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口岸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2-05-24 11:13:13

浅议口岸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口岸经济是以口岸为依托,围绕口岸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形成的多行业、多部门、多层次、多环节、多功能的复合经济体系,通过将相关产业和资源融入到口岸。为口岸经济参与者提供便利的服务,促进口岸经济主体协调运作。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沿海口岸、内陆口岸和边境口岸三个角度探讨了口岸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口岸经济;中国经济

导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口岸开放、口岸建设和口岸管理得到了较一快发展。从口岸货运量看,1979年为0.84亿吨,2008年已超过了24亿吨:从外贸总额看,197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06 4亿美元,2008年已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124倍;从海关税收看,1979年我国海关税收只有1.6亿元,2008年达9161.1亿元,增长了5725倍,口岸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一、口岸经济的主要特征

口岸经济以口岸为依托,围绕口岸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形成的综合经济体系。通过口岸基础设施和人员服务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旅游贸易、服务、进出口加工业和外向型农牧业等为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活力。口岸经济的特征决定了其将从以下四方面影响中国经济:(1)涉外性。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交汇点。与口岸直接或间接相关联的产业组成的口岸经济的发展必将提高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兼容性。(2)关联性和牵动性。口岸经济作为一个多层次、跨区域,多幅度的复合经济,是一个社会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它对所在城市、区域、腹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3)层次性。口岸经济是以口岸为基点向外辐射而形成的,依经济活动与口岸本身的相关性,口岸经济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口岸本身的经济活动,包括口岸综合管理部门、口岸查验系统、口岸运输系统的经营活动和服务活动等。第二层次主要指依托口岸优势而发展起来的来料加工、保税工厂、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三层次即间接与口岸相关的外向型经济,主要指依托口岸的进出口功能而存在和发展的进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构成要素上,口岸按地理位置划分包括沿海口岸、内陆口岸和边境口岸。下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具体探讨各类口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二、沿海口岸的中心城市和经济腹地效应

1 几岸的建设和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港口城市的发展

沿海口岸不仅为港口城市带来大量的物流、客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且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在港口城市和附近区域的集聚和整合,能够带动港日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借靠口岸众多的优势。截至2008年底,广东省拥有一类口岸37个,二类口岸87个;进出口总额达到6832.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67%,实际利用外资额和三资企业数量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2 口岸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沿海口岸居于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对于加强国际经济交往,发展外向型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批准开放一类口岸267个。已形成了沿海、沿边与内地并举,水陆空立体交叉,多层次、全方位的口岸开放新格局。其次,海口岸经济管理有效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随着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口岸成为纵观国际物流发展态势的制高点。站在这个制高点,能够全面掌握国际、国内市场相关的国际物流态势、信息流、资金流和统计数据,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口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服务的发展完善

随着口岸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逐渐渗入到口岸经济中,在为口岸贸易经营者提供了便利的资金结算服务和信贷支持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结算、存贷、中间及其他业务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在资金结算业务方面,新疆外汇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对口岸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口岸地区外汇银行的数量,扩大银行外汇业务品种,保障口岸地区结算渠道畅通、资金安全快速流转;在中间业务方面,口岸各行除汇款、信用证、托收、保函等中间业务外,还开办了福费延,远期结售汇等外汇类中间业务等。

4 沿海口岸具有经济腹地辐射效应和中心城市功能

沿海口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产业,它是所在城市,区域、腹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能为其他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是一个社会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对所在城市、区域、腹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临梅产业通过海上运输连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可以依托沿海口岸的现代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利用港口内外双向的辐射力,扩大第二、第三产业的经济辐射范围,通过发展临港成员增加流通领域的资金往来,拓宽融资渠道并且传递大量商品及其他相关产业的信息,促进港口所在城市、区域、腹地经济的繁荣。

三、内陆口岸的中心城市和经济腹地效应

内陆口岸作为内地经济对外开放的窗口,具有港口、物流、展示及经济腹地等多种功能。

1 降低了物流成本,凸显内陆口岸的物流和港口功能

随着内陆口岸内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仓储、中转、分拨、配送等物流功能的有机组合,内陆口岸的物流功能逐渐凸显。如重庆保税港区建立之前,从重庆运输一个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到上海,全部通关、运输、中转费用,高速公路为2万元,铁路为6000元,而且货物出口需要到上海办理出口退税手续,时间长而且需占用大量资金;重庆保税港区建成后,长江水运只需3800元而且短时间就能获得退税。而随着口岸站从原来的海陆中转集散中心向综合物流中心的转变,郑州东站口岸的辐射效应使得一批有现念和现代物流设施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物流专业公司在口岸地区进一步聚集,并使它们与传统的口岸服务优势互补,拓展口岸物流业务,提高口岸物流综合协调能力。

2 促进了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首先,内陆口岸是内陆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内陆省份外贸进出口的通道。设立内陆口岸后,可以在区内设立展示区域,为国际厂商和内陆地区企业连接国内、国际市场提供服务,从商品进出口、对外服务贸易、吸收外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推动内陆地区加速对外开放的步伐。其次,内陆口岸能够促进内陆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内陆口岸如重庆保税港区是集港口、贸易、物流、会展、办公、居住和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复合产业经济区,它的多功能性极大的推进内陆口岸功能从工业口岸向商业口岸发展,从而促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及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第三,内陆口岸的建立使得口岸物流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如郑州东站地区物流圆的建成,正是贯彻了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思想,它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产业关系为纽带,影响国际与国内资源迅速向中部崛起地区集中。

3 有利于保证进出口物流、商流、信息流的有效衔接,增强内陆省份对外经济的竞争力

首先,内陆口岸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内陆城市职能部门综合服务功能。内陆口岸的建设促进了口岸、海关、检验检疫、海事、工商、税收、金融、公安等部门信息标准化建设和政府机关的服务意识;通过招商引资,优化口岸服务环境,提高职能部门服务效率的提高、逐步完善政策法规环境,促进内陆城市形成功能齐全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其次,内陆口岸物流的专业化分工更加明显。随着口岸物流量的增加,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这使得内陆口岸和口岸内部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口岸资源整合、流程重组,推动内陆口岸物流专业化、一体化运作,增强内陆口岸物流竞争力。

4 发挥着中心城市和经济腹地功能,具有明显的联动效应

内陆口岸经济作为一个多层次、跨区域、多幅度的复合经济,是一个社会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对所在城市、区域、腹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国内术材市场疲软,内陆口岸绥芬河的经济联动效应凸显:经济危机导致口岸内木材进口量大幅度下降,多家木材加工厂停产、撤离或转产,依托木材装卸或服务业务的企业也受到极大影响,口岸内木材企业、木材商和外来人口的减少使得铁路部门等从事木材装卸及运输业务的公司业务量也呈现降幅,口岸经济表现出很强的辐射性和牵动性。

四、边境口岸的中心城市和经济腹地效应

边境口岸的设置和开放,是国际间交换和交流的需要,它从多方面推动着中国边疆经济实现了跳跃式的快速发展。

1 边境口岸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边境口岸是沿边地区进人国际市场的跳板和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的窗口,也是强化整个区域同国际经济的联系纽带。据新疆海关的统计,2008年新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绝对额分别为9.23,0.18,18.73,4.13和1.36亿美元,通过口岸把境外资金、技术设备、原材料等资源及生产要素直接引进到当地,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改变了单一的农、牧、渔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化。

2 边境口岸推动了沿边地区经济的振兴,加快了边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边境口岸的开放使边境地区可以通过口岸吸引外部生产资源、人力资本和金融服务,吸收和消化外部开放思想和市场经济意识,找到了更多致富的路。例如,有着中俄经贸“桥头堡”之誉的黑龙江省由于实行“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的正确方针,使黑龙江边境贸易实现了突破性发展。2008年实现对俄进出口110.6亿美元,为改革开放初期1984年的965.1倍,占2008年中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的19.5%。东宁县以东宁口岸为依托,采取借船出海、借关运货,经第三国进入俄罗斯市场等积极措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和俄罗斯贸易政策调整的不利影响,至2008年底,累计执行对外经济技术台资项目超过384项,完成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使东宁县农民仅出口木耳人均纯收入就达5675元,改变了黑龙江边区长期以来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元的局面。

3 边境口岸推动了沿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边境口岸通过边境贸易,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大对外开放,置换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城市化,通过城市化来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形成开放与建设的良性循环,使边境口岸城市的功能日臻完备,边境口岸的大陆桥作用日显重要。例如,满洲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区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集工业、商业、生活服务和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带动了口岸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对外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口岸经济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世界经济危机的负面效应也随着中国口岸经济对全球市场依赖的加强而显现出涟漪效应。(1)实体经济。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我国各口岸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据上海海关统计。2008年,海进出口贸易额增速下降,最后2个月出现由增转降。2009年1月份,上海进出口总额181.34亿美元,比去年同月下降29.6%,创2006年6月以来单月进出口新低。(2)金融市场。华尔街金融动荡通过金融市场和心理的传导渠道对我国保险业和股市等金融市场形成冲击。在经历了金融股指“黑色星期一”之后,上证指数由最高点6124.04点一路走低至当今的3000点附近。

上一篇:金融视角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中的法律... 下一篇:浅析数字移动电视的市场营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