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深度报道的历史演变

时间:2022-03-13 12:22:33

我国经济深度报道的历史演变

继晚报、都市报浪潮之后,财经报刊风起云涌,一改软性的大众化、通俗化之风,以深度报道见长,我国的经济深度报道在经过近20年的探索演变后,逐渐走上成熟的轨道。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和发展

1987年被称为是深度报道的崛起年。正如学者杜峻飞所言,“自报纸出现以来,经济报道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这一年,出现《关广梅现象》(《经济日报》)、《鲁布格冲击》(《人民日报》)、《西部贫困探源》(《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大趋势》(《人民日报》)等一批有影响的经济深度报道作品,因而这一年也是经济深度报道的崛起年。

(一)经济深度报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为什么经济深度报道会在这一时期产生?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经济深度报道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新闻事业也就具备了把主要工作精力转向经济报道的条件。特别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更为经济深度报道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经济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兴起,不仅是一种新闻体裁的创新,更是中国改革开放深化的产物。

2.经济深度报道是一批精英记者主动探索的产物。

改革开放后,新闻记者的参与意识增强,他们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思维分析周围的事件。这批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记者和编辑的努力,成就了经济深度报道。

(二)这一时期经济深度报道的特征

对于这一时期的经济深度报道,有学者说,20世纪80年代末,深度报道有两大特点:经济报道的非经济视角;非经济报道的经济视角。1990年3月11日至1990年6月10日,《经济日报》发表《迎奥运体育与经济系列谈》,一共14篇文章,近4万字,把只注重实况报道的体育新闻与经济报道联系起来,找到了非常寻常的角度,在体育和经济的结合处做了新颖的文章,大大提高了深度报道的质量。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徘徊和衰落

1992年南巡讲话发表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增快,经济信息需求增加,一些新的经济类报纸问世。经济报纸增加,经济深度报道的刊登量也增加,但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深度报道却下降了。当年,《关广梅现象》一文开展了长达40多天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能产生广泛影响、引起读者注意的文章越来越少。

(一)经济深度报道衰落的原因

1、自身的局限

我国经济深度报道是一批精英记者主动探索的直接产物,新闻是反映现实的,现实的发展还未达到一定程度,单凭记者的主观努力很难做出实质性的突破。

2、社会新闻的兴盛

据统计,在1993至1997年增加的374家报纸中,以晚报为代表的都市报占60%以上。都市报迎合了市民的需求,随后党报和机关报也开始走上扩版改版之路。经济深度报道数量不断减少,很多记者转向社会新闻写作,不再从事经济深度报道。

(二)这一时期经济深度报道的特征

深受都市报贴近读者、贴近生活的写作风格影响,经济深度报道从指导性变为增强可读性和实用性。如《经济日报》1992年底进行改版,增加了生活周刊、社会周刊。这两个周刊模仿都市报的风格,以“特写”、“大视角”为主打文章,从经济角度分析社会现象。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复苏和走向成熟

《人民日报》1998年创办经济周刊,作为党报首次刊登股市K线图。2001年,《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相继创刊。这两份新兴财经报纸以深度报道见长,加上成功的市场化运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占据了三大财经周报的一席之地。2004年年末,《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创刊,更让中国财经媒体人的“华尔街情结”迈开了关键一步。经济深度报道复苏并逐渐走向成熟。

(一)经济深度报道复苏的原因

1、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和受众需求的变化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中产阶层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各类经济活动中。

2、经济类报纸竞争加剧

《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2001年创刊,1996年改版的《中国经营报》在2001年增加16个版的财经周刊,其他财经类报纸如《财经时报》、《投资导报》等都想分一块蛋糕。同时,一些全国性报纸如《南方周末》经济版也开始加强经济深度报道。经济类报纸想从竞争中胜出,必须加强深度报道。

(二)这一时期经济深度报道的特征

这一时期,新兴财经报纸打破区域限制,用经济全球化视角分析问题,侧重经济新闻的故事情节和深度分析。主要表现在:

1、对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走向进行深度剖析

这一点尤其以《经济观察报》为代表。它追求“理性和建设性的新闻价值判断,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经济观察报》的主要栏目如观察家(12版)、公司(8版),占了近40%的版面,可以看出《经济观察报》更多从行业角度,从整体性上对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深度报道。

2、对单一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深入挖掘和评述,包括批露不为人知的背景和内幕消息。

《财经》一直是行业内挖掘内幕消息的佼佼者。2000年,《基金黑幕》让《财经》声名雀起。2001年,《财经》凭《庄家吕梁》、《谁在操纵亿安科技?》、《银广厦陷阱》等一篇篇经济深度报道掀起轩然大波,在中国资本市场及媒体发展史上堪称一绝。这一时期,一些记者也凭自己的执着,披露不为人知的内幕。王克勤因创作《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经济深度调查性报道,在公众中树立了一个“揭黑记者”的勇士形象。

经济深度报道的发展轨迹反映了社会经济的起伏兴衰。经济深度报道的产生源自一批精英记者的主动探索,但经济深度报道的成熟,却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闻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如何让新闻充满“质感” 下一篇:新闻工作应该围绕什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