期间,华山几乎被夷平,鼓浪屿几乎被践踏沉没……可是除了旅行,我们简直想不到任何一个更加有创意的方式度过这个假期。 在旅行中,我见到了很多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各自生活着,种类繁多。有三个老婆的诗人、从来没赚过钱的企业家、和苍蝇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富家子变成的苦行僧、农夫成长成的政客、80岁的嬉皮士、有异能的残疾人、和牛做朋友的农夫、10岁的医学天才……他们共同存在于这个社会里,平行旋转,这就是生命的奇迹。他们从来没有跟我说过梦想这类词语,我想,“梦想”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内裤,必须有,但不必提。

上一篇:诌议计算机信息风险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下一篇:做个“另类”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