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3-11 02:43:19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迅速,本文选取1981-2007年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居民储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利率

一、变量的选择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是居民的收入、利率和制度因素。

1.储蓄增量(Y)

由于居民储蓄年末余额是一个存量,变化趋势稳定,所以本文采用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年末增加额作为被解释变量。

2.居民的收入(X1)

收入是影响储蓄的第一位的因素,由于对城乡居民储蓄真正有影响的是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所以模型中使用可支配收入的概念。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名义利率(X2)

考虑到居民的货币幻觉,这里使用的是名义利率。而且考虑的是一年期储蓄存款名义利率。

4.制度因素(D1)

居民储蓄不仅受到收入、利率等的影响,也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最典型的是制度因素。因此,本文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将制度因素引入模型当中。

在对影响居民储蓄存款额的各个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后,建立模型如下:

lnY=b0+b1lnX1+b2X2+a0D1+a1D1lnX1+a2D1X2+εt

回归方程F检验的P值

通过多次尝试,最终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lnY=b0+b1lnX1+b2X2+εt

二、模型的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从前面的参数来看,可支配收入的系数为正数,与储蓄增量成同方向变化,利率的系数也为正数,与储蓄增量的关系是正相关的,通过以上的检验,证明该模型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理论,该模型能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2. 统计检验

判定系数R2=0.948531,调整后的R2=0.941512,说明该回归方程比较显著。回归方程F检验的P值

3.异方差检验

由White(cross terms)检验得,

nR2=6.637852

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回归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4.自相关检验

DW检验的结果显示DW=1.671851,查n=26,k=3,a=0.05的DW统计量表,得dL=1.22,dU=1.55,dU=1.55

5.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相关系数检验的结果显示,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综上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lnY=-7.038901+1.44796lnX1+0.090556X2

三、模型的结论

1.居民的收入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

通过上面的回归分析不难发现,居民的收入对储蓄增量的影响是较大的,和其他相关变量相比较,居民的收入对储蓄增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个百分点时,储蓄增量的增幅为1.44796个百分点。

2.利率与储蓄是正方向的变动关系

上述模型中利率的系数是正数,符合经济理论。但是,储蓄增量对名义利率的弹性系数较小,说明名义利率对居民储蓄增量的影响较弱。

3. 制度因素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用OLS方法不能确定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始走向市场化,由此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加,这直接导致居民的预期性需求不断加强。我国城乡大多数居民选择了推迟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确实导致了居民储蓄余额逐年增加,但是制度因素对居民储蓄增量的影响用OLS方法没能确定,这是这个模型的不足之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本模型未考虑物价水平、股票市场价值以及人们的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模型中遗漏了解释变量,导致结论与事实出现偏差。但是遗漏的解释变量跟收入的影响比起来显得甚微,因此该模型仍可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

[1]张文玉.江苏省城镇居民储蓄行为分析.福建金融.2008(6).

[2]艾德华.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因素的实证分析.燕山大学学报.2007(6).

[3]李春艳.新疆地区储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7(10).

[4]闫庆友,崔萌.中国居民储蓄高增长的经济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殷兴山,孙景德,张超群.制度变迁、不确定性、收入增长与居民储蓄率――基于宁波案例的因子分析.金融研究.2007(9).

上一篇: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下一篇:论军人保险基金管理中的风险控制