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原则

时间:2022-03-13 09:50:30

摘要: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较高频率的发生,给人民生活、社会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社会影响。突发事件由“非常态”转变为“常态”,客观上要求新闻媒体提高应急报道能力,遵循新闻报道原则,注重新闻报道技巧,建立相关应急机制。

关键词:突发事件;报道原则;应急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5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活动高度活跃,生活半径迅速扩大,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也在加大,从某种意义上讲,突发事件的发生已由“非常态”转变为“常态”。许多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在短时间甚至瞬间爆发,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已发生急剧变化,造成较大范围的社会影响,事件本身也迅速成为全国甚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重大突发事件较高频率的发生,客观上要求新闻媒体提高应急报道能力,遵循新闻报道原则,策划最佳报道形式,注重新闻报道技巧,在及时公布信息的同时,注意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宣导抚慰,最大程度体现媒体的人文关怀,以期使突发事件报道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重大突发事件的界定及其分类

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破坏性”和“灾难性”等特点,往往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分为灾害性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突发事件两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灾”和“人祸”。“天灾”系指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暴雨、地震、泥石流、海啸、瘟疫等;“人祸”则是指人类社会主观因素造成的灾祸,小至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抢劫、杀人等各种犯罪活动以及恐吓、爆炸、纵火、投毒、政治谋杀、拐骗或劫持人质等恐怖主义破坏活动的个别案件;大至全社会范围甚至国际间的突发性重大事件,诸如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治安骚乱、社会动乱,乃至武装冲突、局部战争,以及危及整个人类生存的环境危机和核危机等[1]。

二、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分析

从福建南平3•23”重大凶杀事件、陕西省南郑幼儿园凶杀案到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河南平顶山市卫东区矿难事故;从青海玉树7.1级地震、贵州关岭县山体滑坡到广西、四川、江西等省地面塌陷、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事件;从江西东乡火车脱轨、黑龙江伊春空难事故到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劫持、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相撞……通过对2010年国内外突发事件的大致梳理,笔者发现重大突发事件一般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一)事件发生的不可预见性

突发事件一般在短时间内或者瞬间爆发,具有不可预见性。多数情况下政府、民众以及媒体对事件的发生无事先心理准备,事件发生后,未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心理恐慌,使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比平时更为急迫,他们总是试图通过各个渠道获取关注的信息,如网络、报纸、电视、手机甚至是道听途说的消息也会使部分公众深信不疑,一旦他们获取信息后,即会通过多渠道对信息进行传播,所以此时政府和媒体及时准确地公布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生活的灾难破坏性

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使公众对其防范能力相对减弱。短时间或瞬间爆发的重大突发性事件破坏范围广、影响力强,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在其中的大部分个体都会感受到它的影响。普通民众在事件发生后很容易产生心理恐慌和忧虑,局部的不安和骚动,带来所谓的流星意见,强大的传染过程启动。错误的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在群体中像病菌一样开始传染。这譬如马厩里有一匹马踢它的饲养员,另一匹马也会起而效尤;几只羊感到惊恐,很快也会蔓延到整个羊群[2]。物质财富的剥夺、社会公共秩序的破坏,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民众的心理恐惧夹杂一起,给社会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

(三)多重矛盾的相互交织性

许多社会性重大突发事件的到来具有明显的冲突性和敏感性,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一些受灾民众在物质利益受损后,一时找不到正常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和渠道维护,很容易产生个体心理的愤懑和不平。正如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的需要――挫折理论:需要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出现紧张与焦虑,使心态失去平衡,从而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即挫折感)[3]。负性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便由个体矛盾向社会矛盾转化,多重矛盾相互交织、叠加,局部范围的不满和忧虑成为较大范围的群体性矛盾、冲突和骚动产生的诱因,突发事件事态影响开始向纵深方向不断延展。

三、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遵循的原则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是指记者、编辑针对某个突发事件,努力发掘其新闻价值,策划最佳报道形式,以求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的过程。而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不可预见性、社会生活的灾难破坏性、社会矛盾的相互交织性以及事态影响的纵深延展性造成其社会影响程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决定其新闻报道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及时公开信息,掌握信息制高点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想获知的信息、政府要传达的信息、媒体欲告知的信息其实是一致的。事件发生后,媒体应在第一时间主动进行透明报道,掌握信息制高点,将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告知公众,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一旦信息的“及时”和“权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会在受众心中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使公众对突发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可以有效制止谣言、流言传播,为疏解社会情绪、稳定民心起到重要作用。

(二)主动设置议程,掌控舆论引导主动权

重大突发事件社会影响广,破坏性大,社会关注度高,很容易成为社会焦点事件。美国学者托马斯伯克兰在1997年提出了一种焦点事件理论,他认为焦点事件在设置公众议题方面具有扮演主要角色的能力,因为媒体对焦点事件的报道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并促使采取改善行为[4]。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舆情形成期,媒体可主动设置议程,掌控舆论引导主动权,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事件发生后公众瞩目的焦点,以及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媒体一方面对公众质疑进行上传,协助政府做出及时回应,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把公众情绪从对相关部门的批评宣泄牵引到更具建设性的方面,如号召公众提出有关解决措施,针对类似事件如何防微杜渐等等,公众在感受参与式的尊重后,对事件也会进一步唤起同情。

(三)重视舆论发展,做好阶段性策略

突发事件引发的舆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重大突发事件尤其如此:爆发期,信息爆发式涌现,真实判断信息多,价值判断信息少;持续期,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信息参半,同时伴随着噪音的出现;痊愈期,事实判断信息和价值判断信息间或有之,呈渐弱之势。媒体根据舆论传播特点,得出舆论引导侧重点:舆论强势发生在重大突发事件爆发期和持续期,因此引导重点应放在这两个阶段。爆发期以控制信息流为主,持续期则以引导为主。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在舆论发展过程中占据积极有力地位。[5]

(四)媒体联动互补,形成传播合力

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权威性和事件报道的深度上仍然受到质疑。传统媒体在社会生活中依然扮演着主流、权威和导向的角色,但是在事件的及时性上则较为迟缓。在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联动,功能上可以实现互补,形成一股传播合力,不仅可以拓宽传播渠道,挖掘事件深度,还可以显著增强传播效果。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对外传播中,新旧媒体联动,还可以形成3T――以我为主提供情况 tell your own tale,尽快提供情况 tell it fast,全面提供情况 tell it all,为在国际传播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可能。

(五)进行宣导抚慰,体现人文关怀

重大突发事件的到来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普通民众受到事件的刺激会产生惊异感,引起局部范围内的恐慌和思虑,甚至可能引发社会骚动。新闻媒体此时应主动承担社会职责,积极向民众宣传正确的、健康的观念,通过相关报道缓解百姓心理压力、给予精神支撑和心灵抚慰,稳定社会情绪。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应体恤民情、把对人的关怀放在首位,友善提醒民众注意生命财产安全,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帮助,彰显人文关怀,争取将百姓损失减至最小。

(六)事后经验总结,建立应对机制

当突发性事件被成功解决后,媒体还应做事后总结,对事件中的报道做深入分析,吸取报道中的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增强媒体以后的作战经验,并通过事件发展脉络的分析,建立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和有效报道方案。做到预案在先,心中有数。在以后类似的事件报道中,打出一套组合拳,快而不乱,有条不紊,有始有终,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媒体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与处理,是在意外事件发生后短期内通过策略把事件进程向相对好的发展方向牵引,但是这只是遏制事态于一时,治标不治本[6]。重大突发事件在爆发前,其实都有一定的潜伏期,事件背后涉及的社会矛盾、管理运作方面深层次的问题,也应该是媒体作深思和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1] 参考自人民网-传媒频道

[2] (法)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3] 朱宝荣,周楚,黄加锐.现代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4] 李永健.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受众心理特点[J].新闻传播研究,2009(6).

[5] 喻国民.危机传播的法则与艺术――以央视新台址大火的网络舆情危机及处理策略为例[J].新闻与写作,2009(5).

[6] 陈焕仁.当代媒体新闻报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上一篇:戴煌新闻品质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意义 下一篇:彭雪枫军事新闻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