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发展的“秘诀”

时间:2022-03-14 12:32:38

多元化发展的“秘诀”

以短期培训旺校,是沈阳技师学院“以高技能人才立校、以短期培训旺校、以校办企业富校、以创新精神强校”的四大战略之一。目前,短期培训已经占到了学校培训量的50%以上,囊括了退役士兵、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下岗人员、农民工、残疾人以及创业者等多个职业培训需求主体,成为辽宁省内技工院校多层次多元化办学的样本。

进行多元化办学的技工学校很多,但不少学校工作开展效果不佳或半途而废,为什么沈阳技师学院的短期培训会做得风生水起?带着好奇,记者探访了沈阳技师学院的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紧密对接市场需求与岗位需求、多管齐下提升教学质量、全力帮助学员就业,三大“秘诀”让学院成为了省内短期培训领域的一面金字招牌。

高校毕业生篇

六个月炼成“准职业人”

六个月的时间里,能发生怎样的完美蜕变?

在沈阳技师学院,六个月的时间,可以帮一名就业四处碰壁的本科生打开就业之门,可以帮助从地理这类冷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顺利转换专业,可以让工作两年的医学毕业生实现职业的“华丽转身”,可以让一名待业多时的往届毕业生起薪高于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而这,就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的“魅力”所在。

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有200~300名高校毕业生来到沈阳技师学院参加培训,其中不乏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的学费由财政支付,学院也免去了他们的住宿费,让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经济负担地投入学习。

造成这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或者是由于专业过于冷僻,或者是由于专业技能缺乏,造成他们的就业范围过于狭窄。而参加培训,给了他们一次实现专业提升或专业转换的机会。

让负责高校毕业生培训项目的曲弘副主任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医学类专业本科出身的学员。在从事护士工作两年后,这名学员决定“回炉再造”,选择了软件开发专业,经过6个月的培训,目前她已经在东软顺利就业。

目前,沈阳技师学院开设的是辽宁省人社厅确立的七个培训专业中的动漫设计专业和网络营销专业。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学院提出了“准职业人”的培养模式,从六个方面入手,为这些大学生补上职业课,从各个细节将他们雕琢成为“职业人”。

教学环节瞄准岗位需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会学员如何使用软件和工具,更要融合项目实战,以练带学,增加行业背景知识。在学院考核方面,要以项目和作品为主,引入真实的课题项目,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学院与省内外多个企业合作,承接动漫、软件设计项目,整个设计过程由学生按照客户要求完成,教师仅承担指导、辅助工作。

建立实践工厂——教务处利用一个教室建立起项目实践工厂,挑选优秀学生进入,鼓励和激发学员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正常教学与课外辅导、扩展相结合——对于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学员,教师开展额外的小班辅导,同时调动成绩好的同学给予成绩差的同学教学帮助。为了拓展学员的知识面,邀请行业专家给学生做讲座,还利用业余时间额外开设网络工程课程,尽量为学员今后就业多创造条件。

开展就业指导——指导学生调整好心态,树立切合自己实际的就业目标,转变“等靠要”的观念,摆正位置。同时,从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求职的技巧。

用创业培训挖掘学员潜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创业的潜力。学院针对这一特点,专门设立了创业培训课程,这一课程现在已经成为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

收集意见,不断完善——学院不定期召开培训班班会,下发调查问卷,收集学员们的意见,并加以讨论、改善。

定向培养提升就业率——为了帮助学员们更好地就业,学院确定了定向培养为主、市场就业为辅的原则,先后与沈阳市的十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学员定向培养成功率达91%,整体就业率达70%。

“学员们上课的教室就是机房,所有的课程都是实践课程,培训的一切都是针对岗位需求的,都是为了让学员毕业后能直接就业。”曲弘副主任如此总结这一培训与大学培养的不同之处。

事实也证明,“准职业人”的培养模式很适合于离校未就业的这一大学生群体,“这些来培训的大学生已经在社会上碰过壁,所以学习的主动性很强。现在,动漫设计专业学员的起薪是每月2500元,而在沈阳应届本科生的起薪是每月2000元。学员们顺利就业后,又会推荐同样面临就业难题的同学过来学习。口碑相传,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

用六个月时间,补上专科三年或本科四年、甚至是研究生五年中所拉下的“职业课”,并且带来了最显性的就业成果。这让我们在反思大学教育之余,更看到了职业教育的独有优势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退役士兵篇

变最可爱的人为最有作为的人

2007年,沈阳技师学院被确立为辽宁省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六年来,共培训退役士兵3100余名,98%被安置到沈阳市各大企业就业。在每年政府对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考核中,学院都名列全省前三。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院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坚持市场导向和服务导向、教学和管理两手抓的独特培训模式,这一模式符合退役士兵学员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实现了社会、企业、学员和学校的多方共赢。

专业设置市场化,就业安置最大化

沈阳技师学院在退役士兵培训专业确立上坚持三个标准:就业前景好,岗位待遇较高,以及受学员自身文化、学历条件限制较少,掌握专业技能相对容易。每期专业均由学院退役士兵就业部经市场调研、与用工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培训协议”后,方可确定。目前,学院已经开设了数控、焊接、钳工、电工、机加、水暖、车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烹饪、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还开设了创业课程,这些专业和课程很受学员们欢迎。

从这些专业毕业的学员也受到了企业的欢迎,“退役士兵能吃苦、守纪律,在品质方面很过硬,专业又对口,所以我们的学员还没有毕业,一些企业就来‘抢’人了。”主管短期培训的周彦杰院长言语中透着自豪。

学员们就业红火的背后,与学院在就业安置三阶段所做的工作也是分不开的。

退役士兵入学前,退役士兵培训大队就开始考虑就业安置工作了。他们与一些信得过、声誉高的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就学员就业的具体岗位进行洽谈,签订培训与就业订单,未雨绸缪。同时,充分利用已有校企合作,探索定向培训方式。

在学员就业安置工作中,针对学员未被企业录用,或因企业待遇、条件不符合学员要求两种情况,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引导学员依自身条件“量力而行”。负责就业的老师不厌其烦地为学员安排面试,增加机会。

在学员顺利就业后,培训大队又专门派信息回访小组,深入用人单位了解学员的工作表现,并对培训工作进行改进。在回访中,学院了解到一些企业仍把学历文凭看得很重,退役士兵往往会因这方面的原因失去晋升的机会。于是学院开展了参加提升学历教育的宣传动员工作,给出减免20%学费的优惠政策。目前,已经有约100名学员在参加技能培训的同时,接受了大专、本科学历教育,为自己的高质量就业增添砝码。

教学实训规范化,学员管理军事化

大多数退役士兵学员文化基础及专业知识、技能较差,沈阳技师学院在研究这一培训对象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了以实训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设置均以强化动手能力为主体,实际操作与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具体比例为7:3,并融入了实际岗位需求和技能鉴定考核标准。与这一模式相配合,在培训教师选择方面,学院层层把关,选拔出双师型教师到培训班任教,并要求教师把讲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个工件当做是完成政治任务,不但要让学员理解所讲内容,还要让学员掌握实际操作。学院还联合沈阳市技能鉴定中心举办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的选手将会被破格提升为高级工,这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加强实训、提升技能的热情。

在教学中的规范化,也延伸到了学员日常管理中。

从第一期培训班开始,沈阳技师学院按照军队院校建制设立退役士兵培训大队、中队、区队,同时选聘懂教学、会管理、能吃苦的自主择业干部担任大队长、政委及中队长,他们与学员们一起上课、吃饭、训练、活动、就寝,对学员实施军事化的全面教育管理。学员在学习生活中,必须做到“八个统一”:统一报到时间,统一被装、着装,统一编制中队,统一作息时间,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考试、技能鉴定,统一参加技能大赛以及统一岗位实习。这样的管理模式延续了学员之前在军队所接受的军事化管理,不仅让学员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更让学员们始终保持了军人的优良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严格管理并行的,是学院对学员的全方位关怀。培训大队的管理干部通过在学习上指导、在生活上关心、在心理上疏导,让学员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尤其是心理疏导,是培训大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大队成立了退役士兵培训学员心理咨询室,各个区队建立退役士兵学员QQ群,政委、大队长、中队长及授课教师全员参与,一旦发现学员情绪不稳定的苗头,就及时进行疏导和调理。

为了丰富学员们的学习生活,培训大队的管理干部们想法设法“玩花样”。除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这些常规主题教育活动外,培训基地几乎月月有活动,例如6月的“专业技能大赛”活动,9月的“就业,你准备好了吗?”教育活动,10~12月的“争做合格的企业员工”信息反馈活动,此外还有以各中队为单位开展的体育比赛和文艺活动。各中队也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性活动,时刻提醒学员们要用行动实践自己“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誓言。每期培训班结束时,培训大队都会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学员、优秀班干部和优秀班级,激励学员朝着“更加优秀的自己”努力,也怀着牵挂,将毕业学员送上新的旅程。

当我们采访结束的时候,退伍士兵培训班嘹亮的集合号正响起,身着迷彩服的学员们在一分钟内集合完毕,整装待发。在这个新的“训练营”里,他们将完成又一次蜕变,从军人蜕变成职业人,结果值得期待,其中的过程也同样会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精彩的一笔。

名校名片

沈阳技师学院始建于1982年,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点院校,以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主,是集职业需求预测、职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职业培训基地。学院现由三大校区组成,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分院、现代服务分院、交通工程分院、软件工程分院、继续教育分院等五所分院,开设25个专业,其中机械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物流管理、烹饪、计算机等专业为省、市品牌专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学院逐步形成以技工教学为主体,重点发展高级工培训,兼有普通中专、成人专本科即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失业下岗人员培训、创业培训、退役士兵培训、农民工培训、未就业大学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等长、中、短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十余万人,就业率达97%以上。

上一篇: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下一篇: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